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分析新手沒有完整的項目經驗?别擔心,一文幫你打開思路

作者:資料分析不是個事兒

今天聊一下項目經驗, 不廢話, 先來說一個段子:

有一個中國的高中生去美國旅遊,很不幸在美國遭遇了車禍。

他躺在路邊,一會兒一個警察過來,問他說“How are you?”

這位高中生很自然地就回答了“I'm fine, thank you.”

于是這個警察以為他沒事兒就走了。

不一會兒,這個高中生就因傷勢過重挂掉了。

這個段子原本是用來諷刺應試教育的,你會英語,不代表你能用英語交流。這個道理放在職場當中也同樣适用

你會做某件事兒,不代表你能做。

資料分析新手沒有完整的項目經驗?别擔心,一文幫你打開思路

要想證明你能做,最好的證明方法就是你做過,這就是項目經驗的重要性。

什麼是項目經驗

思考一下,你覺得以下哪些是項目經驗?

  • 每天負責資料日報的制作和發送。
  • 為營運活動提供資料支援,完成臨時取數任務8個。
  • 工作之餘結合自己的興趣開展了使用者的分析,半年後發現A類群體有高轉化潛力,輸出了一份分析報告并成功落地。
  • 睡前玩王者榮耀,準備打到星耀就睡覺,5把之後成功晉級。

答案待會再揭曉,先說說項目是什麼:

項目是指在一定限制條件(限定時間,資源等)下,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務。

注意幾個關鍵點

  • 明确目标
  • 限制條件
  • 一次性任務

不是所有“你做過”的事都能稱之為項目。

和項目相對應的,是日常工作。項目是獨一無二的任務,日常工作是連續不斷周而複始的活動。

為了更好地了解項目和日常工作的關系,用一張表來說明。

比較 項目 日常工作
目的 特殊的 正常的
時間 有限的 相對無限的
管理方法 風險性 确定性
持續性 一次性 重複性
特性 獨特性 普遍性
考核名額 以目标為導向 效率和有效性
資源需求 多變性 穩定性

你做過“項目”和你做過“日常工作”價值是不同的。

日常工作的特點是确定性和重複性,目的是確定公司正常運作,是以它的動作是标準化的,難度比較小。找一個人教育訓練幾天,馬上就能夠上崗。

項目是面對特定目标開展的,一般來說都是新問題,要比日常營運更複雜,難度較大。同時項目能創造出新的可能性,對公司的業務發展來說價值更大。

是以要能識别工作中有哪些是項目,要把時間更多地放在項目上,而不是日常工作上。

了解了項目的定義,回頭看剛才的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資料日報,這種日報一般來說名額和次元都是确定的,隻不過需要每天手動更新。這個工作是确定性、重複性的,是以屬于日常工作。

第二個臨時取數,雖然每個取數都不是重複性的,但是工作的内容是确定性的,也不涉及複雜的資源需求,是以也是日常工作。

第三個研究分析,已經很像項目了,但是依然不是項目。因為這個研究沒有确定的時間限制,而且隻是因為興趣愛好想要研究一番,沒有具體的分析目的,是以這個案例不屬于工作,也就是既不算日常工作也不算項目,算是一個研究課題。

最後一個案例打王者榮耀,看起來是玩遊戲,但這個案例确實是個項目。這個項目有明确的目的“打到星耀”,有時間限定“睡覺前”,項目的實施也不是确定性的,并且最終還完成了項目目标,這就是一個項目。

資料分析新手沒有完整的項目經驗?别擔心,一文幫你打開思路

是以項目并一定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生活中存在各種項目。

如何擁有項目經驗

我們平時做的工作,往往都是一些很細碎的取數、報表建設、資料日報等等。真正能稱之為項目的非常少。是以在寫履歷的時候,想了半天寫來寫去都是工作經驗,而不是項目經驗。

資料分析新手沒有完整的項目經驗?别擔心,一文幫你打開思路

那麼項目經驗從哪裡來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兩個方法。

1.把日常工作變成項目

其實隻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就能把日常工作變成項目。

因為日常工作往往是某個項目的子項目,多問幾個為什麼可以找到子項目的意義,然後把日常工作改造成某個項目的一部分:

改造前:負責每天發送業務經營日報。

改造後:xx年x月,為支援“vip會員買一年送一年促銷活動”,我負責優化了現有日報形式,增加xx次元,xx名額,進而及時發現a管道品質較高,并擴大投放,最後給活動帶來了20%的銷售增量。

