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産品視角帶你看東方甄選的另一面

就在今年8月底,東方甄選上線了自己的獨立電商APP,東方甄選的“革命根據地”是抖音直播,現在抖音體系之外上線APP,開拓自己的獨立流量管道,這APP到底承載了東方甄選的什麼任務呢?

現在我們從産品的視角帶你看東方甄選APP的另一面。

一、東方甄選APP的模式與結構

1. 模式

東方甄選APP在模式上是B2C模式的電商,也就是東方甄選将商品銷售給最終的消費者的銷售模式,使用者主體感覺是在跟東方甄選購買商品。

而在B2C模式之下,東方甄選是加入代銷模式,即以東方甄選的名義銷售其他供應商的商品且由供應商直接發貨,是以在APP裡面大家可以看到有東方甄選和非東方甄選自營兩大類商品。

2. 結構

在模式之外,東方甄選APP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整個APP是脫胎于東方甄選的微信小程式。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在微信搜尋東方甄選小程式,隻要簡單的體驗的後我們在【脫胎】這個詞上應該就能達成共識。如果覺得微信裡找小程式麻煩,你也可以在APP支付環節選擇微信支付,一樣會跳轉到對應的微信小程式。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這個微信小程式是【有贊】提供的技術支援,關于【有贊】大家可以簡化了解為一家提供SaaS服務的技術公司,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百度,在此就不做贅述。最後為了友善了解,我将東方甄選的整體結構整理如下圖:

二、APP的功能

在兩周左右的體驗後,東方甄選APP傳遞給使用者的明顯感覺是【倉促】,從很多地方都能讓人感受到這個APP上線的匆忙,當然,這也是第一個版本APP的特征,因為是第一個版本,是以在功能上主要以能承載最核心業務為準,一般都定位為MVP(最小化可實行産品),那到底核心是什麼,這個APP的本命任務是什麼呢?

接下來我将以APP的核心首頁面分别做說明。

1. 首頁

在首頁頂部東方甄選APP重點推添加粉絲團的入口,點選後引導會員去加東方甄選的企業微信,然後就跟APP沒有關系了。在這個頂部的推廣其實能感受到目前這個APP在東方甄選内部的地位,首頁頂部的這個入口直接能将這個APP定位為一個流量的入口,既普通也不唯一。而首頁的剩餘内容則是正常的專題頁入口、輪播圖、金剛區、優惠券入口和商品瀑布流。

2. 分類頁

在分類頁采用的是一級分類的布局(大家熟悉的天貓和京東是三級分類),這樣布局主要适用上架的商品較少情況,能最大程度的友善使用者檢索目标商品且能對商品詳細資訊做更有效露出。不過在這也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東方甄選非常明顯的将APP内的商品做區分,區分為自營和代售商品。

3. 購物車頁

在購物車頁,app是保留了傳統的二級展示模式,即店鋪-商品展示模式,購物車是按店鋪進行區分展示,不過目前是隻有一家店鋪,是以不會展現出拆分,在底部是正常的結算資訊和更多商品資訊展示。

4. 我的訂單頁

與正常的電商APP不同,東方甄選在正常放個人中心的地方僅僅放了【我的訂單】,使用者可以對完成對自己的訂單做管理,但是我們在對應的小程式裡面是有完整的個人中心頁面功能的,這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發現這個APP的“匆忙”。

5. 登入注冊

目前登入注冊僅支援手機号,沒有任何的三方互聯登入,在這裡與其解讀為這個功能還沒來得及完善,我更願意相信将這樣的簡單了解為是一種價值主張,傳遞出一種我就是給自己粉絲用的潛台詞,因為粉絲嘛,都是自己人,我就不用客氣,有最主流的手機号注冊和登入即可,通過這樣的不完善,讓這個APP的使用者更純粹,偷偷地向願意使用APP的人傳遞一種自己人的情緒主張。

雖然這更像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我更願意東方甄選“将錯就錯”。

6. 商品詳情頁

因為分類頁已經發揮了傳統商品清單頁的職能,是以我們直接來到商品詳情,首先很有意思是關于商品的分享,目前東方甄選APP的分享支援微信好友分享、連結分享和海報分享。但是分享的落地頁都是小程式,不是APP。其次在【服務資訊】欄内展示的内容,自營商品和代售的商品是不同的,這裡是有一個明顯的區分,具體可以看下方的截圖。

對于代銷的商品,會明确的說明商品是由合作方(供應商)直銷,貨品的與售後也是合作方(供應商)負責,再直接一點的表達就是“我就是個中間商,我能負責的範圍有限”

最後是關于店鋪資訊,前面已經講到,目前對外呈現的是單店經營的模式,但是在商品詳情還是有店鋪資訊的露出,展示目前檢視的商品歸屬的店鋪的資訊,這是在多店鋪的模式中才有的設計,如果從使用者體驗上看,應該需要隐藏的。

三、甄選自營和代售

前面提到,東方甄選APP目前商品主要的分類就兩個,甄選自營和非自營(代售)商品。

自營商品相對比較簡單,就是東方甄選自己生産或者自己找代工廠家生産,在包裝完全展現東方甄選的形象,在責任上,東方甄選對于自營商品是賦予了東方甄選自身的信用,這是一份老實本分的讀書人的信用背書,在這份信用的加持下,自營商品擁有了更高的價值。

