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年,林伯渠之子想赴蘇留學,遭大量反對,賀龍:要去就去哈軍工1、林伯渠兒子林用三的學業2、林用三出國留學遭到了大量反對,賀龍說:要去就去哈軍工!3、最後的決定

作者:藍風破曉
60年,林伯渠之子想赴蘇留學,遭大量反對,賀龍:要去就去哈軍工1、林伯渠兒子林用三的學業2、林用三出國留學遭到了大量反對,賀龍說:要去就去哈軍工!3、最後的決定

北戴河

1960年的夏天,又到了一個畢業季,同學們紛紛謀劃着自己的未來。

一個21歲的年輕小夥子躊躇滿志,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北戴河。

北戴河位于秦皇島,是著名的海邊景區,這裡有着碧波無涯的大海,也有着枝繁葉茂的森林;有着蜿蜒如帶的海灘,還有着水中升起的朝陽。

這裡是休閑度假的聖地。

小夥子姓林,叫林用三。

他是我國著名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林伯渠的兒子。

來到北戴河,林用三是來向一些伯伯、叔叔們來辭行的,因為他準備去蘇聯了。而那些中南海的叔叔伯伯們大都來了北戴河。

聽聞,林用三要去蘇聯,直接炸了鍋了!

林伯渠最好的朋友董必武和謝覺哉直接說道:“别去蘇聯了,國内那麼多好的大學,還選不中一個?”

情緒比較激烈,而且持反對态度的賀龍元帥直接說道:去什麼蘇聯,要去就去陳赓建立的哈軍工!

這麼多人當中,隻有康生表達了自己獨特的看法:“我看行,可以去!”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林用三為何執意要去蘇聯留學?那些叔叔伯伯們為何又要反對?

我們一一道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1、林伯渠兒子林用三的學業</h1>

60年,林伯渠之子想赴蘇留學,遭大量反對,賀龍:要去就去哈軍工1、林伯渠兒子林用三的學業2、林用三出國留學遭到了大量反對,賀龍說:要去就去哈軍工!3、最後的決定

林伯渠

林伯渠,著名的無産階級革命家,生于1886年,和董必武、朱德都是同年。

在幾十年血雨腥風的革命生涯中,林伯渠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不動搖,不氣餒。

在延安時,他還曾是“陝甘甯邊區政府”的主席(陝甘甯邊區是1937年成立的,當時在名義上屬于國民政府直轄),是以,毛澤東曾經打趣地說道:林老可是我們的父母官啊!

在新中國建立後,于1949年的10月1日,林伯渠還主持了開國大典。可見,毛澤東等人對林老的重視。

60年,林伯渠之子想赴蘇留學,遭大量反對,賀龍:要去就去哈軍工1、林伯渠兒子林用三的學業2、林用三出國留學遭到了大量反對,賀龍說:要去就去哈軍工!3、最後的決定

前排左一為林伯渠

林伯渠有過五段婚姻,第四任妻子李俊在1939年生下了林伯渠的次子林用三。

林用三長期生活在父親身邊。

1959年夏,林用三高中畢業了,林伯渠關心起了孩子的前途,問道:“你報考了哪一所大學?”林用三高興地回答了父親:“第一志願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留蘇預備班,第二志願是北京航空學院。”

如果是一個一般的父親,應該非常滿意孩子的答案,這孩子還是很有抱負啊!

但是,林用三失望了,父親對自己“想留學蘇聯”沒有任何的欣喜,同時,對“北京航空學院”也不甚感興趣。

老爺子不滿意這個小兒子的志願,義正詞嚴地說道:“你為什麼沒有大志氣?為什麼不敢報中國科技大學?”

通過這話,可以看出林伯渠老爺子的想法,他中意的是“中國科技大學”。

在林伯渠看來,中國科技大學是當時國内最好的大學,而且,國家未來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

從某種角度來看,曆經無數事件的林老爺子說得沒錯。但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林伯渠雖然不滿意兒子的志願,但是,還是給了小兒子以尊重。

1959年的秋天,林用三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錄取了,錄取的還有很多的優秀青年。

這些青年都知道,一年之後,他們将北上蘇聯,開始一段人生中最重要的學習旅程。

但是,意外突如其來,一年時間還沒學完呢,林老爺子在1960年5月29日永遠地走了,享年74歲。

父親去世了,林用三在悲痛之餘擦幹了眼淚,全力拼搏在學習上。

他和同學們一起苦學俄語,通過書籍了解蘇聯的文化和風土人情,他們一個個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2、林用三出國留學遭到了大量反對,賀龍說:要去就去哈軍工!</h1>

60年,林伯渠之子想赴蘇留學,遭大量反對,賀龍:要去就去哈軍工1、林伯渠兒子林用三的學業2、林用三出國留學遭到了大量反對,賀龍說:要去就去哈軍工!3、最後的決定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林用三和留蘇預備班的同學們學了一年的俄語,在1960年的夏天,又辦好了前往蘇聯的護照。

就在那個夏天,因為林用三有出色的組織能力,成績又非常的突出,被選為帶隊出國的副大隊長。

想想保爾柯察金,想想莫斯科紅場,想想圓頂的東正大教堂,想想奔流不息的伏爾加河,林用三和同學們都激動得不行。

他們隻嫌時間走得太慢,慢得就像頭年邁的老驢。

将出國前的各種準備事宜一一完成,接下來,就剩下給親朋好友們道個别,然後就可以開赴蘇聯了。

林用三跑得比較遠,到北戴河來道别了。

那些看着他長大的叔叔伯伯們,他一定要去看望,一定要去道聲别,下一次回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呢!

