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廣播公司釋出了一部名為《萊昂内爾·梅西:命運》的紀錄片,講述了梅西和阿根廷隊世界杯奪冠背後的故事,本文從中摘抄一二……
為他而配的教練
“斯卡羅尼這小夥很棒,但連指揮交通都不會,你怎麼能把國家隊交給他呢?”2018年,斯卡羅尼出任阿根廷隊主帥後,馬拉多納說出很多阿根廷人的心聲。
阿根廷足協之所請斯卡羅尼挂帥,原因無他,就是為了留住梅西。斯卡羅尼上任之前的幾年裡,梅西與國家隊的關系并不好,有時甚至與國家隊主教練也搞不好關系。
2010年世界杯1/4決賽中,阿根廷隊被德國隊淘汰後,時任阿根廷主帥的馬拉多納批評梅西沒有領袖氣質。2016年美洲杯,阿根廷隊在決賽中輸給智利隊。賽後,梅西曾短暫退出國家隊。2018年世界杯,阿根廷再遭滑鐵盧,桑保利提前下課。
“阿根廷足協的目标隻有一個——找到一位可以與梅西共事并最大程度發揮他潛能的教練,”足球名記巴拉格說,“斯卡羅尼上任後問梅西:‘你覺得要怎麼安排才合适?’這是一次平等的對話,當你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球員時,你就得這麼做。”
“斯卡羅尼非常放松,”曼城前鋒阿爾瓦雷斯說,“非常坦誠,他是小鎮出來的人,我和他有共鳴,我也是小鎮出來的,他挺人性化的。”
維拉門将大馬丁說:“我們不缺好球員,關鍵看教練怎麼帶隊伍。比方說你有一台法拉利,但你不會開,那肯定開得到處撞車。我對斯卡羅尼的評價隻有一句話——他太會開法拉利了。”
家的味道,他知道
梅西很小就離開了阿根廷,但從沒忘本,對家鄉羅薩裡奧感情尤其深。
“他說話帶阿根廷口音,吃阿根廷菜,看阿根廷電影,聽阿根廷音樂。”足球名記喬納森-威爾遜說。
卡達世界杯期間,斯卡羅尼和阿根廷足協為了讓梅西和隊友們有家的感覺,在駐地地打造了一個“小阿根廷”。
斯卡羅尼執教期間,每逢國家隊集訓,年輕球員經常在酒店找梅西玩牌。大哥和小弟們相處得很融洽。
在卡達,他們不但照常玩牌,還喝馬黛茶,更重要的是——還吃燒烤。據媒體報道,阿根廷隊從其國内帶了900公斤牛肉。
給力的後勤保障,是梅西和和隊友們能在場上充分發揮戰鬥力的原因之一。
他找回了童年的自己
世界杯1/4決賽前,荷蘭隊主帥範加爾說梅西在場上不參與防守。此言一出,立馬激怒了球王的隊友,也為後來的一系列沖突埋下伏筆。
“批評裡奧……你真不應該當面着阿根廷人的面說這樣的話。”布萊頓中場麥卡利斯特說。
比賽第73分鐘,梅西進球了,沖到場邊,複刻了裡克爾梅的經典慶祝動作,回應範加爾之前的言論。(裡克爾梅當初在範加爾手下不受重用,梅西借此嘲諷後者不識貨)
賽後,梅西又與荷蘭隊助教戴維斯發生沖突,并在接受采訪時大罵想上前3交換球衣的韋霍斯特是“bobo(蠢貨)”,導緻場面一度出現混亂,需要勞塔羅和阿奎羅出面勸架。
巴拉格認為,梅西“的反應可能是下意識的,連他自己都沒想到”。
“世界杯上,梅西有個優勢,隊内氛圍好,他很自在。他12歲時在街頭可能就是這樣的。後來,他去了巴塞羅那時,他必須改變,變得更像泰羅尼亞人,變安靜了,但他身上有這種性格。“不是他變成了馬拉多納,而是他身上的那個羅薩裡奧小孩出現在了世界杯上。”
阿根廷足記阿勞約說,梅西罵韋霍斯特的那個“bobo”,是一個隻有“小孩才會用的”詞。
他成了真正的大哥
早些年,阿根廷隊中有馬斯切拉諾這樣愛說話、能說話的大哥。去年的世界杯,這些老隊員都不在隊裡了。
小組賽首輪,阿根廷隊爆冷1-2輸給沙特隊,出線前景堪憂。按曆史經驗,這種比賽後,隊長一般都不會在混采區多做停留,以免受到媒體的“嚴刑逼供”。
“輸完沙特後,梅西搞了一個小時才走出混采區,”巴拉格透露,“他跟記者們講:‘後面我們會踢得比這場好。’”
大馬丁補充道:“他回答了每個記者的問題,不停地說:‘相信我們,我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相信我們。’裡奧非常堅定。”
阿根廷足球名宿薩巴萊塔說:“我們真的很喜歡梅西,他是個好領袖,說話做事也很得體。球隊碰到困難了,隻有他站出來說話,他不想讓沒經驗的年輕隊員去面對媒體,他做得真好。”
他不是馬拉多納
世界杯期間,很多媒體發文說梅西已“馬拉多納化”,找到了“内心的疊戈”。
阿勞約不同意這種觀點,并表示:
“他在場上笑容滿面,昂首挺胸,很自信。有人說:‘是梅西請神請到了馬拉多納嗎?’不!他沒有變成馬拉多納,他隻是變成他自己。
“多年來,梅西都背負着着巨大的壓力,必須要踢出好的表現。有些人對他的要求更抽象,要他變得更像阿根廷人,更有激情,更像馬拉多納。
“我覺得有那麼幾年,他很不自在。這本屆世界杯上,梅西最大的不同是——他很自在,踢得沒壓力了,做自己,就會更自在。”
與此同時,梅西也沒忘記肩上的責任。“我想他一定是感受到了使命感,一定是感覺那個時刻正在到來。”威爾遜說。
“2006年世界杯,他枯坐替補席上,1/4決賽打德國都沒上場。他好像生氣了,還有點孩子氣。”阿勞約說,“在卡達,他完全不是這樣子的,他心理上真的成熟了。”
“我覺得,這屆世界杯後,他讓足球圓滿了。”大馬丁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