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作者:曆史謎中謎

"死了,燕一死了...除了毛澤東、周恩來,黨中央沒有我靠譜的人,我還在後面,老了,中央開會,我該怎麼辦?我這個人不想被别人的鼻子牽着走,為什麼要讓大家無果而終,散漫開來呢?"--陳獨秀

每次看到陳獨秀晚年的生活,我都有一陣心痛。這個為國家獻身的人,晚年是如此凄涼。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陳獨秀的照片

事實上,他本可以像胡适那樣遠去美國過上精緻的生活,作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他本可以接受蔣介石的邀請去國民黨獲得半個任期,但他沒有。他創立了中國共産黨,是一個真正的共産黨員,他隻想為受苦受難的中國人民做點什麼,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就連他最愛的兩個孩子都曾被犧牲過,朋友,也犧牲了,他被無情地囚禁,在如此艱難的生活中,他孤獨地死去。

也許這就是革命者的偉大之處。1937年,毛主席派葉建英、周恩來勸說陳獨秀來延安回黨,但陳獨秀拒絕了。然而,他的曆史貢獻永遠不會被抹去,他的名字将永遠被曆史銘記。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圖檔|陳獨秀

陳獨秀的貢獻之一:與李大秀一起探索革命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陳獨秀時代的背景。

從鴉片戰争開始,中國就開始被外國侵略者殖民化,1840年,英國侵略者為了讓大慶人民失去抵抗能力,喪親之痛地将鴉片引入中國,導緻成千上萬的人郁悶不樂,甚至在宮殿内也有不少高官在鴉片, 林則徐在書中的光明皇帝,如果不停下腳步,大慶就危險了!

這隻發生在桃光皇帝林則徐一生的虎門煙熏火燎,但這給了侵略者的借口,從此,封閉國的大慶無法接觸到外國的槍支和槍支,開始到處尋求共同點,從1842年開始,簽訂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馬關條約》《罪惡醜陋條約》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中日戰争

殖民地意味着一個國家被其他國家的經濟、文化入侵和政治奴役所剝削。難怪大慶腐敗無能。尤其是當時中日戰争,原本大慶是一股強項,但正是因為腐敗和腐敗,導緻鄧世昌殉難,日本的彈丸國居然赢了,難過。

正因為如此,國家急需愛國者來拯救,陳獨秀、李大秀、毛澤東、周恩來,慢慢走。

陳獨秀出生于1879年,比李大秀大10歲,光緒23歲,也就是1897年,18歲的陳獨秀被母親指令到南京參加村裡考試,不幸摔倒了。不考不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次考試,讓陳獨秀目睹了當時官院的腐敗。

其實開明的陳獨秀,認為康有威和梁啟超的道路是正确的,但後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陳獨秀大為震撼,他深知"康雪"救不了國家。

是以,從1901年開始,陳獨秀開始積極開展反清宣傳活動,于是被清政府通緝、無奈,陳獨秀出國探索救國新路!要知道,在那種環境下,能有陳獨秀這樣想的人,很少。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陳獨秀、李大秀

在日本,陳獨秀信奉新的民主思想。回國後,他在安慶圖書館(現為紅旗路地區廣播局)的一次演講中大喊"民主"和"科學"。也就是說,陳獨秀是中國第一個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的人。

陳獨秀在推廣這些思想,然後想要,無奈的他第二次去日本,直到革命爆發,陳獨秀才回到鄉下,在浙江陸軍士官院任教。當時,孫中山招攬了世界義人,陳獨秀也不例外,他成為安徽都督總書記,成為安徽地區民主革命的領軍人物。

不久之後,袁世凱偷走了革命勝利的果實,陳獨秀在第二次革命失敗後被捕入獄,一年後,他去日本幫助張世軒創辦雜志,也就是他又一次紮實了李大秀。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圖檔|李大昭

1914年2月,李大昭考考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大學學位,6月,他為李守昌簽約的阿淵捐款。陳獨秀讀了李大秀的文章,眼睛突然睜開,他覺得自己找到了好朋友。

很快,張世軒把李大昭放了出來,陳獨秀和李大秀相遇,相遇恨得很晚,兩個人的救國理念重合,之後,兩個人有了文學朋友,無論是吵架還是互相交往,他們的友誼越來越深,這為兩人相遇建設黨奠定了基礎。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并很快改為《新青年》,在創刊号上,他發表了一篇《緻青年》的文章,可謂轟動全國,當時李大秀還在日本,為了呼應陳獨秀,李大秀給陳獨秀發了一篇好文章, 也就是著名的"青年"。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圖檔|新青年