北戴河是美麗的,但林用三的心情并不美麗,那些叔叔伯伯們對他的蘇聯之行,大多數投了反對票,甚至,賀龍叔叔說道:“去蘇聯幹什麼?要去就去哈爾濱,去陳赓同志那個軍工學院!”

失望、灰心,受打擊!

林用三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了什麼?自己的這些長輩們,不是曾經以學習蘇聯為榮嗎?

那些師哥師姐們,留學第一選擇不都是蘇聯嗎?為何輪到他們了,卻遭到如此反對?

是啊,年輕人有着一肚子的委屈。可是,在學校裡讀書的學生又懂得什麼?

此時,中國和蘇聯的關系已經開始惡化,早已沒有了所謂的蜜月期(1954--1957年)。

老大哥蘇聯,動不動就要指手畫腳,一會說要和中國合作,在我國沿海建立長波電台,他們來控制電台;一會又要說一起建立艦隊,由他們來整體掌控;一會又表達不支援中國研制核武器。這些不合理的要求被中國一一否決了。

中國的否決,讓老大哥的面子沒了一次又一次。

1958年秋天,北京下令炮轟金門。

這不是真的要打,就是試探。可是赫魯曉夫火了。他曾向西方國家提出了“和平共處、和平共渡、和平競賽”的三和原則,可是中國炮轟金門時沒有通知他,這增加了擦槍走火的可能性,這是和他赫魯曉夫的原則違背了,怎麼會不火呢?

1959年10月,赫魯曉夫帶了團隊訪華。

在國慶後的交流中,赫魯曉夫對于中國的政策各種批評,最過分的是,對于印度的數次挑釁,赫魯曉夫等人竟然讓中國忍氣吞聲,不要和印度一般見識,要争取印度,不要推他們進入西方陣營。

可是,領土争端,從來都不是小事,如何能忍氣吞聲?

赫魯曉夫的言論,遭到了嚴重的反擊,都是重要的問題,怎麼能妥協?

這赫魯曉夫是“站着說話腰不疼”!

60年,林伯渠之子想赴蘇留學,遭大量反對,賀龍:要去就去哈軍工1、林伯渠兒子林用三的學業2、林用三出國留學遭到了大量反對,賀龍說:要去就去哈軍工!3、最後的決定

老大哥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讓年輕的中國有了巨大的壓力。

不想反對老大哥,可有些事情實在無法苟同。

中蘇關系向深谷邁去,一步一步地在繼續......

1960年的7月25日,蘇聯通知中國,從7月28日起,援助中國的蘇聯專家将全部撤回去。

這說明,中蘇關系已經走到了危險邊緣。

可以這樣說,當林用三等年輕人,想要到蘇聯留學的這個緊要關頭,中蘇關系實際已經惡化,也許,民間還不是很知情,但是,中南海的那一幫人,哪個不知情?

中蘇關系已經惡化,前方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這些年輕人還想要去蘇聯留學,這一定會遭到叔叔伯伯們的阻攔的。

可是,對于這一背景,叔叔伯伯們誰也沒有給林用三他們說,畢竟,有些還是機密。

林用三在失望的情緒中回了北京,他将何去何從?是留在國内,還是繼續堅持留學蘇聯?

這是個問題,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9">3、最後的決定</h1>

有些時候,一些事情由不得你做選擇,在大趨勢面前,個人的力量顯得太過單薄了。

60年,林伯渠之子想赴蘇留學,遭大量反對,賀龍:要去就去哈軍工1、林伯渠兒子林用三的學業2、林用三出國留學遭到了大量反對,賀龍說:要去就去哈軍工!3、最後的決定

60年代的北京

林用三回北京後沒兩天,上級來了通知:林用三這一批學生,都不能去蘇聯,哪怕辦好了護照,也不能去。去了也沒用,因為,人家蘇聯根本不接收理工科的中國留學生了。

直到這一刻,林用三等人才知道,原來,那個老大哥蘇聯已經和中國不睦,雙方關系已經急劇惡化了。

此時,林用三才了解了那些叔叔伯伯們。

希望破滅了,心理會受打擊的,除了親朋好友的勸慰,就是自我的心理療傷了。整整一個多月時間,林用三等一幫同學調整着自己的心态,直到沒有了“出國不成”造成的陰霾。

此時,有兩個選擇。

一是直接上班。

林用三可以到總參上班。這如果是一般人,一定是求之不得,但林用三卻在反思這事,自己靠什麼為總參和軍隊做貢獻?

第二個選擇,就是找一個大學,選擇一個合适的專業繼續上學。

同學謝飄說道:“不如這樣,我們還是學習軍事工程吧,将來去攻克國防尖端技術。”林用三想了想,點了點頭。

因為幾個同學都是優秀的大學生,底子都不錯,本來是在北京二外的留蘇預科班,是以,找到他們的陳赓叔叔一說,陳赓當即拍闆:“哪裡都不要去了,就在我這裡學習!”

就這樣,林用三真的成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一名大學生。

60年,林伯渠之子想赴蘇留學,遭大量反對,賀龍:要去就去哈軍工1、林伯渠兒子林用三的學業2、林用三出國留學遭到了大量反對,賀龍說:要去就去哈軍工!3、最後的決定

前排左一為林用三

後來的歲月裡,曆經種種波折,林用三在畢業後,先後擔任了第七機械工業部一院技術員、天津津華無線電廠技術員。

再後來,林用三曆任中國儀器儀表總局副處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儀表局副總工程師,中國殘障人士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第七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曾經的年輕人終究成了建設國家的棟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