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作者:世界之窗II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中國綠發會 電力勞工在鐵塔上裝置東方白鹳人工巢

一年兩度的“世界候鳥日”旨在幫助人們了解在全球範圍内候鳥面臨的威脅以及候鳥生态的重要性,進而凸顯出保護候鳥及其栖息地的緊迫需要。按照慣例,今年的世界候鳥日被定在5月和10月的第二個周六,也就是5月13日和10月14日。《聯合國新聞》為此采訪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請她介紹了近年來候鳥保護工作在中國取得的進展。請聽特約記者杜佳的報道。

鳥類遷徙是一個自然奇迹。候鳥飛翔成百上千公裡,尋找最佳的生态條件和栖息地來繁衍後代。移徙是一段危險的旅程,涉及範圍廣泛的威脅,這些威脅往往來自人類的活動。

候鳥長途飛行跨越不同國家之間的許多邊界,而不同國家的人們及其習慣各不相同,鳥類面臨的威脅也不盡相同。同時,候鳥越冬和中途停留地點的喪失可能會對鳥類的生存機會産生巨大影響。是以,對候鳥的保護需要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在整個遷徙路線上進行合作,分享知識并協調保護工作。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綠發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與《聯合國新聞》分享了她所參與的中國候鳥保護工作的經驗。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中國綠發會 楊曉紅在新疆卡拉麥裡調查金雕。

楊曉紅:“我們主要在2019年就開始做候鳥整個遷徙路線上的工作。主要是東亞到澳大利西亞這條線上的候鳥遷徙的安全保障。還有就是通過保護地工作,把大鸨這個物種從北到南整個遷徙路線上的點全都覆寫到了。還有一個物種是東方白鹳,在這條中線,就是沿着海岸遷徙的那條路線上,所有的遷徙點我們都有志願者,有守護。”

緩解“鳥線沖突”

楊曉紅介紹說,全球有八大候鳥遷徙通道,中間的一條是從北方的俄羅斯到中國的東三省,然後到環渤海,再一直南下到江西,之後最遠會到廣東、香港。綠發會在這條線上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協調候鳥保護與人類經濟發展所需的電力供應之間的平衡。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中國綠發會 2022年早春,回到江西鄱陽湖一帶在鐵塔安家的東方白鹳。

楊曉紅:“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 電力能源是一個最基本的支撐。大量的地方都出現了電線、電杆、電網。空中這種很密集的設施就對候鳥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特别是在候鳥遷徙通道上就會發生鳥撞。因為環境改變,鳥類缺少高大營巢的樹木,這些鳥類,特别是東方白鹳就明顯地、很聰明地找到了這種電塔成為它的寄居點。包括部分猛禽也到電塔上去安家。

這跟電網之間就形成了一個沖突,因為在電網的安全手冊裡邊以前會把這些稱之為鳥害,就是隻要出現鳥類的巢也好,還是說它撞線也好,就會當成安全隐患。一旦出現,會即時清除。不光是電力企業,有時候還有鐵路、無軌電車等,都很容易說在保生産為第一的前提下,肯定是先保生産,而不會兼顧鳥類。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中國綠發會 候鳥生命線項目點的電力勞工為白鹳檢修鳥巢。

我們就是主要在做緩解所謂的鳥線沖突,我們會給電力設施和鳥類之間找一個平衡,能不能夠讓電塔、電線或電杆成為鳥可以栖居的一個地方,或成為它的栖居地。至于安全上的問題,我們會用實體防治或者是隔離,比如擋闆、防護罩、防護套,就是所有敏感的電氣元件不能夠被鳥糞污染,不能夠被巢枝幹擾,因為它會導電,相間距離如果變小的話,就會斷電跳閘。是以敏感電源器就給它做一些隔離。

另外就是在附近營造一些相應的生态環境或者是給鳥做人工巢,就是用廢舊的塔架,把鳥引導過去。就是希望在這個電網密布的情況下還讓它們能夠遷徙,能夠生存,能夠共存。”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中國綠發會 在青海開展的候鳥生命線項目。

