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産值超過20億!濰坊這個“窗藝時尚小鎮”究竟有多牛?

談起窗簾,大家夥并不陌生,而在濰坊,就有這麼一個小鎮專門以生産加工窗簾而聞名。“大江南北窗,上口窗簾裝。”濰坊壽光的上口鎮以“小窗簾”搭起了“大舞台”,為當地民營經濟和鄉村振興的“雙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年産值超過20億!濰坊這個“窗藝時尚小鎮”究竟有多牛?

壽光上口鎮專門為窗簾窗飾建了一座博物館

在上口鎮政府的旁邊,一座小巧别緻的博物館分外引人注意。步入其中,記者看到一面面窗簾如詩如畫,在不禁感歎制造者巧奪天工技藝的同時,也為壽光當地能生産出如此精美絕倫的窗簾飾品而贊歎。“布簾、門簾、竹簾,這些百姓家中都能見到的窗簾品種,在我們鎮上都能生産出來,而且我們上口的窗簾産品市場佔有率也享譽全國。”上口鎮一家窗簾生産廠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幅窗簾可以拆卸為數十個零件,每個零件我們這裡幾乎都能找到生産商。别看窗簾不起眼,但它的背後卻藏着巨大的商機。”

11月19日,記者來到了壽光市上口鎮,在走家串戶式的采訪中,記者得知,眼前的上口是壽光市遮陽窗飾産業發源地。從1989年六豐公司生産六豐牌窗簾起,經過近30年發展,這個小鎮已形成集窗簾窗飾加工、制造、銷售、安裝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産業鍊,産自鎮上的格式窗簾和配件遠銷歐洲、非洲、東南亞、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幾年随着電商發展,遮陽窗飾企業線上線下同步發展,鎮上有8家企業建立了專屬電商平台,有21家機關申請注冊了國際、國内商标……近日,随着“省級特色産業鎮”榮譽稱号花落上口,這裡的窗簾窗飾産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東風。

在壽光天和窗飾有限公司的工廠中的房間内,記者看到,勞工們正在趕制一批發往歐美的訂單。為了這批訂單,公司總經理劉瑞豐淘汰了才用了7年的生産線。投資甚巨的生産線為何才用了短短7年?劉瑞豐告訴記者:“歐美對窗簾産品的要求比較高,為了搶占海外市場,我們針對他們的高要求,專門上了一條新的流水線,并且上了線上檢測系統,這樣做出來的産品完全能達到歐美的标準,有的甚至超過他們的标準。”

年産值超過20億!濰坊這個“窗藝時尚小鎮”究竟有多牛?

小窗簾背後有大文章,年産值超過20億元。

為了市場,企業自我革新,向技術要效益,通過加大投入,讓“中國制造”的足迹遍布全球。然而,記者卻了解到,盡管如今的上口鎮并不缺乏像壽光天和窗飾有限公司這樣優質的窗簾制造企業,但在早些年,鎮上的企業并不是現在“一團和氣”的景象,反而以互相壓價、惡意競争者居多。壽光窗簾窗飾協會副會長張天成回憶稱:“當初,鎮上一些企業為了自己的‘小算盤’,故意降低産品品質,打價格戰。你賣一塊我就賣到八毛,如此一來,不但企業的利潤空間急劇下降,而且互為鄰居關系的企業之間關系也變得緊張起來,可以說是走了一些彎路。”

如果再互相壓價的話,上口鎮的窗簾窗飾産業将岌岌可危。為改變這種狀況,上口鎮政府多次請企業家座談,最終決定成立壽光市窗簾窗飾協會,通過協會制定标準,規範生産經營行為。現在,企業之間從惡性競争變成了抱團發展。同時,上口鎮政府還聯合工商、質監成立聯合工作組,定期對企業進行巡查,在提高産品競争力的同時鼓勵企業有序經營。一旦發現企業産品品質不合格或存在惡意競争的行為,将立即約談責任人,以“自上而下”的有效監管督促企業向産品品質要效益。

年産值超過20億!濰坊這個“窗藝時尚小鎮”究竟有多牛?

企業裝置提檔更新,從“壓價式”惡性競争轉變為“抱團式”叢集發展。

如今,壽光遮陽窗飾之鄉與浙江紹興遮陽片區、廣東珠三角遮陽片區、江西上饒、德清遮陽工業園區在國内遮陽行業并駕齊驅。為了讓上口窗簾抱團發展的模式深入人心,當地以窗簾窗飾協會的名義集體注冊了“中國窗飾之鄉-朗朗上口”地理辨別,要求企業在對外參展、宣傳推介時統一使用集體商标,全力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并組織15家企業注冊國内商标,6家外貿出口企業注冊馬德裡商标。目前,壽光上口鎮的窗簾窗飾加工企業發展到80多家,從業人員8000餘人,年産值20多億元,不但具有了集生産、加工、組配、銷售、安裝于一體的完整産業鍊,而且也成為江北重要的窗簾窗飾集散地,産品有30多個門類,1000多個品種,涵蓋家居、辦公、廠房、車飾等多個領域。在上口鎮,當地的村民不僅借着窗簾窗飾産業的發展而增加了就業機會和收入,更有一大批村民從“打工者”搖身一變為“創業者”,享受到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實惠。據上口鎮政府從業人員介紹,下一步,這個特色小鎮将大力推廣“網際網路+窗藝”的新型模式,建構線上線下立體營銷體系,力争全年電商營業額達到1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