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5年,遼甯幹休所一91歲老太被記者争相采訪,最終解開身份之謎

事了拂塵去,深藏功與名

”這句

李白

的詩句我們可能都聽過,這句詩的背後隐藏着一個個淡泊名利的故事。

古往今來,很多人在付出了犧牲、做出了貢獻後,自己就默默地退居幕後,掩蓋自己曾經的功勞,做一個普通人。

1995年初,在遼甯省沈陽市一個幹部休養所,也有一個普通人。有很多的記者來到了這裡,争相采訪一位已年過九旬的老太太。

為什麼記者們會聚集在一塊采訪一個老太太呢?原來,這位老太太曾經是一位地下黨,而且對抗戰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具體做什麼卻不得而知,這對新聞工作者來說當然是好話題。

小院原本很清靜,如今一下來了這麼多記者,讓一些在這休息的老人就很不适應了。記者們找的那位老太太脾氣古怪,她不怎麼和這裡其他的老人說話,更不喜歡記者們采訪她。

最終在一位年輕記者誠懇地勸說下,她才同意接受采訪,并且單獨采訪,不需要那麼多人。

在那位記者的詢問下,這位老人才慢慢講出了自己的故事。

朱德

曾這樣贊揚過這位老人:

她是我們共産黨的功臣,是我黨的一名“軍火大盜”!

而這位老人,就是

高崇德

1995年,遼甯幹休所一91歲老太被記者争相采訪,最終解開身份之謎

高崇德,1904年生人,父親早年病逝,她從小就吃了很多的苦,童年生活也并不容易。這樣的生活讓她的性格很倔強,有種不服輸、不怕吃苦的精神,很憧憬史書中那樣行俠仗義的行為。

在她二十多歲時,認識了一個叫

呂正操

的東北軍團長。在他的身上,高崇德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模樣,正是那種為國為民的豪俠之風。

不久以後,他們結婚了。高崇德喜歡槍,在丈夫的訓練場,她也喜歡去練一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她的槍法日益精湛。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奉行

蔣介石

不抵抗政策。而呂正操卻不願意如此,他帶着自己的部隊到熱河去打日軍。日本人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占領東北以至整個中國,在抗日救亡的呼聲下,高崇德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

一開始,她隻是跟學生一樣,在城中貼抗日智語,撒一些傳單,她還到處演講,呼籲大家行動起來,認清日本人侵略中國的野心。

1995年,遼甯幹休所一91歲老太被記者争相采訪,最終解開身份之謎

在宣傳抗日的期間,她認識了一位姓王的共産黨員,她逐漸了解了我黨的抗日方針和路線。

1933年3月,熱河也淪陷了。198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全面抗戰正式拉響,呂正操率領部隊前往河北南部打擊日寇,高崇德負責帶領部隊家屬撤退。

此時,之前那位姓王的共産黨員找上了門,請她想辦法在河南新鄉一帶建立一個留守處,專門用來收容東北軍的傷兵、散兵等,目的是為了培養抗日武裝。高崇德毅然決然地接下了任務,并且在河南各處收容了300名左右的原東北軍戰士。

1937年,在那位王姓共産黨員的引薦下,高崇德與我黨人士

林伯渠

結識。她以為自己有機會上戰場殺敵,但林伯渠交給了她另一項重大任務:

幫八路軍偷運軍火彈藥

這就讓人有些奇怪了,偷運軍火這麼隐秘的事,怎麼會交給她呢?這是因為首先高崇德在以前呂正操部隊主要負責的就是後勤,完全有機會接觸軍火;其次,這時,呂正操已經秘密加入了我黨,而高崇德對我黨也很了解,向往加入我黨;最後,她曾經就幫過呂正操運軍火,有運輸的經驗。

林伯渠選擇高崇德是有過考察和深思熟慮的,最終才确定下來。從國民黨軍火庫中偷運軍火,這并不容易,要是被發現就非常危險。

1995年,遼甯幹休所一91歲老太被記者争相采訪,最終解開身份之謎

高崇德經曆了這麼多事,她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東北軍、國民黨軍隊都沒有真心和決心抗日,要不然九一八也不會拱手讓出自己的家鄉。共産黨是真心實意抗日也是認真在做的,既然是為了抗日,自己幫着運軍火就沒有錯。

她想明白了之後,接受了這個任務。林伯渠一再跟她講述這項工作要注意的地方,如何避免危險。此後,林伯渠就直接和她聯系,很少人知道,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少人知道她。

因為她在東北軍中名聲比較響亮,槍又打得好,與其他軍官的關系也不錯,後勤本來就是她的工作,以前還運過軍火,更沒人懷疑她。而且高崇德也很謹慎,每次都控制好軍火的數量,從沒有被看守發現過。

1938年的一天,國民黨軍隊在清點軍火庫物資數量時發現不對,這才警覺軍火庫早已被盜。

這件事被不斷上報,國民黨派出專人前往調查,經過核實,發現被盜竊的軍火數量很大,不是簡單的軍火失竊案。在國民黨曆史上,沒有發現過如此龐大的軍火失竊。

1995年,遼甯幹休所一91歲老太被記者争相采訪,最終解開身份之謎

這一結果把國民黨給震驚了,高度重視,聲稱一定要抓住兇手。可是,他們發現根本找不到線索,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海綿上。最後,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成了一樁懸案。

高崇德偷運出的大量軍火物資,解決了我軍前線軍火不足的狀況,為我軍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是因為在她的幫助下,我軍的物資有了大的改善,幫助我們接連打勝仗。

日本軍隊對八路軍的彈藥數量感到震驚,交戰時,八路軍的子彈好像“

永遠也打不完

”,就連國民黨軍都懷疑,八路軍有秘密的“

軍火制造處

”。

1995年,遼甯幹休所一91歲老太被記者争相采訪,最終解開身份之謎

軍火庫不斷被盜,國民黨不可能視若無睹,派出特務秘密調查,最終查到了高崇德頭上,她暴露了。

可是高崇德是國民黨進階軍官的妻子,這個身份讓這些特務們有所忌憚,她又在軍營中,他們不敢直接就下殺手,就躲在暗處等待機會。

一天晚上,國民黨一個團包圍了高崇德的駐地,幸虧在團裡人的保護下,才逃了出來,不過她也身受重傷。

為了保護高崇德,黨組織通過各種資訊找到逃亡中的高崇德,将她僞裝躲過國民黨追捕,安全送往延安。

高崇德到延安不久後,之前受的槍傷複發,于是在八路軍醫院進行了手術。手術開始前,朱德曾專門交代醫院:

一定要将她醫治好,她是我黨的功臣,是我黨的一名“軍火大盜”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不久後解放戰争打響,高崇德跟随解放軍回到了當初被國民黨抛棄的東北,參與了遼沈戰役,開始了一步步收複東北。

1995年,遼甯幹休所一91歲老太被記者争相采訪,最終解開身份之謎

1950年,高崇德槍傷複發,被送到醫院療養。痊愈後,高崇德沒有再參加工作,組織安排她在遼甯省委幹休所居住,享受正廳級待遇。

事了拂塵去,深藏功與名。高老的事是因為一次閑聊,才被公衆所知道。而在隐秘戰線上,還有多少像高老這樣的傳奇英雄。他們的名字或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但他們的功績卻永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