天天看點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政策詳細梳理

作者:我就是餓魚

圍繞推動人工智能健康快速發展的現實要求,大陸政府主要以五個角度進行發力。人工智能技術對生産、流通、消費等形成高度滲透、跨界融合,新業态、新模式不斷湧現,給以往的産業生态、社會分工、行業和企業邊界、生産組織方式等諸多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而促進新業态、新産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強化産業政策,為新興産業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是以,大陸政府主要采用“五大類政策”,妥善應對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挑戰,形成适應人工智能發展的制度安排,夯實人工智能發展的社會基礎。五大類政策主要包括了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規範、人工智能發展支援政策、标準和産權體系、監管和評估體系以及AI人才教育訓練。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政策詳細梳理

頂層定調,《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首次确認了人工智能産業“三步走”戰略。國務院于2017年釋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是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的第一個部署檔案,确定了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标和任務,規劃确定了人工智能産業在2020年、2025年及2030年的“三步走”發展目标。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政策詳細梳理

“1+N”政策體系逐漸建構。随着頂層規劃的定調,将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部委層面也陸續進行了政策布局,即形成了“1+N”政策體系,“1”代表國務院釋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N”是指部委層面陸續出台的關于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規劃、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落地政策,其中工信部、科技部釋出的政策主要涉及數實融合、場景創新、區域創新等内容,國家标準委、發改委圍繞标準體系、倫理規範、基礎設施建設等内容開展工作。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政策詳細梳理

複盤人工智能相關政策曆程,政策的着力點愈發具體和針對性。自從2015年國務院出台的《中國制造2025》提出發展智能裝備以及生産智能化,之後人工智能相關規劃和政策密集頒布。2016年3月,人工智能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年以後,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門出台了多個人工智能相關規劃及工作方案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2017年10月,人工智能寫進十九大報告,将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20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五部門釋出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确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準體系,重點研制資料、算法、系統、服務等重點急需标準,并率先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進行推進;2021年9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釋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範》标志着人工智能政策已從推進應用逐漸轉入監管領域;随後在“十四五”國家資訊化規劃檔案中,統計發現人工智能詞頻高達47次,其遠高于“十三五”中出現次數,展現了國家人工智能相關要求的持續加碼。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政策詳細梳理

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人工智能晶片也一直被政策所重視。國務院、發改委以及工信部等多個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援和引導AI晶片行業發展政策,其中主要側重點涉及到了晶片技術路線、晶片行業規範以及晶片安全運作規範等内容。從曆史政策來看,人工智能晶片在“十三五”規劃中被寫入國家發展規劃綱要,之後工信部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重點扶持神經網絡晶片,推動人工智能晶片在國内實作規模化應用。2021年“十四五”規劃提出重點發展數字技術創新,提高人工智能晶片的研發和應用。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政策詳細梳理

是以,可以看出大陸人工智能政策的發展大緻曆經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5-2016年)中,政策專注于試點和場景探索,且政策數量相對較少。因為制造業是人工智能率先落地的領域之一,是以針對智能制造和“網際網路+”進行的相關布局是此階段重點,而且工業領域的智能化應用也可以為人工智能往其他領域延伸打下堅實基礎;第二階段(2017-2019年),國家頂層計劃逐漸清晰,“全面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成為主旋律,而且各個部委層面的政策及行動方案十分具體,此階段政策釋出數量較多;第三階段(2020年-至今),産業實踐中所出現的挑戰逐漸成為政策的重點,政策上開始聚焦于關鍵場景應用、标準化以及監管和倫理等層面,政策開始向産業治理方向轉變。同時伴随着AIGC産業化應用加速,使得人工智能監管技術不斷更新和複雜化,是以相關監管政策也将會有進一步更新和優化。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政策詳細梳理

生成式人工智能形成新驅力,地方性人工智能政策密集出台。随着ChatGPT引爆的AIGC潮流興起,生成式人工智能對于實體經濟和相關産業的影響極為深遠,為了抓住這一輪智能化變革浪潮,各地方也逐漸加大了相關政策的引導和支援。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是北京市于2023年5月30日釋出的重磅實施方案,北京市釋出了兩項重磅政策促進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其中《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持續保持10%以上增長,輻射産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另一份《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則圍繞算力、資料、模型、場景和監管五大方面,提出了21條具體措施。根據新政策描述,北京将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政策詳細梳理

各地方也都提出了各自的人工智能産業相關發展目标。2023年5月31日,深圳市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高水準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統籌設立規模1000億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加上2022年出台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産業促進條例》,構築起“一條例、一方案、一清單、一基金群"的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政策體系;2023年5月25日,上海市發改委也明确表示支援民營企業廣泛參與資料、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延長新型基礎設施項目貼息政策執行期限至2027年底,提供最高1.5個百分點的利息補貼。此外,各一線、二線城市也針對AI産業制定了企業數量目标和産業規模目标,凸顯了各地域對人工智能經濟貢獻的充足信心。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政策詳細梳理

本文轉載于計算機文藝複興,僅供學習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