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量逐漸見頂的6·18:使用者消費不再野性,電商平台“價格戰”更新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在拉開帷幕的“618”大促中,可以看到,各大電商平台在優惠促銷上不斷“加碼”,平台之間的“價格戰”進一步更新。隻是,“低價促銷”真的可以吸引到更多消費者關注嗎?或許對于現在的年輕消費者來說,“實用性”反而成為促成購買的關鍵因素。一起來看看作者的解讀吧。

作為疫情後首個消費大促節,各大電商平台優惠促銷“加碼”。

天貓淘寶上線“淘寶好價”,每天近100萬件商品直降至1元并包郵;京東百億補貼的商品數量翻倍,使用者每天可領取三張“滿200減20”補貼券;抖音推出“滿150減25”滿減折扣,疊加還可使用享“滿300減80”優惠。

今年的6·18似乎掀起了史上最“卷”的熱潮,但這隻不過是為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從大環境來看,今年的市場壓力還是比較大的。”6月8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京東、阿裡等平台需要采取相應手段擴大促銷力度,而低價就成為了平台的首要選擇。

但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會“買單”。婉瑩(化名)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滬漂”,她對于如今的任何平台節促幾乎不再關注補貼。在她看來,是以她更加注重理性消費,捂緊自己的錢包。

“湊單滿減消費,隻會越買越多。”在婉瑩看來,這些各種打折促銷并不會吸引到她,而是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購物。“我會列出需要購買的物品清單,隻購買真正需要的東西。”

實際上,節促對消費者的刺激力度早已降低,這背後反映了消費理念的轉變。

去年,一份百度聯合京東釋出《6·18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6·18呈現出“價值型購買”的趨勢:人們樂于享受人間煙火,追求産品的功能價值,為熱愛與需要買單。同樣消費理念仍在延續,年輕一代消費者不再追逐“一股腦”消費,實用性是最終決定是否購買的關鍵因素。

一、平台加碼6·18

電商平台提前預熱拼低價,這屆6·18 被稱為史上最“卷”。

率先拉開序幕的京東,提前近2個月便舉行6·18商家大會,喊出将是“京東史上助力商家增長投入最多、舉措最強的6·18”;緊随其後的淘寶在5月的淘寶天貓6·18商家大會上,釋放信心稱:“淘寶将以曆史級的巨大投入,為商家做大使用者規模”。

無一例外的是,拼多多及電商新勢力的抖音、快手,同樣在6·18商家大會推出不同程度的支援政策與補貼福利,試圖最大程度上刺激商家與消費者的參與欲望。

具體而言,各個平台對商家的扶持力度連連“加碼”。

淘寶天貓6·18預計提供總計23億紅包,為超100萬商家帶來百億流量支援;京東通過百億補貼向所有商家開放、千萬紅包雨以及站内站外億級流量曝光;抖音電商更是釋出恒星計劃和節盟計劃,前者針對商家站内推廣,一度給予最高12%廣告營銷費補貼。

流量逐漸見頂的6·18:使用者消費不再野性,電商平台“價格戰”更新

△ 來源:電商平台截圖

多名電商業内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雖然各個平台的補貼扶持不同,頭部品牌仍然是流量傾斜的最大赢家,中小型商家在各個管道中夾縫生存。

“今年6·18各個平台主打“價格戰”,許多品牌都想借助補貼獲得曝光,但目前來看,這并不容易。”6月7日,有專做母嬰品牌的電商營運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各個平台的流量都在下滑,免費流量比不上付費推廣。

在上述業内人士看來,知名的品牌商家有資本讓利,也可以憑借燒錢拿到流量曝光。但中獨幕喜劇牌原本産品利潤就低,隻能盡量參與維持一定的曝光。

二、平台壓力倍增

距離6·18時間逐漸接近,大促進入第一階段。

“淘寶天貓6·18開賣1小時後,美容儀器銷售增長近100%”“抖音電商家電行業預售GMV相較于去年6·18同期增長808%”“蘇甯易購6·18‘數位外賣’訂單量較去年‘雙11’提升超300%”……不少平台公布“6·18”預熱期戰績。

從多個促銷方式的疊加效果來看,各大電商平台第一階段成績似乎不錯。不過,國泰君安分析指出,本次6·18大促各廠商仍把保盈利作為核心思路,各大平台加大補貼擴大成本效益布局。

事實上,在消費意願逐漸理性化趨勢下,各大電商即便疊加促銷力度,也未必獲得更好效果。

對比去年,2022年618期間京東全網下單金額超3793億,較2021年實作10%左右的增長,綜合電商與直播電商綜合增速達13%,其中綜合電商平台同比增長0.7%,直播電商平台增長124.1%(星圖資料)。

顯而易見的是,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增量已經趨于飽和。而随着流量紅利的逐漸消失,模式創新變得越來越困難,各個平台電商隻能通過加大“内卷”力度來維持競争優勢。

鮑躍忠認為,6·18就是電商的一次大促活動,已經存在很多年了,所産生的促銷作用在逐漸衰減,這是所有促銷活動的變化趨勢。目前來看,早已不能産生類似最初的影響力。

“而低價這樣的營銷方式已成為電商平台非常常見的手段,如果依然延續此手段,未來的大促壓力會越來越大。現在需要電商平台創新促銷模式,給消費者帶來新的購物體驗。”鮑躍忠補充道。

作者:塗夢瑩;編輯:劉婷

來源公衆号:時代周報(ID:timeweekly);記錄大時代,深讀全商業。

本文由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合作媒體 @時代周報 授權釋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