2.把日常小項目做成大項目

上面的案例中,日報的改造優化是一個項目,但這個項目很小,展現不出太多的價值。

那如何找到這個項目更大的價值呢?解決方案是把這個項目做成大項目。

比如:

  • 建構通用的營運活動資料分析體系,之後所有的活動都可以快速複用。
  • 建構通用的資料底層,建立通用的營銷活動報表,省去每次報表重建的工作。
  • 對産品營運進行教育訓練,提升團隊資料分析能力。

這些項目都是在原有的日報基礎上發散出來的,是日報工作的更新版。資料分析新人往往拿不到大項目,就可以通過這些日常工作,自己做成大項目。

怎麼寫項目經驗

最後說下在履歷中怎麼寫項目經驗。

履歷中的項目經驗至少要保留這麼幾條内容:

1)項目名稱

說清楚這是個什麼項目。

2)項目時間

寫xx年x月還不夠,盡量寫清楚時間區間,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3)項目描述

用簡短的語言來介紹項目,不要有太多的技術詞彙,盡量講明白業務背景,項目能解決什麼業務問題。比如“重構資料底層”、“提升了多少效率”這類說法還是技術的視角。要說清為什麼業務現在需要提高資料擷取效率,提高後能給業務帶來什麼。

舉個例子:某創新業務引流效果較好,但是沒有提升粘性的手段。業務團隊決定通過開展營運實驗找出有效的營運動作。而目前資料底層隻能支援每月3-4次實驗,大大影響業務效率。為完成業務每月10次營運實驗的目标,開展了資料底層重構的項目。

4)求職者的角色

這是求職者應該向HR重點介紹的内容,要說明自己的身份、職責,突出自己工作中的難點、重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身份有這麼幾種:

  1. 主持:主持一個項目代表着這是一個多人項目的項目負責人。
  2. 獨立承擔:這是一個單人項目的項目負責人。
  3. 參與:多人項目中的其中一部分。

5)業績成果

最終項目的完成情況,是否完成目标。這部分要注重項目成果的展現,也可以突出技能相關的關鍵詞。比如用了最新的技術方法。

把以上内容組合起來,項目經驗就和完形填空一樣簡單了。

營運資料底層模型優化項目:xx年x月至xx年x月,為支援業務快速疊代的需求,我獨立承擔了營運活動資料底層重構項目,最終将活動資料擷取效率提升了100%,完成了每月10次活動實驗的目标。

其他補充

再說一些常見的誤解。

誤區1 項目越難越好

複雜不是判斷項目好壞的标準,完成目标才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簡單方法能解決問題,就不要搞的花裡胡哨的。這一點的重災區是機器學習模型,畢業生因為沒有實戰項目經驗,喜歡把網上的項目用各種高難度模型做一遍,其實這未必能加分。

如果項目使用的方法确實難度比較低,面試官确實可能會直接說感覺不到這個項目的難點。有些項目的難點不展現在技術上,而是出現在跨團隊溝通、時間緊、資源少等方面。

你可以強調目前的選擇是基于當時的資源限制,這個選擇很好地完成了目标。

資料分析新手沒有完整的項目經驗?别擔心,一文幫你打開思路

誤區2 項目越多越好

項目宜精不宜多,着重介紹一兩個項目即可,最多不超過3個。

要想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三個項目足夠了,多了反而會顯得沒有重點。

如果多個項目是類似的,那顯得你歸納能力不足。如果多個項目都是不同方向的,那麼顯得你工作經驗比較雜,可能不深入。

是以還不如少一點。

如果你覺得自己确實有很多優秀的項目可以寫,怎麼辦?

我們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是很少的,如果很多說明你的光都不太高,矮子裡面看個個都是高個兒。

誤區3 獨立承擔項目更牛

獨立承擔項目未必比參與項目更牛。獨立承擔項目能說明你個人工作能力沒問題,但這類項目的溝通工作較少,項目複雜度一般也不會太高。

而參與一個大項目,雖然你做的可能隻是其中一個部分,難度上并不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參與多輪溝通,同時了解大項目的運作模式,這些經驗反而可能更加有用。

總結

項目是提升履歷成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算你日常工作隻是取取數做做報表,隻要你用心思考,也能找到好的項目。

轉載自公衆号 Lovedat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