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MBOK2.0 讀書筆記系列 資料治理

資料治理的定義是在管理資料資産過程中行使權利和管控,包括計劃、監控和實施。資料治理職能是指導所有其他資料管理領域的活動。資料治理的目的是確定根據資料管理制度和最佳實踐正确的管理資料。而資料管理的驅動力是確定組織可以從其資料中獲得價值,資料治理聚焦于如何制定有關資料的決策,以及人員和流程在資料方面的行為方式。通常資料治理會包含以下内容:戰略、制度、标準和品質、監督、合規、基于(資料安全、資料通路、資料品質、合規、資料所有權、制度、标準、術語、流程的識别、定義、更新和處理問題)的管理。

DMBOK2.0 讀書筆記系列 資料治理

為了實作這些目标,資料治理時将制定制度和實施細則,在組織内多個層次上實踐資料管理,并參與組織變革管理工作,積極向組織傳達改機資料治理的好處以及成功的将資料作為資産管理所必需的行為。

一、概述

1、業務驅動因素

資料治理最常見的驅動因素是法規遵從性,特别是重點監管行業。例如,金融服務和醫療健康,需要引入法律所要求的治理程式。進階分析師、資料科學家的迅猛發展也成為新增的驅動力。很多組織的資料治理是通過其他業務資訊化管理需求所驅動的,如主資料管理等。

資料治理不是一次性行為,是一個持續性的項目集,以保證組織一緻聚焦于能夠從資料獲得價值和降低有關資料的風險。

2、目标和原則

資料治理的目标是使組織能夠将資料作為資産管理。資料治理提供治理原則、制度、流程、整體架構、管理名額,監督資料資産管理,并指導資料管理過程中各層級的活動。資料治理的原則主要有:上司力和戰略、業務驅動、共擔責任、多層面、基于架構、原則導向。

3、基本概念

資料治理相當于将監督和執行的職責分離。資料治理是保證資料是被管理的,而資料管理是管理資料以達到既定目标。一個是總體視角,一個是執行視角。

(1)以資料為中心的組織

以資料為中心的組織将資料作為資産估值,在生命周期所有階段進行管理,包括項目開發和持續營運階段。為達到以資料為中心,組織必須改變将戰略轉化為行動的方式。資料不再被作為是流程和業務的附屬。有效資料管理成為企業緻力于通過分析獲得洞察、制定決策時高優先事項。

(2)資料治理組織

資料治理組織通常包括:

DMBOK2.0 讀書筆記系列 資料治理

資料治理指導委員會,組織中資料治理的主要和最高權威組織,負責監督、支援和自助資料治理活動,由跨職能的最進階管理人員組成。

資料治理委員會,管理資料治理規劃、問題和更新處理。

資料治理辦公室,持續關注企業級資料定義和資料管理标準,由資料管理專員、資料保管人和資料擁有者等協調角色組成。

資料管理團隊,與項目團隊在資料定義和資料管理标準方面進行協作、咨詢。

本地資料治理委員會,大型組織可能有部門級或資料治理指導委員會分部,在企業資料治理委員會的指導下主持工作。

(3)資料治理營運模式

主要營運模式有集中式、分布式和聯邦式。集中式資料管理中,資料治理組織監督所有業務領域中的活動;分布式資料管理中,每個業務單元采用相同的資料治理營運模型和标準;聯邦式管理中,資料治理組織與多個業務單元協同,以維護一緻的定義和标準。

DMBOK2.0 讀書筆記系列 資料治理

(4)資料管理職責

資料管理職責描述了資料管理崗位的職責,以確定資料資産得以有效控制和使用。資料管理活動主要集中在:建立和管理核心中繼資料、記錄規則和标準、管理資料品質問題、執行資料治理營運活動。

(5)資料管理崗位類型

首席資料管理專員:CDO的替代角色,擔任資料治理機構的主席,在分布式資料治理組織中擔任CDO。

進階資料管理專員:資料治理委員會的資深管理者。

企業資料管理專員:負責監督跨越業務領域的資料職能。

業務資料管理專員:負責某個資料域的管理,通常是公認的領域專家。

資料所有者:負責某個業務域資料的決策權。

技術資料管理專員:某個知識領域的IT專業人員,如資料內建專家、資料庫管理者、商務智能專家、資料品質分析師、中繼資料管理者等。

協調資料管理專員:在大型組織尤為重要,其上司并代表業務資料管理專員和技術資料管理專員進行跨組織之間的讨論。

(6)資料制度

資料制度包括對資料治理管理的簡要說明和基本規則,這些規則貫穿資料和資訊的建立、擷取、內建、安全、品質和使用的全過程。

(7)資料資産估值

資料資産估值是一個了解和計算資料對組織的經濟價值的過程。度量方式包括:替換成本、市場價值、發現商機、售賣資料和風險成本。

二、資料治理主要活動

1、規劃組織的資料治理

資料治理工作必須支援業務戰略和目标。資料治理活動跨越了組織和系統的邊界,以支援整體的資料視圖。成功的資料治理應當是清楚的了解需要治理什麼、怎麼治理以及誰來執行治理。

