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作者:三維地理頻道

1938年8月,我軍陝西辦事處的林伯元在西安辦公室處理生意時,一名便衣、飽經風霜的女子在孫女林明薇的陪同下沖了進來。

林波運河疑惑不知是怎麼回事,農婦上來告訴,卻讓他匆匆忙忙地給延安打電話,給延安當反大學教育主任徐光大通報了這個消息。

本來,這個農婦十年前就結婚了,沒想到在短短十天後就和丈夫徐光達分居了,這麼多年她沒有放棄找丈夫的希望。來到西安後,她遇到了她以前的同學林明薇,林伯媛的孫女,是以她想幫忙把自己帶到林勃運河這裡來打聽,看看有沒有丈夫的消息。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徐光達)

而農婦口中的丈夫,現在是打勝的徐光大将軍。徐光大接到林伯運河打來的電話,欣喜若狂,立即回電,要求送她去延安。

那麼農婦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呢?她和徐光大在分開十年之前經曆了什麼?

奶牛是一種閱讀裝置

1908年11月,湖南省長沙市一條被蘿蔔沖刷的小溝裡,原名許德華,後來改名為徐光大,在全家七大兄弟姐妹中排名第五。徐光大的母親不久後去世,父親徐子貴拉着孩子們的艱苦生活。

年輕的徐光大在不到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幫助地主家放牛,但他經常被學校裡大聲朗讀的聲音所吸引,對上學有着濃厚的興趣,但在家庭貧困的情況下讀書隻能是一種奢侈。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從學校傳來的聲音仿佛有魔力,吸引了許光達,他趁機放牛,偷偷藏在教室外牆下,當時老師沒有找到"聽學生"。

1915年冬天,許光大在學校的角落裡偷聽,四肢麻木,最終砰的一聲摔倒了。老師聽到聲音,急忙跑出去看,隻見那個衣衫褴褛的孩子躺在地上。

教學先生名叫餘士祿,他早就注意到經常來探望的窮孩子,心裡很感動和富有同情心,現在他被帶回家中醒來。

餘世路免費接待了許光達作為學生,這樣他就可以在教室裡安全地學習了。徐光達也努力學習。還經常去家裡幫忙做家務,一到兩個人去了解餘詩露的女兒景華。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于世茹)

1921年秋,在于世祿的悉心教學和财政支援下,13歲的許光大順利進入長沙師範學院。這所學校恰好是由于錫路的前同學徐叱創辦的,徐浔也受邀到長沙師範學校任教,成為徐光大的國語老師。

徐光大很勤奮,在學校表現優良,在學校成績名列前茅,也懂得感恩,于世祿非常感激他,最後決定把女兒徐景華配給這個忠心耿耿的男孩。

1922年,于錫祿親自對徐家提的親戚,許光大的父親徐子貴是一個貧窮的農民,見見識淵博的讀者組建家庭,自然的喜悅無法支撐,立即同意下來。今年許光達14歲,京華隻有九歲,是以決定要搞家事,還沒有結束婚姻。

徐光大在長沙上學期間讀了很多馬克思主義書籍,在心中種下了革命的種子,參加了毛澤東上司的許多學生運動。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京華)

到1925年,許光大受到新思想的啟發,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然後轉入中國共産黨。第二年,由于成績突出,18歲的許光大被黨組織選拔到黃埔軍校學習,匆匆踏上南下廣州的路,連家人和未婚妻都沒來得及講。

徐光大知道自己很着急,家人很擔心,很快就回信聯系,并附上了一張自己穿着戲服的照片。收到寶物後,于世路高興地挺直了胡子,歎了口氣: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的心,啊,徐子子在那裡上學,一定有很大的希望!"

