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制作公司:吃慣了滿漢全席,現在靠什麼糊口?
“現在大家就是打零工,糊口而已。”

最近戀綜賽道拍的拍,播的播,娛理工作室卻在這裡發現了一位久違的“老朋友”。
在騰訊視訊《半熟戀人2》研發制作一欄,除平台内部的企鵝影視、天馬工作室群、野草工作室以外,還有一家公司,叫做好楓一帆。據天眼查顯示,好楓一帆由好楓青芸文化傳媒百分百控股,後者正是“創造營”多季的幕後制作公司。
一個熱知識是,國家廣電總局于2021年9月正式釋出通知要求不得播出偶像養成節目。自那以後,以南韓“101 系”選秀為模闆的《青春有你》《創造營2021》就此沒了蹤影。
轉眼至今,内娛依舊沒有大型選秀的身影。有的經紀公司和秀人飛往海外參加選秀,試圖“曲線救國”。而以此為主要業務的制作公司又要靠什麼挽回業績?選秀不再,他們過得如何,還有生存空間嗎?
湘軍下海
内娛選秀最火的時候,三家視訊平台優酷、愛奇藝、騰訊視訊甚至選擇過同時開打,接連用《以團之名》《青春有你》《創造營2019》不斷瓜分着秀粉和市場的注意力。
而這背後也有各自的制作陣營。
《偶像練習生》和後來的《青春有你》都由魚子醬文化執掌;《創造101》讓七維動力一戰成名,也讓其一分為二——制片人都豔和總導演孫莉分道揚镳,前者帶着七維動力投靠優酷,合作《以團之名》《少年之名》,後者則自立門戶創辦好楓青芸,繼續掌握着“創造營”的制作大權。
七維動力股權穿透圖
事實上,絕不能把魚子醬、七維動力、好楓青芸簡單地了解為創業公司,其核心創始人們全部來自湖南衛視,已經在文娛産業叱咤多年,一度壟斷着内娛選秀市場。
魚子醬創始人雷瑛,原為湖南衛視新聞中心副主任、金鷹卡通衛視總監,核心創始成員陳剛同樣是湖南衛視的骨幹,曾擔任多屆《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導演一職。
雷瑛,陳剛
和老同僚們相比,七維動力創始人都豔稍晚一步下海,身披“超女”的履曆,以及《我是歌手》總導演的身份,離開時帶走不少《我是歌手》的核心主創,這其中就包括後來“分家”的總編劇孫莉。
《創造101》是七維動力步入綜藝制作市場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孫莉首次擔任總導演的項目。離開七維動力後,孫莉創辦好楓青芸,拿到騰訊的投資,雙方持續合作至《創造營2021》。
是以,與其說這是各家平台背後的“選秀供應商”,不如說這是電視湘軍在網綜時代的集體轉身。
好楓青芸股權穿透圖
無法在内部孵化“電視台”模式的平台需要金牌制作人,網綜的快速興起昭示着市場大有可為。于是,這些電視人帶着多年紮根頭部項目、大型選秀的經驗來到浪潮中央,和平台一起着手新時代的選秀,讓“101系”得以在本土紮根。
雖有欠缺、不足,這些選秀也實實在在熱鬧了四年。更重要的是,每年一個S+級大項目,制作公司總是有的賺。
《創造101》
選秀之後
隻是好景不長,選秀再一次變為綜藝禁區。
這其中,跟着選秀一起“消失”最久的無疑是孫莉和她的好楓青芸。
自《創造營2021》成團夜之後,孫莉幾乎沒有新的消息,好楓青芸也鮮少對外發聲。以“好楓青芸”作為關鍵詞搜尋并按照時間排序,近一年幾乎都是招聘資訊。當然,這或許也算是一件好事。
唯一一點訊息是來自優酷2022年下半年的片單釋出,優酷綜藝UP工作室負責人孟慶光稱,将攜手好楓青芸推出新音綜《好聽》,一檔“全新金曲新詞唱作競演真人秀”。平台看重的正是孫莉團隊多年的行業頂級音綜制作經驗,“對各類比賽和綜藝賽制如數家珍。”
去年年底,《好聽》曾傳出一份節目名單,孫燕姿、李健、薛之謙、鄧紫棋、樸樹、黃立行、胡彥斌等都在拟邀名單中,上線時間為2022年Q4。如今是2023年3月,《好聽》依然未見蹤影。
目前優酷僅有10秒預告
令人驚訝的是,音綜遙遙無期,戀綜卻成為孫莉新的陣地。
眼下,她正在《半熟戀人2》擔任總導演,而好楓青芸也多了一個“姊妹”——好楓一帆。準備此篇稿件時,娛理工作室也向孫莉發出對話邀請,而她希望再等節目多上幾期,等一等觀衆的回報,這樣“才能看得出一些新的思路和嘗試是不是有效的”。
客觀來講,截至目前,《半熟戀人2》與前作相比還未顯現出黑馬氣息,讨論度、熱度均有下滑,豆瓣評分已從第一季的7.4分下滑至6.2分。有網友犀利點評道:“模式像《心動的信号》,選角卻急着複制羅拉和王能能。”
