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城比亞迪“窩裡鬥” 知情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長城比亞迪“窩裡鬥” 知情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極派Daily(ID:rancaijingapp)原創

作者 |  惠鵬權

編輯 |  饒霞飛

5月25日是比亞迪宋Pro DM-i冠軍版上市的時間,本來這場釋出會是視訊錄播,會減少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但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當天上午10:40在其多個官方平台釋出了一份《聲明》,還是讓比亞迪緊張起來了。

長城比亞迪“窩裡鬥” 知情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圖/長城釋出的“聲明”

來源/長城官方平台 極派Daily截圖

據《聲明》内容,早在4月11日,長城就向生态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資訊化部遞交了“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标的問題”的舉報材料,目前正在等待相關部門立案及處理進展。

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比亞迪在其官方平台做了回應。比亞迪認為長城檢測報告無效,不能以此作為排放不達标的依據。另外,比亞迪在插混技術上有二十多年的積累和技術疊代,不像有些同行想得那麼簡單,“并保留法務訴訟的權力(利)”。

兩大汽車巨頭的針鋒相對引起了衆多網友圍觀議論。

有網友認為,長城作為專業的主機廠,買了比亞迪的測試車輛就得出“涉嫌排放不達标”的結論,看來比亞迪的車可以入手。

也有網友認為,長城充當了“行業吹哨人”,而比亞迪對于長城“聲明”的回應“顧左右而言他”,是心虛的表現,“産品肯定存在問題”。

極派Daily就長城和比亞迪的“争鬥”也咨詢了多位汽車行業業内人士。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認為,長城舉報比亞迪有些車型存在污染環境問題,有利于行業的技術更新,起到一個推動作用,“不過,長城采用這樣公開的方式,存在打擊競争對手的嫌疑,想要擷取一定的市場佔有率。”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則明确地告訴極派Daily,“長城選擇在宋Pro DM-i冠軍版上市前釋出一個月前的舉報資訊,顯然是籌謀已久,就是給哈弗枭龍造勢,挽回銷量而已。”

深圳心有道公司、新能源車改圈平台創始人張遠認為,現在大陸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是一個向好的态勢,長城跳出來沒有必要,對自身發展和比亞迪都有沒好處,“有些匪夷所思。”

而一位接近生态環境部的人士則向極派Daily表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需根據具體調查情況分析,不好從表象說事。

看來,長城舉報比亞迪一事将如何發展,還需要讓子彈再飛一會。

長城比亞迪“窩裡鬥” 知情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兩巨頭“反目”

顯然,目前長城和比亞迪的劍拔弩張充斥着網際網路,事實上,它們還有着一段甜蜜期,即比亞迪和長城互贈商标。

據紅星新聞報道,比亞迪在2016年1月送出“魏”商标注冊申請,在2021年決定将其轉讓給合作夥伴長城。同時,長城将注冊商标“登陸艦”轉讓給合作夥伴比亞迪。

在比亞迪看來,“魏”隻是王朝系列的一個待規劃車型;而對于長城來說,其豪華SUV品牌WEY從2016年誕生還沒有“中文名”,“魏”的到來無疑是雪中送炭。時任魏牌CEO的李瑞峰還回應稱,“天下車企一家親”。而比亞迪也得到了網友“有格局”的稱贊。

不到兩年時間,“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

再在微網誌上看到長城和比亞迪高管隔空對話就是,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的“吹滅别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别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言論。

事件的起因就是在5月25日比亞迪釋出宋Pro DM-i冠軍版的前4個多小時,長城突然發難,稱已向生态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資訊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PLUS DM-i(産品型号: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産品型号BYD6470ST6HEV2)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标的問題進行舉報。

對于極派Daily的求證及最新情況,長城方面僅表示“以聲明資訊為準,正在密切關立案及處理進展”。

長城比亞迪“窩裡鬥” 知情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圖/比亞迪回應“聲明”

來源/比亞迪官方平台 極派Daily截圖

比亞迪快速響應,也在其官方平台釋出“聲明”。

首先,比亞迪表明立場,“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争行為,并保留法務訴訟的權力(利)。”其次,長城的檢測不符合國标要求的送檢狀态,“不能以此作為依據”。最後,比亞迪表達了新能源事業發展至今的不易,以及希望大家多做有益于行業,有益于中國品牌的事情。

但長城的“聲明”在安徽合肥北瀚行負責人張力看來“做得不錯”。張力對極派Daily表示,“有錯就要被指正,這樣對消費者才有利,畢竟我們是沒辦法發現這些問題的。”

而在張遠等業内專家看來,長城此舉是一種“雙輸”,從長城和比亞迪均在5月25日午後股價跳水就可以看出,而長城更是一度跌超7%,遠高于比亞迪的2%。

長城比亞迪“窩裡鬥” 知情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長城承壓太多?