這兩個人都受到了中國教育界的關注,1917年,蔡元培三谷毛闵邀請陳獨秀到北京大學任教,擔任文理部主任,陳獨秀把《新青年》帶回北京,一年後,李大秀也來到北京大學,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 之後兩個人日夜夜在紅樓,也就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有影響力的新文化運動。

魯迅、周作仁、尹一平等等,此時此刻,年輕的毛澤東剛從湖南師範學校畢業,出于對兩位老師的向往,毛澤東來到了,在他的導師楊昌吉的推薦下,進入了北京大學圖書館。

那是1918年。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照片|1918年3月,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八年級,毛澤東排在第四排,右二

陳獨秀貢獻之一:青年毛澤東指南

毛澤東來到北京之前,他是《新青年》的忠實讀者,他的《體育研究》首次發表在《新青年》雜志上。對于毛澤東來說,陳獨秀、李大秀一直有着他想知道的魅力,當然,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導師,毛澤東也不知道自己能見到他們兩人。

巧合的是,1918年冬天,毛澤東在導師楊昌吉的指導下,來到北京大學圖書館當圖書管理者,雖然月薪隻有8元,但毛澤東并不開心,因為這裡書太多了,毛澤東是個愛書人,這份工作對他來說, 無異于在雪中送碳。

愛讀書,也愛讀燭光夜夜,這引起了李大秀和陳獨秀的關心。當李大秀和陳獨秀介紹毛澤東時,陳獨秀大吃一驚。整個北京大學的同學們,都能讓毛澤東,整天在圖書館裡,睡着就忘了看書,就很少了。毛澤東不是北京大學的學生。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年輕的毛澤東

不久,李大秀、陳獨秀主動與毛澤東聊天,向他介紹于一平、梁書明、周作人、魯迅等人,特别是于福平,他在北京創辦了新京新聞通訊社,在北京大學教授新聞學。當時,北京大學成立了新聞學研究所,毛澤東是其中一員,後來餘玉萍回憶說:那個年輕人特别愛學習,特别有禮貌。這就是毛澤東。

就閱讀而言,它遠未實作意識形态的提升,正是在發生世界著名事件的時候,即促成了"五四運動"改變中國的巴黎會議。

所謂《巴黎協定》,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我國是盟友,可以合理地說,戰後本來會租給德國的青島應該歸還我國,但日本趁着世界大戰對德宣戰,趕走了在青島的德國人, 迫使締約國同意将青島轉租給日本。對中國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青島問題,重點是中國人的尊嚴。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顧偉偉在巴黎會議上

可以合理地說,中國也是勝利者,為什麼把屬于中國的青島交給日本呢?回首過去,在百年的曆史中,大慶給了外國人多少地方,這種屈辱再也不會發生了!是以,這一事件引起了大批年輕人的強烈抗議,陳獨秀和李大秀上司了北方大學生的集體罷工,迫使政府拒絕簽署《巴黎協定》,最終迫使日本屈服,不得不将青島歸還中國。

事實上,五四運動的發生,是因為它借鑒了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正如毛主席後來所說,"十月革命的聲音把我們帶到了馬克思列甯主義。"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為什麼以前向國内年輕人傳遞這一進步資訊的《新青年》雜志,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這是中國人的尊嚴問題,這是他們自己的國家。

其實,在五四運動之前,中國也有類似的事情,那就是"公共汽車上的書",所謂"公共汽車上的書"指的是那一年恰逢北京考試,上千名考生在首都剛剛聽說《馬關條約》的簽署,就引發了抗議,于是康有為, 梁啟超等人聯合點名衆多學生,校車書,反對簽名。但效果并不好。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巴士上的書籍

這是因為,當進步青年太少的時候,整個國家的青年都沒有這樣的意識,換句話說,因為思想落後,普通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國家是什麼",概念相當模糊,是以看看"五四運動","新青年"或新文化運動, 運動的成功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毛澤東經曆了這一切,在陳獨秀和李大昭的指導下,毛澤東逐漸敞開心扉,認識了十月革命,認識了馬利主義,為毛澤東今後的革命運動奠定了偉大基礎。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覺醒時代》插曲

陳獨秀貢獻三:成立中國共産黨

1919年夏天,毛澤東因為母親病重而離開北京大學,陳獨秀、李大秀送走毛澤東,他離開時,毛澤東問陳獨秀一個根本問題,毛澤東問他,鐘福先生提倡一種新文化,那麼我們老祖子應該抛棄這個念頭嗎?陳獨秀說,我們的新文化運動是要讓中國人接受新思想、新思想,與舊文化不沖突。

陳獨秀對毛澤東的影響确實是巨大的。

1919年冬天,當毛澤東回到北京大學時,陳獨秀和李大秀已經在策劃一場戲劇性的事件,即中國共産黨的成立。當時,陳獨秀在上海重整"新青年",李大昭留在北京大學給予支援。陳獨秀李大昭,"一南一北"開會建黨。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照片|1920年青年毛澤東(左四)在北京

