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6歲,讀書也有二十年的光陰,讀過很多好書,也讀過很多爛書,今天總結下好書和爛書的對比。
好書 | 爛書 |
---|---|
讓人興奮 | 讓人昏昏欲睡 |
像探尋寶藏 | 像是在爛泥裡掙紮 |
讓人拍案稱奇,恍然大悟 | 讓人雲裡霧裡,不知所雲 |
相見恨晚 | 後悔浪費了這麼多時間 |
經曆過時間大衆的考驗 | 默默無聞,也沒有太多人推崇過 |
讓人念念不忘,茶飯不思 | 都不記得自己看到這本書的什麼地方了 |
世界名著,經典著作 | 絕大部分書籍,無感而發的作品 |
想要表達新見解,新發現 | 抒發意氣,憂傷,情懷,賺眼球、稿費 |
反複斟酌,推敲 ,嘔心瀝血 | 一氣呵成,不加修改,速成(《在路上》等除外) |
能開闊眼界,深入本質,目光深遠 | 能催眠,老調重彈,搬文弄字,思想空洞 |
适合自己目前閱曆、經驗、了解能力 | 脫離實際,不适合生活在現實中的人閱讀 |
如果要深入一個領域,幾本優秀的大部頭足矣入門了。反而那些快速入門,簡要讀本,看似友好的書籍是很難讓人摸着門道的。
舉個例子:經濟學
初級:《經濟學》薩缪爾森 or 《經濟學原理》曼昆
中極:《微觀經濟學》範裡安 《宏觀經濟學》????
進階:《進階微觀經濟學》???《進階宏觀經濟學》羅默
PS:記不得作者了…
這樣下來差不多高于國内普通大學經濟學大學生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