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2023年5月24日刊|總第3245期

上周,根據民生新聞節目《1818黃金眼》改編的現實輕喜短劇《1818編輯部》宣布開機,官微當天發起了一個小投票:你最期待看到誰的新聞改編?

新聞熱點改編為劇,是近些年話題劇的正常操作。熱搜作為人們參與社會議題的重要途徑,已經滲透到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也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文娛産品的創作。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話題劇從内容、形式乃至人設都參照它,短視訊裡有成千上萬的創作者每天講述同一個故事,日更八千字的網文可能有5000字都是改編的當日新聞……文娛市場似乎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質化階段。

當這些産品擠在一起時,觀衆就會陷入到逃無可逃的境地,進而喚起一種身體性的拒絕和反感。

當然,這隻是一種個體體驗,但未必不是一個普遍觀感。就劇集而言,當我們讨論爆款劇、品質劇時,很少再提及話題劇,它們往往與項目書中樂觀的想象不同,播出後難以達到萬衆讨論的盛況,悄無聲息地完結仿佛才是宿命。

最直接的一個問題是,它們沒有新鮮度。一個熱點事件從産生到結束,要通過不同媒介在人們眼球中走過數不清的次數,等輪到劇集時,觀衆早已身心俱疲。

近期的幾場大會,從行業大佬到創作者都在各個場合不厭其煩地強調創新,盡管這是最不創新的一個話題,但從今年以來的爆款劇和品質劇來看,新鮮度已經成為好劇的第一名額。實際上,國外著名的爛番茄網站就是以新鮮度(Fresh)為名額評定作品優劣的。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今天的“影視七日斷想”,就試圖從新鮮度這一角度,說說劇集的蛻變。

導演的藝術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電視劇是編劇的藝術”,這句流傳甚廣的話隐含着對電視劇好導演的定位:手快、活兒好、會管理。

但現在,它并不完全正确。或許制片公司仍然會從成本控制等層面挑選導演,可在忠實觀衆心裡,已對各導演的長處和短闆如數家珍:這個導演景拍得美,那個導演大場面拍得好……導演的重要性愈來愈在觀衆的回報中得到展現。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近年來豆瓣最高分劇《漫長的季節》不是一個傳統的劇集作品,而是融入了導演辛爽大量的個人化表達。從流暢又有藝術感的鏡頭語言,到标志性的兒歌;從大量的“彪學”梗,到耐人尋味的背景音樂;從原劇本的《凜冬之刃》到不走尋常路的《漫長的季節》,辛爽為這部劇打上了鮮明的印記。

《漫長的季節》的反慣例操作,說明傳統劇集的制作流程出現了變化。而觀衆愈演愈烈的“盤劇”則意味着人們已經不滿足劇集僅僅作為一種快消品式的客廳文化,而是對它們寄予了更大的價值和思想寄托。

從這個層面來說,蛻變後的劇集既不像網劇,也不像傳統的電視劇。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而這一蛻變,是由創作者和觀衆合力完成的,觀衆所熱衷的“盤劇”固然有可能給劇帶來輿情風險,也會在整體上形成倒逼創作者注重細節和有效表達的推力。

沉浸的藝術

今年好劇頻出的現象證明,劇集不需要迎合閱聽人經短視訊改造後的觀劇習慣。

這裡說的觀劇習慣,就是把電視劇當廣播劇聽,把短視訊追劇看成一種追劇行為。

還是以《漫長的季節》為例,看劇的觀衆總會有幾個印象深刻的鏡頭。比如,王陽認識沈墨後,在家洗澡時背景音是沈墨彈奏的鋼琴曲,曲調歡快,畫風明亮,一個男孩對一個女孩無法抑制的喜歡躍然于屏。但當他低頭再擡起來,色調徒然轉冷,鋼琴曲轉向悲傷,再看洗漱鏡裡的王陽,已是一張悲傷恐懼的臉。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再比如,第二集專門有一場戲,拍的是王響往牆上挂廠長去醫院慰問他的照片,這段戲完整呈現了一個中年男人的志得意滿和一個勞工的驕傲。看似閑筆,其實在第十二集中得到了呼應:

王響親手摘下了那幅照片,換上了兒子的遺像。兩場戲他對妻子說的話一模一樣,“正道不正道?”但心境、語氣和狀态已然大不相同,一個父親的精神世界在那一刻轟然倒塌。

這種沉浸式追劇的快感,是切片追劇和聽廣播劇追劇所不能體會的。我們常說,作品的魅力往往在于故事的過程,而非結果,劇集應該以别具一格的視聽語言、伏筆千裡的故事為武器,對抗短視訊和其他文娛産品的競争,同時捍衛領地。