但正如上述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所言,長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轉身較慢,純電動汽車品牌歐拉“銷量一般”,而沙龍品牌則是遲遲沒有下文,且歐拉沙龍品牌總經理文飛近日也以“身體原因”從長城離職。

“如果插混車型再受擠壓,長城就難了。”該業内人士表示,“長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給枭龍造勢,挽回市場。”

張力對此觀點表示贊同。“其實長城也知道(舉報比亞迪)是什麼樣的結果,會發展到什麼樣的局面,它也更希望大家去探讨,是不是因為枭龍和宋是直接的對手,這樣不用花錢,就把自己的車型,曝光度給拉起來了,一舉多得。”張力如是說。

長城比亞迪“窩裡鬥” 知情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圖/哈弗枭龍

來源/長城官網 極派Daily截圖

5月15日,哈弗枭龍系列正式上市,售價區間13.98-17.98萬元,枭龍主打“長城全新混動架構Hi4技術”,即“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

5月25日,宋Pro DM-i冠軍版以線上的方式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價為13.58-15.98萬元,宋Pro DM-i冠軍版則有着一顆“冠軍的心”。在2022年,宋家族成為比亞迪拿下“全球新能源銷冠”的主力,且在進入到2023年,宋分别拿下了1月、2月和4月的單月銷量冠軍。

在第一電動網看來,宋Pro DM-i冠軍版入門車型的純電續航裡程為71公裡,價格為13.58萬元,而哈弗枭龍入門車型的NEDC工況下純電續航裡程為52公裡,且價格為13.98萬元。是以,在賬面資料上,宋Pro DM-i冠軍版略有競争優勢。

另外,在配置和動力系統上,哈弗枭龍也稍遜一籌。

比亞迪王傳福曾表示,在10-20萬元這個區間裡面,比亞迪有制空權、有定價權,但不想讓别人沒活路。有網友就表示,宋Pro DM-i冠軍版這樣的價格,已經讓一部分車企沒活路了。

據公開資訊,比亞迪4月銷量為20.94萬輛,同比增長約94.88%;今年1-4月累計銷量為77.66萬輛,同比增長約 96.61%。而長城4月銷量為5.38萬輛,同比下滑41.41%,環比下滑46.72%;今年1-4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為33.73萬輛,同比下滑21.67%。

對此,張翔就對極派Daily表示,以前長城的競争對手是大衆,豐田等,但是現在比亞迪變成了長城新的競争對手。

“發生(舉報)這樣的事,長城就要有效打擊競争對手,使它的競品車型銷量受阻,而讓長城受益。”張翔如是說。

長城比亞迪“窩裡鬥” 知情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誰會從中受益?

然而,長城的“如意算盤”能打響嗎?

至少在張翔看來,有一些消費者看到比亞迪“涉嫌整車蒸發排放污染物不達标”時,會認為比亞迪這兩款車不是環保車,進而産生觀望情緒。

“比亞迪最近一兩年發展太快了,畢竟很多細節的問題一下子跟不上,這也屬于正常的情況。但比亞迪一直以來在打擦邊球,用常壓油箱應對國家法規标準,因為其供應商是自己的,自給自足,成本低,利潤高。而長城已經切換到高壓油箱,成本比比亞迪高,新車銷量又在下滑,明顯吃虧了。”

對于長城的“掀桌子”事件,就有業内人士認為,從比亞迪“聲明”就可以看出它的“高高在上”。在他看來,長城是光明正大的“舉報”,而被比亞迪解讀為“不正當競争”和“别有用心的抹黑”。最讓他看不懂的是,在“聲明”的最後,比亞迪打起了“愛國牌”。比如,比亞迪寫道,“新能源事業發展至今,相當不易;中國品牌成長至今,也相當不易;希望大家多做有益于行業,有益于中國品牌的事情。”

“不可否認的是,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這并不是其否定自身缺點的理由,甚至不能接受同行、媒體和消費者的監督。”該業内人士如是說。

而在“舉報”這件事上,長城顯然也受到了一些沖擊。

一位在2021年成為哈弗H6的車主就對極派Daily表示,“長城的行為有些不進階,還是應該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産品和售後服務上。”

對長城“粉轉路”的網友不在少數。微網誌ID為“野晃蕩”就認為,這下買比亞迪徹底放心了,長城找了這麼久,最後發現比亞迪的确沒有什麼品質問題。

也有網友認為,成功離不開高人指點、貴人相助、小人作梗、個人奮鬥。努力提高自身實力,才會有可以競争、可以生存的能力。公平競争、協作發展,否則隻會自毀長城。

長城比亞迪“窩裡鬥” 知情人: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圖/坦克300

來源/極派Daily拍攝

張遠也對極派Daily表示,他最近關注長城比較多,發現長城在越野賽道上,坦克300這款車是近兩年轉型最成功的,“而在新能源汽車這一賽道,長城并沒有什麼建樹,也比較薄弱。”

張遠同時也認為,大陸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向上的發展态勢,尤其是近期的新能源汽車下鄉受到從上而下的追捧,“顯然這會讓國内的所有新能源汽車品牌都獲利。”

而在談到大陸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時,張力向極派Daily表示,乾坤未定,各家也都在努力,“希望他們能競争得更激烈一些,這樣成長得會更快,我們消費者也會更受益。”

張力最後也從二手車的角度表示,新能源車企釋出更好的産品,消費者換車的頻率才會更高,對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也是有利的。“是以,新能源的江湖‘亂’起來,多方受益。”

事實上,長城和比亞迪的這場“硬仗”不會很快過去,可能還會波及更廣。極派Daily也将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

《比亞迪将商标“魏”轉讓給了長城汽車,網友:這就是格局》,來源:紅星新聞;

《宋Pro DM-i冠軍版上市 哈弗枭龍:我壓力很大!》,來源:第一電動網。

*題圖來源于哈弗SUV官方網站。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