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最後的120天》出版 作家劉江華:旨趣在于“史實重建”

作者:封面新聞

視訊加載...

封面記者滕偉

如果在一百多天的時間裡看到一段重要的曆史,會發生什麼?文學史學者劉江華試圖給出一個答案。

從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到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退位,封建君主制的結束,有120多天。這是劉江華所描繪的曆史時期。近日,在大革命爆發110周年之際,他的著作《清朝最後的120天》在三聯書店推出。

在7月7日接受封面記者采訪時,劉江華将這段曆史描述為"驚心動魄",在他看來,這120天的時間濃縮了對3000年封建王朝和300年曆史的清帝國崩潰的最終記憶。

120天集中清朝最後的記憶

《清朝最後120天》是根據清宮檔案等曆史資料,沿清政府獲悉武昌起義的時間鍊,勾勒出其滅絕前的曆史景象,展現清朝應對武昌起義、袁世凱出山、南北和談、清朝皇帝等重大曆史事件的真實細節, 介紹了清政府的軍事部署、官場的混亂、經濟困難等社會狀況,以及其他史無前例的、頗具新穎的曆史證據,如龍禹清宮發行的銀币數量,袁世凱從八國條件中重新出現真相,以及清朝皇帝退位了整本書的撰寫和修訂。

提到這本書的背景,劉江華把時間往前追溯了10年,當時他為《北京青年報》寫了一系列關于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文章《清宮檔案館的辛亥年》,"我花了半年時間到中國第一部曆史檔案館查閱辛亥革命的史料"。同樣在2011年,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出版了80卷的清代辛亥革命檔案彙編,其中全面和集中地包括了辛亥革命的清朝檔案。

這讓劉江華感到"幸運",在随後的幾年裡,他利用業餘時間編纂了這80卷《檔案》,特别是武昌起義後4000多份檔案進行浏覽并制作相關摘錄,并參考了《袁世凱收藏》等第一手曆史資料,此前撰寫的《辛亥年青宮檔案》系列文章進行潤色, 重寫和擴充,最終構成了《清朝最後120天》重點内容的八個關鍵部分。

袁世凱的情況首次被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最後120天"是截獲武昌起義的一大特點,以清朝退位這126天為研究期,以清朝的回應為視角。作者從各個方面細緻地區分了武昌起義後清政府的軍事、财政、外交和中央運作,再現了清朝從倉促處置到無奈退位的曆史程序。

全國清史編纂委員會傳記組組長潘振平在序言中說:"從武昌起義到清朝退位的時期描述了清朝的反制和手段,這是以前著作中很少使用的角度。"

對此,劉江華告訴記者,之是以選擇這個時期和視角,一個原因是以前的研究很少使用,另一個原因是他要注意"當時執政黨如何應對","其實這也對後續事件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是描繪清朝最後120天的社會政治(狀态)的圖景,以及人們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經濟混亂,我想從中吸取一些教訓。"劉江華說。

劉江華很有收獲感,他編纂、測試了資料,有很多新發現、新思維,他也把這些寫進了書裡。例如,武昌起義的爆發,迫使清廷任命在家閑置了三年的袁世凱為湖光總督。袁世凱複出的條件,以前很多人曾概括為袁世昌和許世昌聯合陰謀的"六個條件",似乎已經成了共識。近年來,有學者根據袁旭自己的"略八段"否定了袁旭的陰謀,但尚未找到原文,包括最新的《袁世凱集》也未收錄收入。劉江華從清宮辛亥革命檔案館收到朱跋茛分折挑選出一份附件,經過各種相關文獻對比,得出的結論是,這是元朝節日"久違"略顯原汁原味,第一次揭曉"袁世凱出山八國條件"的廬山面貌。在這次考核中,潘振平評價為"這次考因"。

目的是"曆史重建"

清朝最後120天的一些内容可能在其他書中讀不出來,在劉江華看來,這樣的目的在于"曆史重建"——通過清宮檔案等第一手曆史資料,通過确認、虛假的證詞和梳理,最大限度地恢複革命曆史的真相。

"有些想法是宏偉的或美麗的,但它們所基于的事實并不可靠。劉江華說,重構曆史事實,意味着對曆史事件的細節做深入的考察,其态度可以概括為"應該更厚更細",其方法可以概括為"求同、多不同"。

"本着'應該厚實做精'的态度,采取'求同多異'的方針,利用清宮檔案等第一手曆史資料,還原辛亥革命曆史的真相,做一點關于辛亥革命的曆史重建,是本書的目的。這種曆史重構,雖然不是不可避免的瑣碎,但接近宏觀目的。"劉江華寫道。

此外,《清朝末120天》還通過日記、報刊等,考察了武昌起義爆發後北京分部糧價暴漲、逃往天津的權力、金融機構頻頻運作等社會現象,關注普通百姓生活大局。細節涉及軍事、金融、外交、中央運作等諸多方面,讀者進入那段複雜、跌宕起伏的過去,清朝複辟,"上木路上",整個中國社會的真實狀态。

"你會在當時很多人的日記中發現,大米價格一下子漲了,然後清朝紙币貶值,有權有勢的人去外資銀行存錢,有的官員去天津留在租界......有一幕是世界末日恐慌的景象。"

劉江華畢業于北京大學,接受過考古學和新聞學教育訓練。劉江華說,這本以前習得的技藝,幾十年後,又一次賦予了《清朝最後120天》一書相應的學術規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忠文先生評論說,作者把"乏味"的考究和讨論放在"背景",試圖重制清晰的曆史場景,向普通讀者展示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合理的"真相"。

<b>:"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你向我們舉報,一旦被采用,就會有費用獎勵。新聞微信關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