其實陳獨秀來上海是偶然的,在國内形勢越來越緊張的時候,李大秀偷偷把陳獨秀送到上海。在此之前,李大昭和陳獨秀已經做了很多思想幹部的準備,當時俄共西伯利亞局派阿維辛斯基等代表團到中國了解中國的情況,看看是否在上海設立共産國際東亞書記處。這些東西促成了中國共産黨的成立。

1920年5月,毛澤東赴上海讨論陳獨秀組織"湖南聯盟改造"的計劃,陳獨秀除了對湖南聯盟改造計劃作詳細評論外,還與毛澤東談過自己的黨的建設計劃。這時,毛澤東和陳獨秀誠意相見,無話可說。正是這次接觸,使陳獨秀對毛澤東從激進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毛澤東後來對斯諾所說:"陳獨秀所說的關于他的信仰的話,可能是我生命中的關鍵時期,對我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1920年8月,陳獨秀、李漢軍、李達在上海創立了中國共産黨的早期組織"上海共産黨組"。上海共産黨成立後,陳獨秀立即寫信給長沙的毛澤東,請他在湖南建黨,并給毛澤東寄了一些進步書籍。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毛澤東接到陳獨秀的信後,秘密成立了湖南共産黨組,并多次向遠在巴黎的蔡和森等人介紹黨的成立情況,陳獨秀對毛澤東的工作十分信任。比如,中國共産黨以後,勞工運動成為中國共産黨的焦點,在總結各地的勞工運動時,陳獨秀曾經說過:"上海、北京、湖北的工作不盡如人意,隻有湖南的同志才能說工作很好。"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1923年,陳獨秀把毛澤東帶到上海,第一次進入上司核心。其實,陳獨秀在黨内的上司一向是正确和威嚴的,但在大革命期間,陳獨秀卻因為一個錯誤而被停職。

陳獨秀支援毛澤東的上司

我們知道,在中東路事件中,陳獨秀因為托洛茨基的思想被共産國際通知停工,不久之後,陳獨秀在黨内的職位被取消了。

因為細節太複雜,我們談不多,其實我們很清楚,毛澤東和陳獨秀的差別在于,毛澤東真正了解中國的國情。比如,1927年,毛澤東去井岡山之前,曾與大家商量下一步該如何去,如果按照共産國際的訓示,應該進攻長沙,但毛澤東決定去井岡山當"山王"。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圖|秋收起義後的遊行

這似乎有點不切實際,在古代,這叫湛山為王,草為邑,但這是毛澤東的農村路線,保證了紅軍正在發展實力。這一點,周恩來是要給予肯定的。

當然,也就是這一次,已經展現出毛澤東的戰略才能,在上山之前,有袁文才的部隊駐山,如果紅軍用"武力"攻山,容易,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但毛澤東認為袁文才和王佐雖然是王者, 而且地方武裝,可以吸收,總之,和平共處的利大于弊,毛澤東的戰略思想使人們深信不疑。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圖檔|袁文才、王佐

起初,共産國際也對毛澤東的做法表示不滿,但慢慢地,他們發現毛澤東建立農民武裝和農村圍城路線,似乎很符合中國的國情,并且一旦跟蹤"朱毛"紅軍程序,經過多次會議,證明了毛澤東路線的正确性, 是以,準許毛澤東為政治和軍事上司人,這是黨内最重要的變化。

另一方面,陳獨秀離黨以來,一直表示支援毛澤東的上司,始終保持客觀現實的态度。畢竟,陳獨秀認可了毛澤東的能力,而那一年,也就是1927年,李先生的英勇犧牲,對陳獨秀來說是一大打擊。

當然,這足以說明毛澤東是真正了解中國的人,他不像陳獨秀、于秋白等人,出國留學過,不會說什麼很官方的話,什麼"馬克思說了什麼列甯的話",在革命道路上,毛主席常說,"叫花打狗, 在玩的時候。""這條路正對着天空,一次一邊。這是非常粗俗的,但把事情說清楚是非常準确的。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毛主席和周恩來一起等待

直到1934年,在第五次反圍困之後,毛澤東的能力才再次得到證明,到這個時候,共産國際方面已經确定了對毛澤東的态度,毛澤東曾公開表示,毛澤東應該是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人。

領袖,船帆,是浩瀚大海的燈塔,是一切行動的中心,在當時的黨内,沒有明确的領袖,不亞于一群沒有頭顱的龍。

不久之後,在遵義會議上,毛澤東的上司權終于得到确認,在周恩來的大力支援下,毛澤東成為黨的最高上司人。

之後,毛主席率領紅軍奔向荊棘,最終完成了25000裡長征,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奇迹。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圖|長征