1927年,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徐光達來到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合作成立的國民革命軍,擔任炮兵科見習班長。但此時蔣介石已經發動了反革命政變,追捕共産黨人。為了扭轉乾坤,挽救革命,共産黨決定在江西省南昌發動起義。

徐光大在黨的上司下,直到9月才抵達南昌,參加周恩來等人上司的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起義。但當他們到達時,部隊已經轉移到廣東,徐光達急忙追擊他們,半個月後終于趕上了江西省甯省的叛軍。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南昌起義)

又過了半個月,叛軍在徽昌城遭到了敵人的強力反擊,不得不立即放棄陣地轉移。徐光達的部隊承擔了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

戰鬥在三江大壩開始,當一枚炮彈擊中許光達隐蔽處時,他油炸皮張開肉綻放,很快失血昏厥過去。當他醒來時,他不得不在當地農民的家中休養,無法跟上部隊的轉移。

當傷勢得以痊愈時,許光達迫不及待地回到了黨組織的懷抱,沒想到起義已經失敗,組織已經被解散了。許光達十分迷茫和痛苦,不死的他趕到上海尋找黨組織的蹤迹。

但此時上海也籠罩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之下,許多黨員被殺。組織紛紛藏身,許光達找不到任何黨的蹤迹。由于沒有出路,他不得不計劃回到家鄉探望家人。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殺害共産黨人)

1928年8月,徐光大終于回到了失散已久的湖南家鄉,父親徐子貴和老師于錫祿要他留在家裡,而京華則匆匆忙忙地結婚,然後過上安全放心的生活,不要出去打架,讓他們整天都害怕。

這樣的包辦婚姻很快就舉行了。婚禮當晚,徐光大凝視著景華,試探性地問道:「桃子姊姊,你嫁給我這個可憐的蛋,不禁受苦啊......"

于景華隻是笑了笑,道:"這沒什麼,我可以和你一起種田,我也學過繡花,可以自己養活。"

徐光大又問道:"你覺得共産黨人,報紙上的那種壞人怎麼樣?""

翟景華搖了搖頭,道:"不,我覺得他們都是好人,以後如果你們加入共産黨,我不會把你拖回去的。"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徐光達、于景華)

徐光大的心終于放下了,為妻子的了解和支援深深感動。他們在新婚中度過了十個快樂而甜蜜的日子。

被獵殺并被迫分開

即便是此時此刻,許光大也沒有放棄在家鄉尋找黨組織的希望,終于聯系了幾位共青團員。萬萬沒想到,其中一人在被國民黨逮捕後,立即承認了許光達的存在。

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基知道了這個消息,立即指令長沙:一定要抓到徐光大來案!

好在俞敬華的姐夫謝麗人在長沙警察局得知此事後,很快将徐光達告知,他不得不收拾行裝整夜準備逃跑。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什麼鍵)

尹景華這次知道原丈夫是共産黨,此刻是新婚的燕,卻不得不分居。顔敬華傷心到了極點,但仍然強烈地安定下來,向徐光達告别,誰也不知道,此時,告别其實是十年以後!

徐光大逃離長沙,調往全國各地,從河北到北平再到開封,最後來到上海,終于在這裡找到了黨組織,1929年9月加入周恩來,辦中央軍事訓練班。

徐光達在外面漂流無奈的時候,景華并不好。長沙警察在徐家中撲向一個空的,并多次來到她身邊盤問和騷擾,甚至強迫她與徐光達離婚,但景華卻死了。

他們還給許光達的信謝麗人殘忍暗殺,謝家非常讨厭許光達,也不給京華好臉。她家沒有經濟來源,隻能日複一日地出門在地裡幹活,晚上幫人縫衣服繡花,補助家庭。餘景華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要支援她繼續走路,隻能堅持到她能和丈夫團聚。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1930年,在聽說附近駐紮着紅軍後,于敬華主動為士兵們煮水,希望順便聽聽丈夫的事。

可惜,徐光達在家鄉都用了老名"徐德華",參軍後,就是"徐光達"的名字。于景華帶着士兵們詢問"徐德華",自然也得不到任何結果,京華隻能離開。

另一邊,徐光大跟随周恩來上海學習,成績優異,被派往湘西參加紅六軍的組建,還擔任參謀長。他加入賀龍後不久,擔任紅二軍師長,在戰南戰場上,建立了赫爾庫森戰争。

1931年,許光大率軍在城内激烈戰鬥中,不幸中彈受傷,彈片幾乎擦破心髒,必須立即接受手術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徐光達)

但基地内的醫療條件不足以支撐完成這樣一次重大手術,兩次手術失敗後,何龍決定派人護送徐光達到上海就醫。

但房子漏水一夜之間就下了雨,就在徐光大即将接受手術的時候,地下交通官員急忙把他帶走,因為據點已經被叛徒暴露,必須立即轉移。

即使在這樣一個危機時刻,許光達心中還是想念着妻子,彈片帶來的痛苦讓他越來越想念家鄉。搬到安全的地方後,他用别人的名字給家人寄信,告訴京華不要擔心自己,要盡量讀書,還要從生活費上辛苦攢兩百元寄出去。

