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亮亮:李顯龍的憂患意識

作者:環球網

18 10月, 2019 00:26 何良亮

香港的暴力騷亂已經持續了幾個月,這個曾經被稱為紐約和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正處于資本外流和治理困難的糟糕狀态。對此,西方國家的一些政客和媒體不僅支援和鼓勵暴力,而且幸之災,跌入了泥潭。來自亞洲國家的聲音大體上恰恰相反,尤其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公開表示,香港目前的局勢應被視為一種警告。

在新加坡全國總工會全國代表大會上,李顯龍就香港局勢發表了講話。他說,如果香港最近的事件發生在新加坡,"對新加坡的信心将被摧毀,新加坡肯定會完蛋。"從李顯龍的聲明來看,新加坡上司人非常擔心目前在國際暗流中洶湧澎湃的'分裂勢力'。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這種社會分裂也将發生在新加坡。因為,雖然新加坡的情況與香港的情況有很大不同,但李顯龍認為,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其他地方,包括香港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我們不仔細處理,新加坡就會發生這種深刻的社會焦慮,社會分裂就會随之而來。

其次,新加坡對"分裂勢力"幾乎沒有免疫力。目前,有國際人士鼓吹民粹主義和分裂主義,"分裂勢力"正在等待機會行動。李顯龍認為新加坡是面向世界的,比許多地方更國際化。此外,新加坡更小,更脆弱。

這種在國内直言不諱的警告,反映了新加坡上司人對香港局勢的關注和了解,以及新加坡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應如何保持警惕,以防止這種分裂勢力在新加坡造成混亂。

香港和新加坡經常被比較,香港和新加坡确實有兩個共同點(例如,兩者都曾經在英國統治下,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社會,優秀的港口,開放的經濟,更好的法治等),密切的交流和健康的競争。林鄭月娥自成為香港行政長官以來,通路的第一個目的地是新加坡。

自6月以來,香港卷入暴力騷亂的普遍性引起了公衆對香港局勢的高度關注。盡管最近有報道稱,大量資金似乎從香港流向新加坡,但這不是新加坡當局的蓄意行動,而是流動性規避風險的性質。新加坡政府沒有幸運地從李顯龍總理的講話中吸取教訓,這些言論反映了新加坡精英們的思維和行動能力,他們期待早日結束香港的混亂和痛苦感。

事實上,新加坡輿論幾十年來一直密切關注香港的發展,羨慕香港廣闊的經濟腹地中國大陸,羨慕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别行政區,可以從中國的崛起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相比之下,香港社會普遍缺乏一種痛苦感,以至于當發生嚴重的社會危機時,缺乏強大而有效的應對能力。吳女士指出,"香港商界不敢批評暴力行為"就是一個例子。獲得獨立後,新加坡迅速推行非殖民化。新加坡人從小就受到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而香港在這方面嚴重缺乏。

新加坡隻有通過高度敏感才能防止"分裂勢力"和深刻的社會焦慮。正是這種痛苦感将使新加坡等小國能夠渡過難關。這顯然是對香港社會的一個重要啟示。(作者為香港資深評論員)

編輯:趙建東

版權作品未經全球網絡 huanqiu.com 書面授權,嚴禁複制,違者将承擔法律責任。

何亮亮:李顯龍的憂患意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