陳獨秀一輩子都獨自行走

陳獨秀的人格是無可争議的,事實上,在918事件之後,陳獨秀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反蔣反日的思想。1932年,陳獨秀在上海被國民黨逮捕,以"危害中華民國罪"被判處13年徒刑,這是陳獨秀一生中第五次入獄。

此時,陳獨秀入獄後非常坦率,當他的兩個兒子陳喬和陳延年都死了的時候,在他的情況下,沒有懷舊之情。于是,國民黨政府國防部長何英琴單獨見到他,問他要話,他揮手打倒了"三軍能赢英俊,皮夫不能赢野心也"幾句大話。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陳獨秀提前出獄。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陳獨秀(右)

作為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陳獨秀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此時,當中國共産黨與日本作戰時,陳獨秀的去向成了一個大問題。其實陳獨秀面前有三個選擇。

首先,蔣介石曾讓他擔任國民黨政府的勞動部長,甚至出錢10萬元成立另一個政黨,但陳獨秀直接拒絕了。

第二,胡石曾邀請他到美國。胡适時來美國住一嘗,這是從當年最好的朋友的邀請中,陳獨秀也拒絕了。

第三,毛主席派周恩來勸說陳獨秀到延安去黨内工作。周恩來和陳獨秀很早就認識了,陳獨秀也很佩服這個年輕人,但陳獨秀也不同意。

1938年6月底,陳獨秀從漢口起渡,8月抵達江津。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配圖|陳獨秀的朋友,右起:李大昭、胡石、蔡元培

1939年2月,陳獨秀病重,毛主席得知,便讓周恩來重慶探望陳獨秀。周恩來會見了陳獨秀,陪同他的是辛亥革命長老朱雲山。當時的對話如下:

"你好,杜秀先生,好久不見了!"

"杜秀先生,恩來是百忙之中從重慶來見你的。

"來吧,雲山,你好!"你很感激能來見我陳。"

周恩來表示希望陳獨秀考慮毛主席的意思,寫一張支票,回到延安,陳獨秀還是不同意,接着他說了那句話:"壽變死,燕年死,......除了周恩來、毛澤東,黨中央沒有我靠譜的人,我也落後了,老了,中央開會,怎麼辦?我不想被人牽着鼻子走,為什麼要讓大家無果而終。。"

陳獨秀說:别走,謝謝你給我。一跑,說了多少過去的事件。從他的意思來看,似乎看到了一點無助,是的,最好的朋友死了,孩子們也犧牲了,隻有他一個人,連根拔起。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圖|陳獨秀先生墓

陳獨秀是一個獨立的人格,這是無可争辯的,當他60歲的時候,可以去過晚年的生活,但他選擇獨自一人住在四川省江津市,一輩子。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江津石牆醫院突然去世,享年63歲。

陳獨秀明亮開放

鄧小平曾經對陳獨秀說過,他說:陳獨秀不是陰謀!

陳獨秀雖然晚年窮,沒有政治地位,但他一直關心目前形勢的發展,為抗日宣戰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以自己的高尚胸懷,赢得了人們的認可和尊重,僅此一項,他才是真正的老師。

不難發現,在現代中國救祗啟蒙雙重任務的推動下,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中華民族的解放,年輕的陳獨秀正在為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而奮鬥,與時俱進, 毅力和勇于前進。他與同期的同志們一起,在理論和實踐上為現代中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産黨,選擇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可謂"從簡單開始,将雙關",結果輝煌,遠未産生影響。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就這樣,半輩子過去了,還是個少年。其實,陳獨秀的理想是為新中國做點什麼,但他沒有确定的路可走。是創立了黨,是脫節的是他,他有很強的行政權力和獨特的思維能力,他看似是一個複雜的人,但實際上他是一個簡單的人,他隻是想讓中國變得更好,隻想讓中國變得更好。

當然,在整個時代,這個國家都需要探索,不僅是他,甚至更偉大的人,心靈也不可能總是超前的。陳獨秀代表革命者,偉大就是偉大,在自己的時間裡,敢于站起來說話,敢于做到斬斷黑暗邊緣。

正如毛主席所說,他和李大昭是他們真正的老師。毛主席從未忘記陳獨秀。

1939年,周恩來特地到重慶,勸說陳獨秀回延安,陳:替我回謝潤之

圖檔|毛主席

1945年通過的《關于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肯定了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國共産黨在革命初期和中期是正确的。毛主席在關于"七項工作原則"的報告中還稱贊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總司令"。

這不僅展現了毛主席對曆史人物的務實态度,也說明毛主席沒有忘記那些對自己産生深遠影響的人。

總而言之。

人不是聖人,他永遠不可能。皮夫還沒野心,更别提陳功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