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利維坦(第二闆塊)霍布斯

作者:千惠Q999

羅馬教會的教皇經常斷言,他擁有幹涉各國内政的最高權力。是以,霍布斯花了同樣多的筆墨來反駁這一論點,寫下了利維坦的第二個盤子。總的來說,霍布斯引用聖經作為證據,證明君主确實擁有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

這種權利的唯一來源是社會契約,而不是上帝。是以,在政治和宗教的問題上,我們隻需要記住最重要的三點:第一,聖經可以成為人民的道德指南,恰恰依靠主權者的權威。正如1000人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一樣,曆代以來對聖經有各種各樣的解釋,那麼哪種解釋是正确的呢?這個判斷标準應該掌握在君主手中,否則我們都把自己當成一個傀儡。有些人甚至把聖經放在一邊,把幻覺視為神的啟示。是以,社會動蕩的不穩定增加了解釋聖經的權利,應該掌握在君主的手中。這對道德和國家穩定是最好的。

第二,教會必須處于國家的控制之下。在西方的早期現代,羅馬教會仍然如此強大,以至于它甚至能夠影響世俗國家的政治方向。一個國家要穩定,就必須避免教會幹預。是以霍布斯說,從最直接的意義上說,教堂隻不過是猶太教堂裡崇拜者的聚會。

是以,由于在一個正常的國家,各種集會都必須得到君主的準許。基督教會也不例外。在這個層面上,教會沒有理由幹預國家政治,而是屈服於君主的安排。第三,君主的權威高于教皇的權威,霍布斯稱教皇統治的王國為黑暗王國,并認為教皇是騙子。為了抓住世俗的利益而使人們誤解聖經,就像把每個人心中的眼睛塗黑,變得模糊不清。教皇和神父濫用聖經或編造關于魔鬼的神話,或創造空虛的經曆。哲學目的是動搖君主的權威,參與國家建設。是以,君主應該放逐教皇的權力,以便為虔誠的基督徒帶來光明。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這本書的影響。首先,在英國革命期間,新出版的《利維坦》可以說是臭名昭著的,是一部政治上不正确的作品。霍布斯拒絕了當時流行的軍事力量理論,認為這将使政權不可動搖。

正确的做法是,像他一樣,采用當時比較流行的社會契約理論,這對當時的老派人來說是非常冒犯的。利維坦對羅馬教會的唯物主義譴責導緻霍布斯被封為無神論者。其次,當革命結束,英國進入民主時期時,利維坦的聲譽并沒有好轉。

在這本書中,霍布斯賦予君主巨大的權力,并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正是這種強烈的保皇黨色彩,使得那些擁護民主化趨勢的人對霍布斯非常敵視,認為他是專制統治的擁護者,即使在20世紀也是如此,學者們譴責利維坦是威權主義的。

第三,盡管人們對他的政治立場存在争議,但利維坦在政治學方面取得了開創性的成就。霍布斯在研究國家時,把它當作一台機器來拆卸和分析,關心的是如何讓機器運轉良好,而不是用道德價值觀來評價國家。這意味着政治學不再關心道德,逐漸成為一種價值中立的學習,奠定了實證主義政治的基礎。

最後,利維坦對現代國際關系理論也有重要影響。盡管霍布斯在他的書中很少提到國際關系,但主權國家的國際關系與他所描述的自然狀态非常一緻。雖然人類進入國家是為了擺脫自然狀态,但國家之間的博弈還沒有走出自然狀态。

在霍布斯的啟發下,現實主義學派的國際關系理論家認為,國際社會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恒的利益,維護國家安全是至高無上的,是以國家之間的鬥争将永遠存在。《利維坦》是西方文明的标志性作品,他對傳統的颠覆、對人性的研究以及對政治生活的洞察都深深地影響了後來的思想家。憑借這部作品,霍布斯與荷馬和修昔底德一樣,入選了人類文明的名人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