提前為鳥類遷徙留通道

綠發會與中國所有省市的電網保持溝通,共商人鳥共存的方案。楊曉紅認為,項目建成後的保護工作固然重要,項目的前期規劃更是不可或缺。

楊曉紅:“所有的重大的包括電力工程在内的建設工程,都是要求做環境影響評價的。但是環境影響評價在最初完全沒有注意到鳥類遷徙——要給它留一個位子,留個通道。這也包括機場的建設,飛機場也是一樣的,很多就是建在遷徙通道上。現在遷徙通道上,每年的候鳥遷徙季就會有大量的鳥類跟飛機對撞,要麼是幹擾飛機飛行,要麼就是直接撞線。因為特别是對鳥類幼鳥來說,它是沒有經驗的,遇上大霧或者大風天氣就很容易出現這種事。

規劃這個環節是很大的一個缺陷,是以現在大家一直在推這個,希望它能夠改變——環境影響評價裡面要加上生物多樣性的這種條款,就是要明确考慮到特别是敏感的生物多樣性生态保護。如果把這些加進去,在規劃上前期就避免了(問題),就不會再像我們現在這樣做後期的一個補救。”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中國綠發會 楊曉紅在西藏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查鳥類資源。

鼓勵公衆參與

中國綠發會除了推動“環境影響評價法”這樣的相關法規的完善和實施,還通過各種宣傳活動,鼓勵公衆參與候鳥保護。

楊曉紅:“我們會依托電力部門成立的工作站,還有我們原有的保護地,去開展互動的活動。開展活動的時候就會把當地的居民給吸納進來,或者就直接走到當地的居民中間去,因為最理想的狀态——我們想做的就是巡護。

巡護中如果發現了鳥類受傷或需要救治,就跟政府部門和野生動物救助站聯系,會建立一個關聯關系,這樣的話,志願者和周邊的居民是可以加入到整個救護的過程中來的。可以加入到巡護也行,救助也好,其實是把企業、政府和民間都融到一起了,就是我們的整個循環鍊條,你可以選擇在任何時間加入到任何一個環節,你都可以發揮作用。

所有的志願者的經驗全部都疊加進來,把個人的力量也帶進來,經驗也帶進來,然後再跟政府做一個關聯救助。總之就是一個目标:就是讓候鳥的遷徙通道能保證安全,盡量地減少它的損失。”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中國綠發會 環渤海地區今年新生的白鹳寶寶。

釋放生态空間

楊曉紅特别強調,人類越來越多地占用地球資源,給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帶來擠壓。其他物種的健康對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至關重要,人類必須通過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其他物種和諧共存。

楊曉紅:“從地球進化的角度來講,鳥類本身就是地球生命的一個部分,甚至比人類出現得還要早。人類才是幾百萬年前出現的,從這個進化史上看,鳥類早就是地球的主人了,鳥類是整個生态鍊中或者是生态系統中重要的一環。

我們從生态的觀念來看的話,一個物種往往牽連着一二十個物種、二三十個物種,它是彼此互相關聯的。這個關聯不管你認識到了還是沒認識到,它一定是客觀存在的。各種物種再交織成一個安全的生态網。如果生态網上的物種消失得越多,這個網就會越破碎,最後人類也在依托于生态網而生存。是以說,鳥類的消失其實是危及人類自身的生态安全的。

如果人類釋放出較大的生态空間出來,比如不去挖煤了,也不破壞地表了,然後也不阻斷江河了。能夠把能源問題解決,這樣我們的生态空間就多出來了,就相應地又多了人和其他生物的一個共存的空間。是以我覺得如果要樂觀的話就在于,我們必須對技術有一個新的突破,靠人類、靠自己的大腦或者有這樣的責任去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整個都在相應的改變,為其他的物種留更多的空間。比如我們以前是大量的消費,包括塑膠袋大量使用。改變其實就在減少人類對原生自然的幹擾,減少對其他物種的侵犯。這個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有效的。”

以上是《聯合國新聞》特約記者杜佳的報道。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專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研究室主任楊曉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