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同質化嚴重和脫離現實,是偶像劇被嫌棄的兩大元兇。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2023年2月,言承旭穿着道明寺的經典無袖背心,為新劇《夏花》進行掃樓宣傳。生圖鏡頭下,46歲的他依然如20年前般精緻帥氣,許多網友留言稱“可以看言承旭演一輩子偶像劇”。

但在接受采訪時,言承旭則提到自己害怕被觀衆定型在過去的角色裡,似乎想與偶像劇劃清界限。《夏花》導演趙曉磊更是在#言承旭 偶像劇#的話題裡澄清,他這次拍的不是偶像劇。

無獨有偶,《聽說你喜歡我》等多家劇集主創都紛紛發聲,稱自己拍的不是偶像劇。陳喬恩、馬天宇等多位以偶像劇成名的演員也曾公開提到,不想再演偶像劇。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聽說你喜歡我》,王楚然、彭冠英

各大平台的片單上,早已不再出現“偶像劇”這三個字,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熱血等細分題材。比如騰訊視訊将《暮色心約》《很想很想你》歸為“青春向上”,愛奇藝将《墨白》《我的反派男友》歸為“成長力量”,優酷将《點燃我,溫暖你》等寵愛劇場劇集歸納為“浪漫主義大衆情緒”。

曾如日中天的“偶像劇”三字,如今卻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标簽。

那麼,偶像劇到底應該如何界定?市場如今對偶像劇的态度如何?從興盛走向鄙視鍊底端,偶像劇在這20年間經曆了什麼?在對話粉絲、藝宣、編劇等多方人士後,娛理工作室試圖為偶像劇的“萬人嫌”找到答案。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夏花》,言承旭、徐若晗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什麼才是偶像劇?

偶像劇這一劇種,最早來源于日本。

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富士台推出“趨勢劇”,即用年輕的從業人員、編劇和演員拍攝的面向年輕人的電視劇。1991年,一部《東京愛情故事》風靡全亞洲,标志着趨勢劇大熱的開始。1990年初,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引進了日本“趨勢劇”,為了吸引更多年輕觀衆,改名為“偶像劇”。

《新詞語大詞典》對偶像劇的定義,是“由年輕人作為偶像崇拜的青年演員擔任角色的戲劇、電影、電視等”。這一定義,便包含了偶像劇的兩大核心要素:一、主角是年輕人喜歡的高顔值偶像;二、劇情以愛情為主。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東京愛情故事》,鈴木保奈美、織田裕二

藝人宣傳小楊告訴娛理工作室,拿到一個本子或者項目書的時候,她們基本就能判斷這部劇是不是“偶像劇”。

其一是主題和題材。如果一個項目故事情節簡單,沒有年代感和情節上的大起大落,也沒有現實議題或深刻表達,關鍵詞是甜寵、熱血、青春、夢想等,基本就會被藝人團隊視為偶像劇。

其二是班底和陣容。如果導演和編劇過往作品以偶像劇為主,待邀約藝人也基本都是流量愛豆出身,也會被判定為偶像劇。

1990年,《十六歲的花季》首次讓幾位高中生少男少女擔任主角,被視為國産偶像劇的雛形。中國大陸第一部标準意義上的偶像劇是1998年播出的,由李亞鵬、徐靜蕾主演的《将愛情進行到底》,該劇講述楊铮、文慧等年輕人之間曲折的愛情故事,推出的同名電視原聲帶也開辟了中國大陸偶像劇原聲帶的先河。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上:《十六歲的花季》,何威、池華瓊 下:《将愛情進行到底》,李亞鵬、徐靜蕾

華語圈的偶像劇熱潮是從2001年的《流星花園》開始的。這部根據日本漫畫改編,由新人言承旭、周渝民、朱孝天、吳建豪擔當主演的台劇,開辟了“多男争一女”的經典偶像劇模式。這一模式随後又被沿用進古偶、現偶,甚至是都市劇當中,至今仍被衆多創作者追捧。

随後,中國台灣和南韓的偶像劇被大量引進。在以《浪漫滿屋》《惡作劇之吻》為代表的偶像中,男主角多霸道帥氣,女主角甜美善良,兩人不打不相識,劇情走向也多為先甜後虐。此時的中國大陸雖然也出現了《都是天使惹的禍》《十八歲的天空》等偶像劇,但在數量和規模上皆遠不及前者。

