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萬人才重慶"北京活動的第二屆招聘會将于2021年在清華大學舉行。Hualong.com - 重慶新客戶記者 蔣念月
華龍-新重慶客戶10月19日18:00(記者蔣念月實習生到魯)"我去重慶之前,剛剛愛上了這座城市的美麗,今天之後,我覺得我愛上了這座城市的真誠。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文迪亞說,她已經接觸過許多地方政策,但沒想到重慶會這麼熱心。
10月19日,北京晴朗,陽光明媚。"百萬人才重慶"北京活動的第二屆招聘會将于2021年在清華大學舉行。
中午13點,有很多清華學生紛紛來到招聘會現場,河南Wendya就是其中之一。在該領域49家大中型醫療機構、高校、企業、創新研發機構等重點用人機關,她更傾向于在高校工作。
"我想做研究,是以'去上升'的科學研究要求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其次是準備,頭銜等,"她周圍的許多博士更喜歡研究型工作,學院和大學是首選,溫迪說。與薪酬相比,工作壓力、平台容錯和職業前景是就業方面的"高頻詞"。但讓文迪亞沒想到,她咨詢了多所大學,包括重慶科技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等,都表示對"不升或走"的問題有"靈活"的處理方式,才能讓人才安心去做科研。
"重慶,耿直。溫迪說,無論是企業還是大學,招聘會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包容性,為人才提供了足夠的發展機會。這與她幾年前在重慶旅行時所經曆的直線性是一樣的。"那一年,因為大雨,解放碑火鍋店的老闆沒說兩句話就開車送我們到酒店。今天,重慶用人機關的誠意也很簡單。溫迪說,她的重慶建築群可能注定要在大雨中落空。
清華大學的學生正在與宇企的招聘人員進行交流。Hualong.com - 重慶新客戶記者 蔣念月
如今,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博士趙凱甯是第一批參加招聘會的候選人之一,他仔細浏覽了每一個感興趣的職業,不時在紙上記錄聯系方式。
提到重慶建築群,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重慶是我的'秋天'地方,是以我一定要去那裡爬起來。"幾年前,山西趙甯凱填入重慶大學,但考試不及格,複習一年後在清華大學考試,他一心想去重慶紮根,做點什麼。
"我一直遵循重慶的人才政策,重慶的人才計劃政策中有一項家庭支援補助金,這将解決我的一個大問題。趙先生承認,北京的生活成本非常高,中西部地區的人才紅利越來越富有,他相信他會有更多的機會。
截至新聞稿釋出時,活動參與機關共收到1662份履歷。Hualong.com - 重慶新客戶記者 蔣念月
招聘會上有很多清華學生,比如文迪亞、趙甯凱,他們幾乎總是帶着重慶的憧憬。而現場雇主的寬容和溫暖的心并沒有讓他們失望。
重慶科技學院現場招聘人員張振偉表示,人才有一個培養和發展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我們也會在招聘會上通知求職者。
在現場,中國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人員也拿出了"真金銀"的誠意。他表示,企業将為博士生提供積極的科研水準職位,超過10萬元的上門費,超過30萬的年薪。
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和重慶師範大學等機關被授予年薪最高的100萬元優良條件。
"這次北京之行,線上線下我們共邀請了392家企事業機關參加,近5000個工作崗位等待,最高年薪100萬元。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流動管理部主任劉慶慶表示,除了"提示""塔體""泷"政策對高層次引進人才的1000萬至200萬補貼支援外,生活出台了多項住房政策,重慶市也在努力推動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 加快建立有影響力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30多所高校在兩江合作創新區設立科研院所或創新中心,專注于人工智能、微電子等前沿科技領域,尋找那些能推動科技創新、人類進步、明快、風景如畫的月湖, 智慧之光凝聚,閃耀。
目前,重慶還培育了26000家科技企業,4222家高新技術企業,建成國家科技創新基地63家,綜合科技創新能力居西部第一,全國第七。
截至新聞稿釋出,北京"億萬人才重慶"活動交出了一張精美的成績單,參會機關共收到履歷1662份,其中收到履歷1423份,清華大學收到專場239份;
重慶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在這裡,未來是可用的。
(本文來自重慶新用戶端APP,請下載下傳至各大應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