收到這封信的餘景華得知丈夫還活着,非常興奮,她覺得自己也充滿了人生的動力。無論外人如何諷刺她的"共産主義婆婆",生活多麼貧窮和艱難,她都覺得日子已經不多了。

燕景華按照許光大的刻意,終于考上了長沙女子師範學校,在那裡她有幸與林伯媛的孫女林明薇成為同一個窗姐,為後來成功找到丈夫埋筆。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林明偉)

考完後,激動的京華立即回信給徐光達,想分享這份喜悅。此時的奈和光達不在國内,而是被調到條件較好的蘇聯治病,靖華從此失去了與丈夫的最後一次聯系。

俞景華日複一日地飽受焦慮和憂慮的折磨,有一天,她終于又收到了老公的來信。于敬華小心翼翼地撫摸着信紙,一遍又一遍地讀着幾頁熟悉的筆迹。她的丈夫告訴她,他來到了蘇聯,一切都很好,即使相隔千裡山和河流,也無法阻止他對心靈的熱愛。

許光達還親密地在信封裡放了幾份俄文寫的收信位址,這樣說不懂俄羅斯京華的回複,就把紙上的位址寫在上面。兩人把自己的想法變成了一句話,裝在信封裡,送到了遠處。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于景華、徐光達)

不幸的是,沒過多久,國民政府因為蘇聯,邊境被封鎖,通訊被切斷,兩人再次失去了彼此的資訊。此刻已經身負重傷的許光大決定留在蘇聯,到列甯書院深入軍事和革命思想。

1937年,日軍在該國制造了七起事件,很快抗日戰争如火如荼地爆發,掀起了抗日救贖的高潮。徐光大一直關心自己的祖國,利用中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機會,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乘火車傳回延安。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七起事件)

1938年,陝西還是一片雪地,青松柏在山梁上高高聳立,迎接呼嘯的西北風。一輛蘇駕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駛,離開祖國六年,徐光達望着窗外的風景,心中千感萬眶。

回到延安後,許光達住在山洞裡的招待所裡,即使環境不如蘇聯的紅磚平房,他也感到安心,感覺終于回到了派對的懷抱。

幾天後,毛澤東和周恩來親切接見許光大,請他擔任抗日大學總學院教育訓練部長。曾擔任反大學教育負責人的劉亞樓通路蘇聯後,徐光達接任教育主任一職。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反大學)

徐光大上任後,經常深入學生了解情況,他從不上官架,随和,很快就和同學們融為一體。等待的春風和徐光大的高學曆很快成為女校女生青睐的對象,很多年輕女學生經常給他示好,但徐光大婉言謝絕。

很多人也覺得徐學曆太高了,為什麼沒人看呢?徐光大隻能耐心地解釋:"别再心了,我有家人,謝謝你的好意!我妻子的名字叫京華,我去蘇聯的時候經常給她寫信,她為了等我團聚,做出了這麼大的犧牲,我現在要等她。"

大家的疑慮都打消了,但許光達卻對此感到困惑。來到延安後,繁忙的公務讓他幾乎沒有機會考慮自己的妻子,隻能四處走動,看看長沙的女學生。

現在安定下來,是應該仔細找她,先寫信詢問她,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信應該寄到哪一邊,京華會留在長沙嗎?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不必在年底重聚

此時,千裡之遙的長沙延安,銀宮電影院在人群面前肩并肩,在舞台中央有一個人在激情澎湃。

"我的同胞們,中國共産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願與國民黨合作,我們必須拯救我們的國家......"

