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線上教育

13年,線上教育火了一把,主要是被忽悠得很火,說是什麼什麼藍海,說是市場很廣闊。搞得很多人,很多機構,甚至是很多巨頭公司也蠢蠢欲動,比如bat,比如google。

與此同時,另一個說法也很火,就是所謂的,利用網際網路思維,颠覆傳統行業。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都在猜測,線上教育什麼時候被颠覆啊,怎麼被颠覆啊之類的。

我們從做公司内部教育訓練,到開始做面向客戶的教育訓練,到現在的線上教育平台,同時面向使用者和機構兩面,一路走來,與人合作過,被人坑過,挺不容易的了。以前沒做線上教育,不了解行情,做了之後發現,已經有相當多的人已經走在了我們前面,他們比我們入行的實踐更早。但是總體感覺,還是很迷茫的,大家都在摸索。至少我自己是,雖然在學習着怎麼做事,技術上怎麼積累和成長。大家都是在摸着石頭過河,不過時間久了,還是會有一些想法。

我們這裡邊,有個特别能扯淡的哥哥(以下簡稱道士)。說關鍵是入口,在網際網路時代,誰搶了入口,誰就能活得很舒服,線上教育也是一樣。我覺得他是從平台類産品這個角度出發的,并不能引領線上教育颠覆目前的整個教育行業。

我覺得隻有工具類産品才能摧枯拉朽,引發變革,但是時間上,可能會比較久,因為教育行業有很多年的沉澱,中國人對于教育的一些傳統觀念更是根深蒂固,比如要有老師來講課,就是一個。

為什麼,最主要是因為,平台是中介性質的,隻會對目前的狀況産生加速作用,并不會對現有的教學模式、行業格局、各個角色的分工産生變化類的影響。

但是工具可以,因為工具可以最直接的改變學習方式。教育,其實說到根本,就是學生怎麼學的問題,如果這個點被改了,圍繞它的,老師怎麼教,甚至是是不是需要老師,或者老師的定義是不是需要重新定義?如果學生通過工具完成學習,是不是老師隻需要負責往工具裡不斷更新内容就可以了?這樣機構還會不會招名師?還會不會有機構?都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我自己,如果若幹年後,沒有轉行,那麼我想做這樣一個工具,它能夠改變初等教育裡,學生的學習方式。

對于K12的理科,能夠幫助學生①傳授普通的知識點,②歸納題型和解題思路,③最關鍵的是在聯系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反複強化題型和題目之前的比對。讓學生在會做題的基礎上,熟能生巧,不斷适應新題型的變化。再或者,這個工具本身也能夠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不斷創造題型呢

對于文科,能夠引導學生,逐漸的記憶大段大段的文字,比如政治、曆史

對于公考,幫助學生總結答題技巧,幫助學生應用答題技巧

對于英語,我還沒想好怎麼做

總之,每類的教育要分别作,每個工具都會有不同的特點。

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是艱辛的,因為可能會涉及到現有教育體制的改革,老師的職責的重新定位,具體在推廣的時候,還需要穩紮穩打,從小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的做。

道士跟我說,搞工具沒前途,沒有價值,因為現在老師講的很好,沒有學生抱怨。我覺得他看的太近。

若幹年後,當我回頭再次看這個部落格,線上教育能變成啥樣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