2009年,翻拍自《流星花園》的《一起來看流星雨》播出。雖在造型和演技上都不及前者,但卻一舉打破了多項收視率紀錄,再次驗證了偶像劇的力量。随後,國産劇市場上相繼出現一批由知名言情小說改編的偶像劇,比如《杉杉來了》《泡沫之夏》《何以笙箫默》等等,尤其是趙麗穎主演的《杉杉來了》,更是開辟了偶像劇中的霸道總裁模式。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流星花園》,言承旭、周渝民、大S、吳建豪、朱孝天

與此同時,門檻低、好複制的偶像劇,也逐漸成了同質化和粗制濫造的重災區。火了一部《杉杉來了》,便出現了幾十部“霸道總裁x傻白甜”的劇集,這些劇集幾乎都充斥着大量雷同的壁咚、土味情話等瑪麗蘇橋段,使得劇情毫無邏輯。

随着現實主義題材的興起,這些脫離現實,隻能為觀衆制造甜蜜幻想的偶像劇,開始慢慢淪為“低質無腦”的代名詞。在主流語境中,“偶像劇”一詞多以負面形象出現,主流媒體曾多次以“披着xx外殼的偶像劇”來批評低品質作品。

受輿論影響,近五年來,創作者們也對這一題材越來越諱莫如深。

在大衆認知中,“偶像劇=偶像演員+愛情題材”,但在主創看來,隻要不是用傳統偶像劇技法拍攝的劇集,就不能稱作偶像劇。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杉杉來了》,趙麗穎、張翰

在界面新聞的相關報道中,《請叫我總監》主創便提到這部劇的定位不是偶像劇,而是用現實主義的方法在描摹生活,提煉情感關系。《你是我的榮耀》導演王之在接受鳳凰網娛樂訪談時,也提到自己拍的不是偶像劇,而是用了“浪漫現實主義” 來定義這部劇。其差別在于雖然演員是偶像劇類型,但劇情是生活化的。

藝宣小楊說,藝人和劇宣都會統一口徑,突出作品在偶像劇之外的标簽,比如都市情感、熱血勵志等等,并在劇本、故事線、演技高光點、共鳴點、社會議題上進行話題發酵。

20年間,陪伴一代人長大的偶像劇,就這樣從如日中天演變到了萬人嫌棄。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你是我的榮耀》,楊洋、迪麗熱巴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偶像劇為何成了“萬人嫌”?

同質化嚴重和脫離現實,是偶像劇被嫌棄的兩大元兇。

編劇小雷透露,如今偶像劇的人設和套路雖然演變出了許多花樣,但核心思路卻“換湯不換藥”。

偶像劇的通常套路是男女主角的情感聯系先逐漸拉近,後面會因為一些錯位梗或者誤會而被拉遠,然後解除誤會後再次拉近。編劇需要通過這種情感拉扯的設定,去完成對于使用者情緒的掌控。

“過去的古早偶像劇特别喜歡讓男女主跨服聊天,或者什麼都憋在心裡不說。但現在觀衆不喜歡這種套路,是以編劇會又翻出新花樣,比如女A男O,自我攻略,但‘拉近——拉遠——拉近’這個核心思路始終沒變過。”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女A男O”設定的《司藤》,景甜、張彬彬

由于偶像劇的核心閱聽人是女性,是以編劇需要創作出能讓女性代入的女主角,和能讓女性深愛的男主角。

小雷記得自己剛寫偶像劇項目時,他曾請教過一位女編劇。女編劇說一部偶像劇成功與否的關鍵,是男主角是否有人格魅力。不論是霸道總裁也好,小狼狗,小奶狗也好,他必須滿足女性對于完美男性的幻想。

