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作一年的我

       2012年12月10日,我永遠記得那一天。第一次開始走入社會,參加工作。說實話,第一家公司沒抱希望,因為連續一個多月的筆試、面試,已經真的是疲憊不堪了,當初他們招的職位是:軟體工程師,我去了。面試沒什麼特别的,筆試大概一個小時,都是些C++的基礎和一些算法類的,當然複雜的地質方面的算法聽都沒聽過,是以筆試做得一般。完畢,交卷,老大看了之後,回複我:你拿回家繼續做,可以查資料、翻書、找朋友幫忙做,希望明天拿過來的能打80、90分。我知道對于懂的人也許知道這已經是告訴了你:你可以不用來了。我确實離開了但是我第二天又去了,而且重新做了一遍那套題,确實很多細節性的問題和經驗的問題,解決不了。但是我沒有多想,因為他說讓我重新做,然後再拿給他,我照做了,沒有多想。第二天老大沒來,但是我去了,那邊的人給老大打電話說我又去了,似乎聽口氣他很驚奇。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後來老大出現了,再次看了我的題,聊了一些别的,然後說:你回去繼續做,10号來上班,我希望這次能比上次做的更好一些。後來,我得到了這份offer。也許是我運氣好,或者說是涉世不深,沒想太多别人話中隐晦的東西,然後誤打誤撞得到了這份不起眼的工作(要知道,我們學校不好,别人都沒聽說過,實習工作全是自己去找,校招基本上不是我們的菜)。

        那天正式報到,boss很熱情,再次看了我做的題,雖然我知道那上面變化很小了,但是依然看得出他看中的也許不是我題做得好不好,也許是别的,說不上來。進入工作,說實話,面對現實問題,我有點束手無策,沒人幫你,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我能很好地一心努力看書,學習掌握哪些知識,不挂科,不逃課,不玩遊戲,不睡懶覺。但是現在不同了,我覺得那是一種壓力,促使我用學過的東西來解決實際的問題,以前都是學學學,現在是用用用,看你能把多少學的東西轉換成解決實際的問題上。實際上:能轉換的并不多,很多問題剛開始我會想很複雜,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想,但是現實面前需要你要用最簡單的方式、最可行的方式解決它,慢慢的我接受了這種思維模式,開始解決boss交代的任務,雖然在牛人面前,那都是小兒科,但是在我看來。那對我是一種成長,至少不僅限于書本知識。

        過程總是漫長的,也是最難過的。有些時候坐在公共汽車上,感覺靈魂都不是我的,每天走在路上的是一副驅殼,一趟趟列車送走一批又一批的路人。我開始思考我要的是什麼,但終究無果。有時壓力壓的喘不過氣,在這個城市唯獨屬于我的隻有那間臨時的出租屋,在那張不怎麼柔軟的床上興許會有一絲的惬意。時常在腦海中有着辭職的沖動,也常跟室友說我準備辭職。因為我感覺壓力特别大,剛出來參加工作,沒經驗沒閱曆,boss讓我承擔一個獨立的項目,雖然他說:“我是你堅實的後盾,不懂的技術問題我來”。但是其實他隻是說說而已,僅僅是說說,僅僅是安慰我給我繼續的勇氣。有無數次閃現放棄的念頭,但是我依然在堅持,因為有兩種狀态:早上醒來,我會給自己加油打氣,讓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來面對今天的工作;下班,坐在車上很多次都因為太累了,睡着了而坐過了站,等醒來發現遠了,然後開始出現放棄的念頭。就這樣糾結徘徊着過着,僅限于下班後。

        2013年6月25日,我畢業了。離開了四年相伴的學校,告别了一起奮鬥的同學,繼續着這份讓人在希望和絕望中掙紮的工作。沒什麼新鮮的事物和新聞發生,每天除了起床、趕車、上班、下班、看書、睡覺。也許是生活太單調了。節奏太慢給了我時間去思考想要的,跟朋友聊聊未來、生活、工作也隻是侃侃而談,吹吹牛敗敗火。偶爾周末跟朋友出去溜溜,覺得上班沒意思了就出去給自己買東西使勁兒的花錢(差不多一次買東西花掉一個月大部分的錢吧),然後心情舒坦多了,覺得上班還是有那麼一點價值。于是乎繼續上班工作。當然壓力随着工作逐漸增大。常常被情緒左右着,覺得自己雖然現在的工作薪水還可以,但看不到未來我的路在哪裡。漸漸地迷失自己。

        2014年2月17日,我辭職了。确實辭職了心情一下子舒坦了不少,煩惱也少不許多。但是随之而來的是房租、水電氣、吃飯一堆問題來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到底以後想做什麼。休整了一個月,重新開始找工作。我知道目前想要的:跟項目,深入學習技術,至少現在的想法是這樣的,因為做什麼事你的有底氣說你能做。

       2014年3月25日,正式進入另一家公司。公司研發團隊小,但公司估摸300多号人。兩個月的試用期,期間沒什麼新聞,就是熟悉環境并開始參與公司一個國際參展項目的通信子產品的整合與新功能開發。每天都是那些瑣碎。以前我以為軟體開發雖然你是子產品化開發,但是會涉及需求、設計等一系列的團隊的東西,現實卻是:你好好幹,按時把整個項目幹完,哎....我想我又進入了一個獨攬一切的公司:沒有團隊人員的合作與溝通,沒有思想的碰撞,隻有你摳破頭皮的一個人在那兒想這個問題怎麼解決,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獨當一面。而我似乎一直都還沒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試用期間,不斷了解公司的情況,以及下一步公司新産品的研發計劃。總結出來:新産品隻是在原有的東西上換個面貌,多了幾個探頭,改了幾個bug,重複多生産幾套這樣的裝置,加裝上軟體,調吧調吧就上線賣錢去了。行業貌似還可以,軟體開發這個就....越幹越覺得這不是我找第二份工作的目标啊。沒有新項目跟進,我從何練手,從設計到編碼調試,熟悉這一套工程化的軟體開發。于是決定在此離職。過程雖然痛苦,要知道新環境的适應需要時間的,但是朝着目标走,心裡會好些吧。有得必有失嘛。

        2014年5月26日,我辭掉了第二份工作。臨走時公司老總以為是工資的問題,随很快把工資給我調整了,至少說換做别人的話估計就不會離開了,因為外面是不會一個月給那麼多的,但是這個确實不是工資問題,金錢對于現在的我誘惑絕對沒有參與新項目研發上更秀色可餐。公司老總、人事經理跟我談了很久。似乎都不想我離開,但是他們怎麼就以為是工資的問題,這個讓我感覺到物質讓他們看待問題上與我的差别這麼大。也許我就是個愛折騰的人,又或者說我很理想化吧。親戚朋友都說我折騰來折騰去,結果呢,啥都沒有。确實,如果不折騰,我這幾個月算下來現在也存了至少也有個2W多了吧。

       從開始工作到現在,我的總結是:一個人活着要對自己有要求,才能促使自己去思考問題,驅使自己不斷前進;不管做任何事情,擔得起那份責任,做得了你吃的那碗飯的事;不管你有多麼聰明,得幹得出活,拿得出業績;扛得起壓力,攬得起活兒,管得住人;做别人不願做的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幹别人做不了的活兒。更重要的是:獨當一面,你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才不會顯得那麼普通,那樣碌碌無為。

      今天我又要開始我新一輪的工作投遞了。很期待,也很迷茫。能有這樣的機會嗎??我正在朝目标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