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袁隆平的終身雜交水稻傳來快速産量計量的消息——雜交水稻雙季産量為1603.9公斤,成功突破每畝産量1500公斤的目标,創下新紀錄。南都此前報道稱,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以及以内蒙古興安盟鹽堿地為"袁夢計劃"為職業描繪的接力父親袁隆平表示,9月24日的調查結果顯示,興安盟每畝米增産100公斤的目标已經實作。按期。

據央視訊,10月17日,湖南省衡南縣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對2021年南方水稻面積雙季産量1500公斤/畝試收驗收,測得晚稻每畝平均産量936.1公斤。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每畝667.81公斤的平均産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開發的雜交水稻兩季實測産量為1603.9公斤,成功突破了每畝1500公斤的目标,創下了新紀錄。
南都此前報道稱,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于今年5月22日在湖南省長沙市去世。袁龍的一生有兩個"夢"——"酷夢"和"雜交水稻覆寫全球夢"。袁老死後不到一個月,他最小的兒子袁定陽就有了接力的夢想。今年6月,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主持了袁萌計劃二期,該計劃将在"十四五"期間在安盟鹽堿地上種植20萬畝耐鹽水稻,并成為該項目的技術總監。 負責制定科研方案,指導科研。
袁隆平提出,要加快引進推廣"耐鹽雜交水稻"品種和先進技術,力争在三年内實作米産量100公斤的目标。今年9月24日,在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優安霍特水稻研究基地,專家組随機抽取3片稻田,籼稻平均産量估計為每畝715.3公斤,而2018年平均每畝産量不足600公斤, 三年内每畝增加100公斤,如期實作。"我們已經實作了袁老定的目标,我想他的老人們知道這個喜訊一定很開心!"興安盟院院士袁隆平辦公室主任田鵬向南都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撰稿:南都記者 張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