《半熟戀人2》
無獨有偶,深陷口碑差評的還有七維動力。
與“創造營”系列分手後,都豔先是帶領七維動力回到優酷繼續紮根偶像選秀,推出《以團之名》《少年之名》,但始終反響平平。外界常常稱其為“站隊優酷”,實際上,優酷原本就是七維動力的股東之一。
截圖自《少年之名》第一期
2021年初,當好楓青芸和魚子醬文化還在分别為騰訊視訊、愛奇藝制作男團選秀時,都豔已經有了新的賽道,攜手短視訊平台、浙江衛視打造跨屏互動音樂綜藝《為歌而贊》。某種程度上,作為執掌過《我是歌手》的團隊來說,也是回到了自己更為熟悉的賽道。
節目總制片人蘆林(七維動力主創之一、《創造101》總編劇)在接受“影視産業觀察”采訪時提到,2019年12月,某短視訊平台向業内制作公司抛出大型綜藝的合作邀請,其中七維動力給出的打歌節目方案與平台屬性不謀而合,成為雙方合作的重要契機。
“七維動力近年來持續與各大平台保持密切合作之餘,内部定期進行着項目的研發與儲備。”隻不過就目前來看,《為歌而贊》兩季豆瓣評分均未超過5.0分,似乎沒有抓住大部分觀衆的喜好。
《為歌而贊》
相比之下,活得最為“安穩”的或許是與愛奇藝深度捆綁的魚子醬文化。
在《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熱播時,魚子醬文化就先後制作了《青春的花路》《奇妙的食光》《中國音樂公告牌》《閨蜜的完美旅行》等多檔綜藝,橫跨旅行、經營、打歌等多種題材。
《青春有你3》風波之後,魚子醬文化并沒有受到太多牽絆,幾個月後便攜手愛奇藝安可工作室、愛奇藝小怪獸工作室推出全新音綜《爆裂舞台》,将目光瞄準已經出道的女團成員、女音樂人,邀請劉柏辛、單依純、宋雨琦、安崎、陸柯燃、VaVa、吳宣儀、Yamy、陳卓璇、周潔瓊同台競技。
除了熟悉的唱跳舞台,去年愛奇藝《我們民謠2022》和《一起露營吧》也全部出自魚子醬文化之手,後者已經開始新一季的拍攝。
但這些節目也未創造太多火花。《爆裂舞台》豆瓣評分僅為5.2分,《一起露營吧》升至6.3分,評分最高的是《我們民謠2022》的7.6分,但這檔音綜從開播時就陷入“歌曲優質節目難破圈”的困境中,直到收官也未有好轉。
截至發稿前
金牌效應,存在嗎?
現實是,不管活多活少,各家制作公司都難有下一部代表作。
無論是《為歌而贊》《半熟戀人》,還是《爆裂舞台》《我們民謠2022》,這其中不乏S級重點項目,卻再未達到當年選秀的聲量。也因如此,有的制作公司明明業務不斷,也未能給行業留下新的印象。
談及三家選秀制作公司的轉型,有業内人士向娛理工作室直言:“現在大家就是打零工,糊口而已。”
“以前接一個選秀能養公司一年,甚至還有獎金,現在可能要接三個活兒,都不一定了。(選秀)盤子大、周期長、參與人員多,就注定它的利潤空間是最大的。那腰部綜藝的盤子估計也就是選秀的1/3,甚至更少,做完又能給到團隊多少錢呢?”
對于過慣了好日子的選秀制作公司而言,共克時艱是現階段必須面對的問題,由不得挑選。
據娛理工作室獲悉,此前在微網誌上掀起較大讨論的《學會營》,本是想在2022年接過“選秀”的大旗,喊出了“明星上技校,學會才能營”的口号,拟邀大張偉、劉敏濤、何廣智、INTO1-林墨、INTO1-伯遠等20餘位藝人,背後制作方依然是孫莉團隊,最終沒能出現在2022年。有人稱項目招不到商,有人稱策劃案壓根就沒通過。
《學會營》海報
五年前,在各家平台想要搶占“101系”先機時,有過十幾年制作經驗的電視台骨幹們成為各方的“金牌推手”,也推動了一批綜藝制作公司的發展。魚子醬文化、七維動力、好楓青芸都是那個時代的受益者,同樣,騰訊視訊、愛奇藝也憑此迎來躍進。
當選秀的大風刮過,平台開始降本增效,品牌客戶的熱情紛紛退潮,選秀制作公司的金牌效應也似乎是一場夢——好像來過,好像曾經擁有。
選秀的熱鬧終究是模糊了制作公司的競争壁壘。幾乎所有項目都以成本效益為起點開始讨論的時候,人才、再有經驗的團隊,或許也變得沒那麼重要了。招商、賺錢,最重要。
是以,對于曾經掌握着選秀大潮的制作公司來說,下一個代表作可能并不重要。活着最重要。
隻是回望那些曾經成為社交貨币和社會事件的經典綜藝,作為身處其中的制作人們,也不應該淪為幹行活兒的供應商。
在眼下的綜藝市場裡,堅持自己的想法有時顯得天方夜譚,但相信每位有抱負的綜藝人都會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