然而,當國産偶像劇的女主角不斷從“傻白甜”更新到“獨立、堅強、自信”時,男主角人設的進化卻極其緩慢。

在FUNJI展開的網友評選國産劇男主人設天花闆TOP30中,排名第一的還是20年前《水月洞天》中的男主角童博,他是一個集高顔值、高智商、高情商為一體的完美男人,是行走的偶像劇男主模闆。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在TOP30中,古裝角色含量高達三分之二,前10名也皆為古裝角色。這是因為古裝背景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間,讓男主有家國情懷、蒼生大義加持,但到了現實背景,編劇卻很難再突破韓偶、台偶中的男主角設定。又或是說,偶像劇編劇對現代男性魅力的想象上,還極其膽怯、匮乏。

其次,偶像劇的本質,是滿足少年少女們對愛情的憧憬和幻想。創作時,編劇以男女主角的情感發展為主線即可,人物的職業、社會背景往往會淪為背景闆。即使編劇涉世未深,并不了解職業邏輯、生活邏輯、時代邏輯,也可以寫出一套标準的偶像劇本。很多編劇工作室為了趕工,甚至低薪聘請一批未畢業的大學生批量生産偶像劇劇本,最終導緻各類毫無邏輯、脫離現實的雷人劇情和台詞的誕生。

近幾年來,在偶像劇時代缺席的現實主義題材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睐。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掃黑除惡題材的《狂飙》已成為愛奇藝成立13年以來,流量最大、收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一部劇。

而偶像劇卻在走下坡路。《2020追劇女孩報告》顯示,偶像劇在00後群體中受喜愛的占比最高。看着偶像劇長大的80、90後一代的喜愛占比反而較低,甚至不及喜劇和懸疑題材。這批飽受偶像劇套路洗禮的觀衆生長在網際網路時代,有更多的管道關注社會發展,也更為積極地思考、發聲,這讓很多觀衆對不尊重觀衆智商的“無腦甜”愈發痛恨。類如《夏家三千金》《天國的嫁衣》等經典偶像劇,也常被當下的觀衆翻出來痛批“三觀不正”。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同時,相關政策、資金和獎項也多向現實主義題材傾斜。小雷透露,有些影視公司甚至是靠扶持政策和資金活下來的。在劇本成色差不多的情況下,現實主義題材也比偶像劇相對更容易在平台過會,這讓創作者們紛紛“棄偶投現”。偶像劇在行業中自上而下地成了“棄子”。

然而,雖然觀衆會一邊罵偶像劇“土、俗”,但也會誠實地貢獻點選率。小雷觀察到,近兩年各大平台對偶像劇的需求并沒有明顯減少,可是随着降本增效的開始,平台會将過去廣撒網的預算,集中投入到重點頭部IP項目當中,并與有經驗的編劇、導演、美術合作,既知根知底,又友善控制預算,讓偶像劇品質保持在穩定區間。

同時,也有一批創作者在嘗試新的創作思路。比如《我的巴比倫戀人》就加入了較為中二的喜劇元素,《一閃一閃亮星星》《想見你》則加入了科幻懸疑元素。這些探索都在拓寬市場和觀衆對偶像劇的認知。

小雷認為,如今的偶像劇或許是走到了一個觸底反彈的節點。“過去可能隻有10%的偶像劇是高品質的。但如果能把這個數字換過來,90%的偶像劇都是高品質的,那麼相信業内和觀衆就不會再羞于提‘偶像劇’這三個詞。”小雷說。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一閃一閃亮星星》,張佳甯、屈楚蕭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藝人和粉絲如何看偶像劇?

對于藝人來說,偶像劇是一把“雙刃劍”。

一部制作精良的偶像劇,能給藝人快速帶來大流量和高曝光,并大幅提升藝人的商業和資料,俗稱“擡咖”。藝恩統計,2019-2021年三年中,新生代偶像主演的甜劇成為新人“出圈”的重要管道,趙露思、丁禹兮、成毅、蘇曉彤、張淩赫都是以迅速走紅。

藝宣小楊并不反對藝人接偶像劇,但她反對藝人“擡咖”後一直演偶像劇,因為偶像劇很難做演技上的正面宣傳。尤其是一部劣質偶像劇對藝人的傷害,可能需要多部高分作品才能挽回。比如已經有經典作品傍身的黃曉明,部分觀衆對他的印象仍停留在《泡沫之夏》的油膩上。