反觀代售的商品則有意思很多,代售模式的成立首先需要有一個産品池,這是一個彙集了很多供應商的商品的集合。然後這個産品池将商品資訊同步給東方甄選,注意這裡僅僅是商品資訊,不是實際貨物。接着東方甄選銷售出去後獲得使用者的下單資訊再同步回産品池,由産品池進行發貨給顧客。是以從使用者下單到收到商品,自營和代售商品的路徑會截然不同,具體可以參考下圖做了解。

說完兩種商品的流轉模式,我們再關注一個更有趣的資訊,上面提及到的這個産品池也是第三方技術公司做的技術支撐。

換言之,現在從現在的APP上看,目前東方甄選是深度的委托上文提及的三方技術公司做技術外包。從軟體本身到貨源都是依賴第三方,這對于作為第一個做獨立APP的主播組織來講,可控成本地确認電商機會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對于接下來的APP疊代是不是一個困境的伏筆就不好說了。

四、東方甄選為什麼要做獨立APP?

1. Mvp(最小化可實行産品)

在回答為問題前,我們需要了解一個概念,那就是MVP(最小化可實行産品)。目前的東方甄選APP無論是與小程式的“未斷奶”關系還是多處展現的多使用者商城的元素,都在說明目前這個APP還是一個“幼年體”,定位就是MVP無疑,甚至讓人感覺在東方甄選内部都沒想好到底這個APP是應該擁有怎樣的内部生态位,是以呈現在大衆面前的就是一個倉促上線的粉絲流量入口。

2. 為什麼做APP?

雖然現在APP給人的目标不清楚,但是不妨礙我們可以從正常的做APP的思路去分析。

  • 為了自己的流量資料,目前東方甄選的主要流量資料是依托與抖音的,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大樹底下也不長草,在東方甄選成長到目前的體量,擁有自己的流量資料将成為未來不能回避的課題。有點唏噓的是曾經讓自己夢想起飛的土壤也正成為阻止自己飛得更高的枷鎖。而對于東方甄選這樣老實本分的讀書人的人設,希望能過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真的是合理又迫切。
  • 廣告成本,如果沒有自己的會員觸達管道作為依托,東方甄選其實是需要為每次直播的會員流量付費的,但是擁有自己的觸達粉絲管道則可以将抖音直播回歸到拓新管道的位置,減少對已有粉絲群體的重複廣告消耗。
  • 使用者粘性,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樸實的述求,如果你是東方甄選的粉絲,要看東方甄選的直播或者購買商品,那必須先打開抖音APP再進入東方甄選的直播間,如果手機上有APP則是打開APP即可,既友善了粉絲,也讓東方甄選收獲了滿滿的安全感。

這些是正常的APP項目啟動的時候,會議上産品經理需要能作為基礎邏輯抛出的,至于最終如果将這個“故事”講的生動,則是需要各部門的群衆智慧,畢竟每一個偉大的遠航都需要一個美妙的故事,我們可以期待一下這個不遠的将來這個“故事”的最終版本。

五、未來猜想

既然我們都連“故事”的原型都做猜想,那作為産品經理,我們是不是應該預判一下東方甄選的預判呢?

首選,我覺得是直播,這個毋庸置疑,具體可以參考【得到】APP的模式,實作一個直播推流,多終端的拉流播放。為什麼授權直播功能是能給與這個APP成立的底層邏輯,假如這個APP隻能購物,其實是沒有提供足夠的推動力讓使用者下載下傳和使用APP購物,因為很多的粉絲其實先喜歡上東方甄選的主播和直播風格,然後這份喜愛或者信任轉化為下單行為。

如果這個APP沒有直播,則缺失了這個邏輯鍊條的最重要的一環,我不可能在抖音看直播,在東方甄選APP下單購物,這在實體上就要兩個手機,在便利性上使用者肯定選擇在抖音下單。如果我們抛開直播,使用者僅僅是要買東西,那目前APP自身并沒有給出一個充分的下單動機。是以沒有直播功能的APP就像沒有發動機的汽車,僅僅是看上去很美好。

其次是優化APP的互動體驗,目前整個APP其實是混合開發的,具體的表現就是當你跳轉頁面的時候,都有加載等待的時間,這不是說混合開發模式不好,但是在兼顧效率的同時體驗不能太拉胯吧。前面說過,這個APP目前應該就粉絲會下載下傳,這樣的互動體驗其實是對不起粉絲下載下傳APP所投入的精力和對手機内坑位的付出。更重要的是這的确沒能到達一個預期,一個對老實本分文化人做事的預期。

最後是技術私有化,既然這個APP是一個mvp,那在這個系統的生命周期走到終點時,目前承載這個APP的系統将會被更換,而更換的背後将是一次可能“痛徹心扉”的“分手”,東方甄選與有三方技術支援公司在不久的将來必然會有一次不可避免的“談判”,這或許是SaaS服務的宿命,就如阿波羅飛船的第三級火箭一樣,分離本就是計劃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以産品視角看到的東方甄選APP,盡管存在較多不完善的地方,但非常值得關注,畢竟這是第一個被大衆熟知的直播組織做獨立電商APP,也是少數能易于大家觀察的初代APP,在此也邀請你的關注,我們可以一起雲養成一款電商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