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近看到兩組重要資料,令人震撼,許多人沒注意到,中國制造正迎來一場巨大變化!第一組資料,去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45

作者:熊丙奇看教育

最近看到兩組重要資料,令人震撼,許多人沒注意到,中國制造正迎來一場巨大變化!

第一組資料,去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45中國企業上榜。别看不到整體數量的1/3,但已經是各國之中最多的了。這個變化很快,2010年的時候,中國還隻有54家,美國140家。2022年,中國145家之時,美國124家。短短十年時間增加了91家,這是中國堅持推動制造向創造、速度向品質、産品向品牌轉變的結果,中國制造要高品質發展,堅持自主、勇于突破是必經之路。

第二組資料,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前4月外貿情況來看,被稱為“新三樣”的電動載人汽車、锂電池、太陽能電池,已經出口到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合計3534.8億元,同比增長72%。在歐洲、日本等地區,中國新能源汽車,已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之一。當下這些汽車品牌已經海外開辟市場并建廠,它代表中國品牌經曆了從“走出去”到“紮下去”的巨大轉變,品牌出海加速。

兩組資料背後,闡釋的正是中國制造的進化史,從20年前更多企業隻能幫助國際巨頭代工,到今天的擁有自己的獨立品牌。然而這背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各種齊心協力的結果。

首先是各方面的助力,比如國家推出了“國家品牌計劃”,幫助海爾、格力、小米等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商業競争。比如京東唯品會等中國企業,也推出了“新銳品牌計劃”,幫助他們迅速獲得市場甚至走上國際。唯品會公布的資料顯示,2022年不少新銳品牌在平台的助力下已實作超100%的增長。

還有消費者的支援,以前有人不喜歡國産,确實不排除有些國産在技術和口碑上比不上進口,亦或是對國外的崇拜,選擇進口也無可厚非。但随着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中國制造持續的産業更新、品牌提升,大家對歐美品牌乃至歐美國家已經不再仰視了,發現穿國産、用國産照樣能讓人自信。

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以前大家生活中常見的基本都是進口車、手機,但如今國産手機、國産車、國産家電已經融入絕大部分人的生活,不少日本老牌家電企業都還被中國企業收購了。

不得不感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國産經曆了從制造到創造、從跟跑到趕超的階段,如今更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實作了領跑,大家正在越來越多領域看到一張張閃耀的“中國名片”。随着越來越多人的覺醒,中國制造必然迎來更好的時代!

最近看到兩組重要資料,令人震撼,許多人沒注意到,中國制造正迎來一場巨大變化!第一組資料,去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45
最近看到兩組重要資料,令人震撼,許多人沒注意到,中國制造正迎來一場巨大變化!第一組資料,去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45
最近看到兩組重要資料,令人震撼,許多人沒注意到,中國制造正迎來一場巨大變化!第一組資料,去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4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