“尤其當藝人習慣了偶像劇的演法,或者市場已經習慣了你的這一套面貌,會對未來的戲路有限制。好的演員可以收放自如,關鍵是現在能真正稱作‘好演員’的還是鳳毛麟角。”小楊說。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如果藝人确定從偶像轉型演員,藝人團隊會直接拒接偶像劇的本子,主接現實主義、刑偵、年代等題材的正劇,哪怕從配角開始演,但是角色要精彩、有亮點 。比如,在古偶劇中奠定一番位置的成毅,便甘願在政法題材劇《底線》中飾演男二。

如果藝人在偶像劇市場上仍有上升空間,藝人團隊會優先考慮優質劇本,拒絕工業糖精和胡編亂造,最好有一些社會議題,其中首選貼近生活的校園劇,或者是平台S+級别,資源好、制作精良的頭部劇。

憑借《傳聞中的陳芊芊》爆火的趙露思,幾乎再未接手小制作甜寵網劇,而是向平台S級大IP劇靠攏,比如《且試天下》《星漢燦爛·月升滄海》《偷偷藏不住》等等。與此同時,趙露思也在積極嘗試正劇角色,比如年代劇《胡同》,中醫題材劇《後浪》。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傳聞中的陳芊芊》,趙露思

粉絲的态度更為現實。藝人不紅的時候,他們希望藝人可以演大IP偶像劇迅速吸粉,磨練演技。對手演員最好是知名小生小花,友善“帶咖擡咖”。

當藝人一旦因偶像劇“擡咖”成功,粉絲的态度便有了反轉。某知名男演員資料站負責人小優告訴娛理工作室,五年是一個分水嶺。如果藝人演了五年偶像劇,就必須開始思考轉型問題,七年則是轉型的底線。即使一開始沒辦法接到好的本子、好的角色,也可以先從小角色、單元劇開始演,最重要的是要證明自己有偶像劇之外的演技。

“一般愛豆或者年輕演員開始演偶像劇的年齡,基本上是20-22,演個5-7年基本快奔三了,如果還一門心思演偶像劇就有點不聰明了。”

此時的粉絲對陣容班底、對手演員也會有更高的要求。他們不能接受藝人與咖位低、口碑差的班底、演員搭檔。

2021年,楊紫被爆接拍歡瑞自制劇《沉香如屑》時,其粉絲便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行為。其一是因為楊紫在三部歡瑞自制仙俠劇《青雲志》《龍珠傳奇之無間道》《天乩之白蛇傳說》中都不溫不火,反而在外部公司出品的《歡樂頌》《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熱愛的》中大放異彩,粉絲們對《沉香如屑》這一衆多女藝人辭演的劇集品質大為擔憂。其次,楊紫已有仙俠劇代表作,粉絲認為她繼續接演突破不大,且質疑會為對手戲演員擡咖。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沉香如屑》,楊紫

藝人有偶像劇代表作之後,粉絲更希望藝人與正午陽光這類高口碑班底,和老戲骨搭戲,一方面能接觸更多正劇資源,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宣傳空間。

“我們宣傳不會重點強調偶像劇部分,而是會把劇中和正劇搭邊的元素拎出來,比如職場、懸疑等等。其次我們會突出主創班底,以及強調老戲骨的參與。畢竟大家都知道,近幾年偶像劇名聲不好。”小優說。

盡管團隊和粉絲拼盡全力躲掉偶像劇,但市場的真實回報,卻是躲不掉的。

很多年輕演員之是以會與“偶像劇”一詞綁定,不是因為劇本和宣傳,而是因為他們并沒有展現出可以讓人信服的演技,外貌便成了唯一留在觀衆心中的印象。

對他們來說,當務之急不是避開偶像劇,一股腦紮堆正劇,而是潛心磨練配得上正劇的演技。沒有合格的演技,無論劇本多麼紮實,有多少老戲骨做配,他們都會是最“偶像劇”的存在。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正午陽光口碑劇《開端》,主演白敬亭、趙今麥

(小楊,小雷,小優皆為化名)

參考資料:《在想象與現實之間飛行:中國青春偶像劇研究》,周湧,馮欣,《電視研究》

2023年,偶像劇為何從萬人愛變成了萬人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