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我們都知道有些鳥可以模仿人類的語言,比如鹦鹉。你知道世界上哪種鳥最會說話嗎?這篇文章給你帶來了十大最“健談”的鳥類。讓我們看一看吧。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1、非洲灰鹦鹉

非洲灰鹦鹉是一種大型鹦鹉。是典型的攀禽,說話能力強,天資聰穎,智商高,以擅長模仿人語聞名。在一些任務中它被證明有着4到6歲孩子的認知水準。非洲灰鹦鹉是已知的幾種可以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除了能夠模仿人類的語言,也發現這種鹦鹉在野外可以模仿其他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聲音。新的實驗表明,非洲灰鹦鹉可以學習數字序列,并可以将人類的聲音與人類的面孔聯系起來。最值得注意的是,艾琳·佩珀伯格博士與名為亞曆克斯的非洲灰鹦鹉合作表明了它能夠學習超過100個詞,還能區分對象,顔色,材質和形狀。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2、折衷鹦鹉

折衷鹦鹉,又稱紅脅綠鹦鹉。是中大型鹦鹉中較安靜的鹦鹉,食物主要是種子、漿果、水果、堅果、昆蟲及其幼蟲。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新幾内亞、澳洲等地區。折衷鹦鹉可以模仿人類的語言和周圍環境的其它吸引人的聲音。有些鹦鹉甚至可以學習和唱整首歌。在這種情況下,折衷鹦鹉甚至可以欺騙它們的主人。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3、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又名嬌鳳,性情活潑且易于馴養,在大陸是大衆最喜歡的寵物鳥之一。它們常是許多剛對鹦鹉有興趣的人買的第一隻鹦鹉,也是最常出現于鳥展的種類,虎皮鹦鹉也會說話,但需要師傅不斷地教,在教學過程中隻能一個接一個的教,否則太頑皮的虎皮鹦鹉就學不會。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4、黃頸亞馬遜鹦鹉

黃頸亞馬遜鹦鹉是一種典型的攀爬鳥,體長38厘米。這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語言學習大師。黃頸亞馬遜鹦鹉的前額和頭頂呈綠色,頸背和頸背下方有一條黃色條紋,喙呈深灰色,上颚底部逐漸變淺。黃頸亞馬遜鹦鹉具有模仿各種聲音的能力,而且模仿能力非常強。黃頸亞馬遜鹦鹉通常隻與一個人聯系在一起。是以,主人和寵物之間的互動是決定鹦鹉說話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5、紅領綠鹦鹉

紅領綠鹦鹉主要栖息于山腳下的疏林區、村莊、農田、鄉鎮園林等區域。它以植物果實和種子、谷物和其它灌木、漿果、花朵和花蜜為食。它廣泛分布于非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紅領綠鹦鹉是鹦鹉中最優秀的鳥類之一。它們可以學習200-250個單詞。紅領綠鹦鹉經常試圖在周圍環境中模仿人類的聲音。它們也可以通過聽音樂來學習單詞。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6、和尚鹦鹉

和尚鹦鹉又稱尚鹦哥、僧鹦鹉。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幹燥的開闊林地、棕榈林和農業種植區。食物包括各種草、樹和其它植物的種子、芽和花,以及水果和漿果,偶爾還有昆蟲。它分布在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和阿根廷。像其它會說話的鳥一樣,和尚鹦鹉需要适當地訓練來模仿人類的聲音。僧侶鹦鹉還能模仿周圍環境發出的其它聲音。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7、鹩哥

鹩哥是雀形目、椋鳥科的鳴禽。善鳴,叫聲響亮清晰,能模仿和發出多種有旋律的音調。全身大緻呈黑色,帶有紫藍色和銅綠色的金屬光澤。它的特點是橙色的羽毛和頭部的肉垂及肉裾,雌雄大緻相同。善于唱歌,大聲鳴叫,能模仿并發出各種旋律。鹩哥是東南亞最“健談”的鳥類之一。它們可以模仿人類說話,語調和音質幾乎相同。同時,它們還能發出各種口哨聲、哭喊聲和尖叫聲。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8、鳳頭鹦鹉

鳳頭鹦鹉和其它種類的鹦鹉有相同的特征。它們都有鈎狀的喙和對趾的腳。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幾個生物學特征,包括可伸縮的冠和彩色的羽毛。鳳頭鹦鹉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可以模仿各種各樣的聲音,但它們說話的能力完全取決于訓練的品質。世界上有不同種類的鳳頭鹦鹉,其中玫瑰鳳頭鹦鹉、黃鳳頭鹦鹉和長喙鳳頭鹦鹉說話比較好。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9、黃冠亞馬遜鹦鹉

黃冠亞馬遜鹦鹉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物種。同時也是活潑吵雜的鹦鹉, 生命力強,在适應新環境時均無太大的困難,喜愛洗澡與啃咬東西,它們是亞馬遜鹦鹉家族中最健談的鳥之一。當寵物鳥是不錯的選擇,幼鳥養起也有不錯的說話能力,與人互動方面和大部分亞馬遜鹦鹉一樣相當高,可惜人工繁殖鳥不多,是以幼鳥在市面上無論台産鳥與進口鳥都不常見。

世界上十大最“健談”的鳥類

10、八哥

八哥在中國南方的種群數量較普遍,既是重要的農林益鳥,也是頗受歡迎的籠養鳥。它能模仿其他鳥的鳴叫,也能模仿簡單的人語,在國内廣被人們籠養,而且被引種到菲律賓和加拿大等地。八哥的形狀和大小與家養椋鳥相似,整個身體是黑色的。額頭上有長長的、垂直的羽毛簇,像一頂王冠。翅膀上有白色的翅膀斑點,這在飛行時尤為明顯。一般來說,雄雛鳥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在繁殖季節勤于鳴叫和仿講人語,叫聲響亮,且鳴叫和仿講人語的頻率高于雌雛鳥。從外形看,身體修長,矯健有神,“五白”特征明顯,加上火紅朱砂色的眼沙,玉白色的嘴,則為上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