就像辛爽在采訪中說的,不要低估觀衆,低估是一種創作者的傲慢;也不要怕觀衆曲解作品,被曲解是所有作品的命運,這種曲解反而可能會産生一種新的美感。

思考的藝術

沉浸式觀劇往往帶來有效思考,而長視訊的一個重要價值便在于思想性,它能讓觀衆開啟思考,産生共情,甚至影響到人的價值觀。

《漫長的季節》中一句簡單的“向前看,别回頭”讓人感觸良多,引發對人生和時代變遷的思考。小人物的一聲歎息,也可以很有力量。

馮小剛執導的第二部網劇《回響》,是我個人心中今年以來最被低估的一部作品。很多人沖懸疑線而來,失望而歸,但如果單論情感線,它就是近幾年難得的佳作。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劉恒老師說,人類的戰争持續時間最持久的,而且無處不在的,是男人和女人的戰争。這個戰争始終在醞釀、在爆發、在延續、在變換花樣。但是雌雄大戰是愛的源泉,也是恨的源泉。

這句話在《回響》中得到了深切展現。探讨兩性情感話題的劇目一大筐,但像《回響》這麼冷靜、這麼現實、不預設立場、充滿哲學思辨、金句頻出的作品并不多見。它跳出了熱點讨論中極易出現的非此即彼和非黑即白,用冷峻而理性的筆觸描寫了兩性之間的情感真相。

當然,劇中人物一些書面式的對話是否妥帖确實值得商榷,但這些又是其文學性得以儲存的重要因素,這就又是另一個創作層面的課題了,在此不談,貼一段原著中評價電視劇的金句:

“這或許也是如今許多電視劇‘不好看’的原因:不該他講的話他講了,不該是他做的事他做了,這就根本不符合這個人。觀衆當然覺得不好看了。”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作者的藝術

談《回響》就繞不開馮小剛,繞不開他的反其道而行之。

重情感而輕懸疑,這是忤逆觀衆的“迷霧審美”;放棄懸疑劇中常見的色調搭配,創造性地使用牆縫中青苔的淺綠色作為主色調;放棄情節化的改編,保留原作的文學性……這些來自作者的“任性”,新鮮,有趣,且發人深省。

忤逆觀衆審美的除了他,還有張大磊和李樯。

張大磊執導的《平原上的摩西》在今年入圍了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劇集單元,成為該單元創立九年來首部入圍的華語作品。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這部劇的作者性展現在,氛圍懷舊、風格寫實、節奏舒緩、非職業演員……這些特點幾乎是他那部文藝片《八月》的延續,張大磊幾乎是在用電影的思維創作網劇,這引起了很多讨論,有人欣喜,有人則不能了解甚至是憤怒。

由李樯擔任編劇并監制的《外婆的新世界》将主角設定成了一個六十歲才進入青春期的“叛逆”外婆,借網劇之殼拍了十二部電影,拓寬了網劇的表現形式,拓延了主角的擇選範圍。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很多時候,野路子才是正路子,所謂的正路子其實是死路子。在國劇的發展過程中,總得有這樣一批創作者在我們超越我們想象的地方跳舞。

情緒的藝術

前幾天,《狂飙》正片有效播放量在“雲合資料”正式突破百億,成為繼《慶餘年》之後又一部進入百億俱樂部的作品。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狂飙》為什麼在今年為什麼這麼火?有一種觀點認為它滿足了人們的一種原始的情緒沖動,有人看到了一部底層群眾的突圍史,一個老實人的黑化之路;也有人看到的是正義雖遲但到的樸素真理;還有人體味到的是“大嫂”“蘭姐”的女性魅力。

當瘋狂的情緒逐漸褪去,很多人發現自己當不了高啟強,也成不了安欣,反倒更可能是那個被老默一把推下樓的民工老漢。總之它在不同階段,滿足了不同人群的情緒抒發。

情緒價值能決定一部劇集的命運。與《狂飙》同期播出的《三體》,故事是中國的,人物是中國的,拯救人類的方案是中國人提出的,“古筝行動”的實際指揮者也是中國人,但它卻主動放棄了這種“國族自豪感”的情緒創作,保留了原著中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考。

從《狂飙》到《漫長的季節》,爆款劇背後咋全是“野路子”?

在電影劇集都樂意消費一把“國族自豪感”的當口,這樣的選擇又何嘗不是開創了另外一股新風呢?

【文/許心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