在人群的邊緣站着一個二十多歲的女人。她穿着一身灰藍色的校服,手上布滿了長期分娩造成的皺紋,臉頰上可以看到不屬于她年齡的霜凍。

當她試圖踮起腳尖進入人群中心時,她認出了演講者,他是她父親的密友徐三。她醉醺醺地聽着共産黨的想法,想起了失散已久的丈夫。雖然心酸,但京華堅信,他和徐光達一定有團聚的日子。

徐三也看到了探針腦搜尋京華,當晚,他帶了一些禮物去看望老朋友餘詩露。于晶華看到他來了,好心地叫了徐鮑勃。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徐三)

徐寇問她是否願意去千裡之外的延安大學,于景華喜出望外,甚至答應了。她在報紙上讀到,延安是共産黨所在的地方,去那裡跟着黨走,一定要走一條光明的道路。而且,可能會有她丈夫的消息,她并不害怕,即使很遠。

燕京華首先來到武漢,聯系了當地的八路軍辦,乘火車抵達西安。野田城,嚴京華正在研究如何去,沒想到會遇到一個老熟人。

這個人就是林明偉,和顔敬華在長沙女子師範學校相遇的時候。她得知京華和她一樣,準備去延安防日報到,激動地邀請她陪。

兩人先來到西安八路軍交接處,京華此時卻忽然問道:

"明偉,以後可以去找你爺爺嗎,你爺爺是個大官,我想請他一個人。

林明薇聽着于景華對丈夫的描述,一句話也沒說,就把她拉進了林博的辦公室。這時,京華長途跋涉,塵仆、頭還是裹在鄉下常用的頭巾,靠農村女人為生。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林伯運河)

于景華又說了一遍許光大的情況,一臉期待的看着林波運河。林伯元當然知道,著名的徐光大現在是在延安反達的時候教育總監,但兩人相差十年,徐光達沒有忘記妻子的壞人也不知道。

畢竟他們是老一輩下包的結果,在革命隊伍中,很多同志都是為了反抗封建婚姻,加入後自動終止包辦婚姻。

徐光大在外面打了很多年,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禮,現在又會接受十年不見妻子的生死嗎?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參加革命的同志們,還是會和他們的伴侶分道揚镳,更何況那些在結婚十天後就分居了幾十年的人?

林波運河臉上露出疑難的表情,表示自己沒有注意,後來讓人核對了近期幹部的名單,讓京華可以先回官邸等消息了。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景華一走,林伯元馬上就給延安緊急電站叫來了電話,向許光達詢問了這個想法。許光大接到電報,然後又驚又喜,立即給林波運河回電,讓他派京華去延安。

徐光大怎麼沒想到,十年沒看,丢了六年,這看似安靜而虛弱的女孩不僅沒有生活下來,還來到延安,甚至找到了自己的,這是不可想象的!

1938年8月,于景華一行來到延安大宿舍,但其實隻是幾個山洞。她收拾好行李,正要上床睡覺時,一個女兵走了進來,大聲問誰是京華。

餘景華在頻道接聽,難以置信地問是誰在找她,女兵大聲回答的是反大學教育主任徐光大。于晶華一瞬間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徐光達與學生合影)

找了很多年,原來的徐光大居然在延安,也成了反大學教育總監!我不知道他出去多久了,為了在這個荒涼的世界裡生存,他遭受了多少痛苦。消息傳出後,他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死了,現在看來很幸運,大家都沒事了。

燕京華急忙跟着女兵跑出門外,看到一個英人站在8路軍幹部外面,老公不是在想日夜夜嗎?她興奮地沖了上去,淚水流了出來。

徐光大看到景華跑了出去,立刻抱住她,一千個字倒進了她的嘴裡,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隻是默默歎息,十年的生死離别,多次走向危險,以為很難再見到你,沒想到現在的王朝終于統一了, 餘生過後,再也不想分開了!

1938年湖南農婦偶遇林伯渠,說出失散丈夫的名字,被緊急送往延安

結語

經過十多年的分離,夫妻終于迎來了重聚的時刻,這是單方面堅持不容易做到的,受傷和戰争将由兩個人的身體分開,堅持不懈,讓他們重聚。即使山間相隔千山,卻沒有人放下彼此的思念和追求,最終實作了這段傳奇的婚姻。

于敬華與徐光達重聚後,受到延安紅色文化的啟發和引導,最終光榮加入中國共産黨。兩人始終堅定的黨信念,投身于中華民族複興的偉大道路,用那顆充滿忠誠和奮鬥的心向前邁進。他們的精神事迹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共産黨人勇往直前,描繪了一幅民族複興的壯麗圖景。

參考:

劉曉梅, 梁先志.徐光大與于敬華的忠實愛情 . . .黨史, 2008:28-3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