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産品營運小結

  存在即為合理,一款深受使用者喜愛的産品,存在的本質合理性必定是它為大衆提供優質的服務。而衆所周知,在當今網際網路競争環境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想要營運好一款産品并非易事。

  但我深信這也并非難事

1.市場格局

    如今網際網路産品可謂百花齊放,但凡使用者需要的,基本上都能在網際網路上找到。我們姑且把網際網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搜尋和廣告

   2,社會化媒體和溝通

   3,電子商務

   4,移動網際網路

對創業者來說,随着搜尋和電子商務的資源不斷集中化(結果是壟斷),移動網際網路一直都是幾家公司壟斷,顯然很難找到機會,如今隻有社會化媒體&溝通才能找到突破口。

以下是中國社會化媒體&溝通的大緻格局

網際網路産品營運小結

   2, 趨勢 

     1,社會性   如上圖所示,盡管他們的功能應用層面五花八門,但是他們内在的屬性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社會性。諸如其他的方面,例如網絡商城,則是改變了人們傳統的購物習慣,搜尋業務,很大層面上幫助使用者搜尋資訊,比傳統打電話詢問公司或者朋友,都極具便利性。筆者認為,網際網路存在的本質合理性在于它不斷的模拟其現實社會,完善其虛拟社會。人本身就是具有社會性的動物,人們天生就是需要與人聯系溝通,是以有了最初論壇的興起和現在facebook的輝煌。國内第一家實名的社群網站校内(人人)網的成功和QQ高度的使用者粘度,都緣于他們的産品具有良好的社會屬性。是以未來産品的一個大趨勢,是他們都需要具有社會型的标簽。

       2,個性化  就近十年來網際網路的發展而言,有一種現象是我們不容忽視的。第一個是個人部落格的誕生。它的出現,可以讓使用者上傳自己的照片,寫網絡日志,其服務本質是便于使用者表達自己,宣傳自己。第二個是遊戲。其表面是娛樂,本質是個人欲望的訴求。第三,推特&微網誌。140字文化,讓普通使用者可以即興表達自己的觀點,心情。這三種産品,至今都一個很火爆,特别是遊戲經久不衰,微網誌現在也在高潮期。未來網際網路産品的另一個趨勢,比較更加注重使用者的個性化,更加快捷的為使用者提供表達。

       3,移動化    随之硬體的不斷更新,中國3G網絡的不斷完善,必将提升移動産業的全面革新。中國的手機網民本來就很多,加之使用者都比較喜歡随時随地的上網(這也正是筆記本比桌上型電腦流行的原因),據最新統計,未來移動網際網路網民将在2014年左右超過桌面網民。移動網際網路網民在中國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發展尤其迅速,。是以未來的網際網路産品,必然要求支援其移動平台,同時應該應該努力在這個不斷發展的大市場中有所挖掘。

      4,雲計算   物聯網 雲計算和物聯網也是在不斷的發展之中,未來也是可利用的機會。

 3,使用者體驗

   一款好的産品之是以能夠抓住使用者,其使用者體驗至關重要。具體的使用者體驗與具體的産品的内容,功能,界面相關,這裡暫不讨論。但是如果要想讓使用者有一個好的體驗,除了作不斷的産品測試和提供完善的建議通道外,還應該結合目前網際網路的趨勢,做到一下三點。

   1,個性化  産品中應該充分迎合使用者個人表達的需求。除了添加基本的日志,相冊,微網誌外,更需要從使用者平常入手。偏娛樂的産品可以添加電影,音樂,書籍,飲食,衣飾等。應該充分的給予使用者隐身保護權限,同時全面深入的挖掘使用者的個人習慣,喜好。這樣就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引導使用者建立内容。為産品不斷補充内容,營運者可以通過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引導元件群組,推薦好友,推薦商品等。這樣非常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必将深受使用者的喜愛。

2,社會化  社會化有多方面,重點突出在社會化的人際關系和社會化的人的活動。社會化的人際關系,代表為SNS,SNS的出現極大的友善了人們的溝通。對于人人,校友等實名站點來說,加深了使用者的人際交往關系。越是社會化程度搞定的産品,也越是使用者忠誠度高的産品,例如QQ。是以在産品中可以根據個性化資料,建立相應的小組,推薦好友,建立個人圈子,同時引入好友邀請機制,邀請友人,使使用者的日常好友也在産品社群中。社會化的人的活動的代表是電子商務。以淘寶為例,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購物習慣,其平台上的産品種類繁多,價格便宜,最關鍵以C2C模式存在,可以不斷吸引普通賣家和買家,極具競争力!是以可以在産品中添加相應的社會化功能,例如豆瓣的線下活動,例如團購或者其他使用者需要的功能。

3,移動化   移動産業的不斷發展,必将産生新的變革。是以産品必須對移動平台建立支援。特别是在Mac,Android平台。同時充分開發移動平台的相應價值(Uknown)......

 最後,使用者的個人心理也是不容忽視的,特别是在潮流和人性方面。

4,推廣

  産品的推廣起初由于資金的匮乏,是以推廣的成本應該盡量小,同時又要保證其推廣的效率,實在是難以兩全其美。筆者認為,最開始時,可以先撰寫優秀的産品文章,或者是以投稿的形勢,或者以廣告的形勢投到各個大的熱門門戶,人氣站點。其優點是可信度高,轉載高。如果産品是軟體的話,還可以上傳到各個下載下傳站,提供下載下傳。作為初期推廣,開始的使用者數量必然是有限的,要想獲得更多的使用者使用産品,就應該充分利用初期使用者的資源。通過釋出邀請,或者一些其他的獎勵措施,引入使用者的人際圈,形成病毒式推廣。具體模式如風靡一時的“偷菜”。其他的推廣形勢還可以通過部落格,論壇進行軟性宣傳,或者和其他的軟體進行合作推廣(比較難實作),但終究是要把握好使用者的心理。

5,盈利模式

其重點是要依靠産品的個性化和社會化性質。

 1,廣告  這裡所說的廣告絕非彈出廣告,浮動廣告等一般令人生厭的廣告。由于在使用者體驗中充分的做好了使用者個性化的資料的準備和分析,是以完全可以以推薦的方式,精準地向使用者投放廣告而不會令使用者生厭,因為這是他們潛在的需要。廣告主也可以獲得更大的宣傳需要。産品的營運者完全有理由要求更多的費用。

2,線上活動  線上活動是由官方通過使用者特定的群組而發起舉辦的,合作對象為廣告主,通過使用者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進而使營運者可以從中獲得收益。

3,線下活動   和廣告主(實業)合作。對使用者極具吸引力。其特征形勢可以如團購,也可以如其他的趣味活動,營運者從中擔任“中介”的角色。營運者也可以出于自己的發展的考慮,出品屬于自己線下的附屬品

至于會員制,差異化的增值服務(形如騰訊),暫且不考慮。總之,産品的營運應該充分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心理才能,才能不斷的發展壯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