(1)執行就緒評估

評估的内容包括:資料管理成熟度、企業變革能力、協作準備、與業務保持一緻性。

(2)探索與業務保持一緻

資料治理項目必須能夠被找到并提供特定的價值來為組織做出貢獻。通過資料品質分析、資料管理實踐評估,從發現和校準活動中分析出資料治理的需求清單。

(3)制定組織觸點

首席資料官影響組織觸點,支援企業在管理其資料時的凝聚力,從本質上講是組織如何了解和看待資料治理的态度。資料治理的組織觸點包括:采購和合同制定和執行關于資料管理合同的标準文本;預算和資金;法規遵從性、應用程式開發全生命周期中制定的組織政策、流程和标準的控制點。

2、制定資料治理戰略

資料治理戰略定義了治理工作的範圍和方法。包括:章程、營運架構和職責、實施路線圖、營運計劃。

(1)定義資料治理營運架構

在建構組織的營運架構時需要考慮一下問題:資料對組織的價值、業務模式、文化因素、監管影響。

DMBOK2.0 讀書筆記系列 資料治理

(2)制定目标和原則

依據資料治理戰略制定的目标、原則和制度将引導組織進入期望的未來狀态。

(3)推動資料管理項目

組織如果想從資料中獲得更多價值,則需要有效優先發展或提升資料管理能力。如果組織中存在項目管理辦公室,資料治理委員會和資料管理辦公室協調工作,資料管理項目可以視為IT項目組合的一部分。資料治理委員會還可以與企業範圍内的大型項目集配合開展資料管理改進工作。

(4)參與管理變革

對很多組織來說,資料治理所固有的形式和規則不同于已有的管理實踐。适應資料治理需要人們改變行為和互動方式。管理變革主要包括:規劃、教育訓練、影響系統開發、制度實施和溝通。溝通對變更管理過程至關重要,溝通的重點有:提升資料資産價值、監控資料治理活動的回報并采取行動、實施資料管理教育訓練、實施新的名額和關鍵績效。

(5)參與問題管理

問題管理是識别、量化、劃分優先級和解決與資料治理相關問題的過程。包括:授權、變更管理、合規性、沖突、一緻性、合同、資料安全和身份識别、資料品質。通過問題管理為資料治理團隊建立信任。

(6)評估法規遵從性要求

每個組織都收到政府和行業法規的影響,其中包括如何管理資料和資訊的法規。資料治理的部分功能是監督并確定合規。

對管理資訊資産有重大影響的全球法規有:會計準則(GASB)、巴塞爾協定(BCBS239)、CPG235、隐私法、償付能力标準II等。

3、實施資料治理

資料治理包含了很多複雜性協調工作,需要對資料治理進行規劃,最佳方式是建立一個實施路線圖,說明不同活動間的關系和整體時間架構。高優先級的前期工作包括:定義可滿足高優先級目标的資料治理流程、建立業務術語表、協調企業架構師和資料架構師、為資料資産配置設定财務價值。

(1)發起資料标準和規程

資料标準必須得到有效溝通、監控,并被定期審查和更新。重要的是,必須有強制手段,對資料可以根據标準進行測量。資料管理流程是遵循文檔化的方法、技術和步驟來完成産生特定的結果和支援的特定活動。

資料标準包括:資料架構标準、資料模組化和設計标準、資料存儲和操作标準、資料安全标準、資料內建标準、檔案和内容标準、參考資料和主資料标準、中繼資料标準、資料品質标準等。

(2)制定業務術語表

資料管理專員通常負責整理業務術語表的内容,術語表是在組織内共享詞彙的一種方法。這樣可以減少歧義和混淆,增加溝通效率。

(3)協調架構團隊合作

企業資料模型應經資料治理委員會評審、準許并正式采用,與關鍵業務戰略、流程、組織和系統保持一緻。在管理資料資産方面,資料戰略和資料架構師在做正确的事與正确的做事之間協調。

(4)發起資料資産估值

資料和資訊是具有價值或者可以創造價值的企業資産,資料治理委員會應該組織開展相關工作并為此設定标準。

三、資料治理的度量名額

對資料治理項目必須要有通過證明資料治理參與者如何增加業務價值和實作目标的名額來衡量進展和成功。度量資料治理的名額包括:

1、價值

(1)對業務目标的貢獻;

(2)風險的降低;

(3)營運效率的提高。

2、有效性

(1)目标的實作;

(2)溝通的有效性;

(3)教育訓練的有效性;

(4)工具的有效性;

(5)采納變革的速度。

3、可持續性

(1)制度和流程的執行情況;

(2)标準和規程的執行情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