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滬高速鐵路年内開工 每公裡投資達1億元

2006.9.2 07:46

曆經十幾年讨論、總投資1400億元的京滬高速鐵路、目前已經進入了、工程準備階段。鐵路将在年内、正式開工,預計在2010年完成,到時候、人們乘坐、京滬高速列車,從北京到上海、隻要五個小時。

 正在施工的新北京南站,是京滬高速鐵路在北京的起點。與它相鄰的老北京南站現在停靠的隻是一些短途的慢車,客流量很小。而即将在2010年建成通車的京滬高鐵每年将從這裡發送8000多萬名旅客.

即将于年内開工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全長1318公裡,沿途經過北京、天津、濟南、南京、上海等21座車站。設計時速350公裡,初期運作時速300公裡。雖然開工日期還沒有最終确定,但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紀嘉倫

1’16”京滬高速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了。初步設計也都有了,一些大橋有的已經開始動工了,比如南京長江大橋已經開始打基礎了。1’54正式開工之前還要經過國務院的正式準許。

據了解,京滬鐵路運輸能力利用已經處于滿負荷狀态,建設新的京滬高速鐵路勢在必行。新的高速鐵路将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投資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工程。平均每公裡投資1億元人民币,建成後,上海到北京隻要5個小時,比目前最快的直達列車還要少9個小時,高峰時平均每3分鐘發車一趟,同時原有的京滬線将主要用于貨運,每年可增加貨運量5000萬噸,相當于建立一條貨運線。

沿線居民企業熱盼京滬高鐵早日建成

按照規劃,京滬高速鐵路開通後,從北京到上海的客運作程、可以節省9個小時,貨運運力、也将大幅提升。沿線百姓和企業、對這條鐵路的開工建設、反應如何呢,随記者一起到、京滬鐵路沿線、來了解一下。

京滬之間5小時即可到達,能省下9個小時,對經常出差的郭先生來說,有着極大的吸引力。在一家外企工作的郭先生,負責華北和華中地區的産品銷售,平均一個月要有一周左右的時間花費在路上。京滬高速的貫通,為他省下的将是大把的時間。

郭先生還說:

如果是提速的話,現在來看,能節省一半的時間,如果這樣算,應該是多了3個工作日,對我來說,這3個工作日就很重要了。

對郭先生來說,提速意味着更好的業績或更多的休閑,而對沿線企業來說,則意味着機會和利潤。徐工集團地處京滬之間的徐州,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頭号企業,市場占有率超過50%。他們更是急切盼望着京滬高速盡早開工。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說

徐州本來是經濟窪地。如果高水準的人才到徐州的話,他會各方面不友善。(高鐵開通後)我不要把我的總部搬到上海和北京,就有人才和資訊過來。這樣會減少我很多的成本,提高我的效率。

除了獲得地緣優勢之外,徐工集團還希望從這個項目的建設中直接分到一杯羹。這個投資1400億左右的大型項目,對他們的重型機械而言,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目前他們已經成立了專門的班子,為投标做準備。

王民還說

我們汽車起重機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大約是55%,如果(京滬高速)80%都是橋架,我這個就很可觀了。我估計有個上百億的收入,總會有。

高鐵雙城記:蘇州錦上添花徐州雪中送炭

蘇州、徐州是京滬高速鐵路上、兩個重要的客貨運站點。日前,兩市政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頻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京滬高鐵貫通,将有利于解決、兩地經濟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并對整個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拉動作用。

蘇州不僅是曆史文化名城,也是蘇南經濟發展的重鎮。去年蘇州國内生産總值超過4000億元,已經僅次于上海,位居全國城市第二位。其中旅遊收入近1/10,超過400億元。但目前蘇州火車站的日均客流量為5到6萬人,近于飽和。交通已經成為蘇州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蘇州市長閻立認為,京滬高速的貫通,将有利于打破這種局面。

蘇州市市長閻立表示

我們預計,我們的旅遊,旅遊的經濟總量,每年還有,在十一五規劃裡,我們規劃是18%(的增長)。

如果京滬高速對蘇州來說,更像是錦上添花,對徐州來說,則完全是雪中送炭。徐州去年的國内生産總值1027億,隻是蘇州的1/4,地緣差異可以說是造成這種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

徐州市市委書記徐鳴說

高速鐵路的興建,一下子就拉近了徐州這樣的城市和上海、北京中心城市之間的距離,為我們更好地開拓市場、更好地讓徐州的産品走向世界,也提供了一個快捷、友善的通道。

鐵路運力不足對徐州的影響是明顯的。徐鳴介紹說,由于南京長江大橋隻有雙軌,短程貨車要讓位于長途貨車,一直以來徐州自己鐵路貨運運力的實際需求也隻能滿足30%。而京滬高速鐵路建設将改變這一局面,據了解,針對京滬高鐵将建立一座南京長江大橋,鐵軌數量将達到六條,貨運運力至少可以提高一倍。徐鳴認為,高速鐵路對徐州物資南下,而且對晉煤、魯煤等戰略物資南運,甚至對整個東北、西南貨物向東南沿海的運輸都将起到重要的疏通作用。

京滬高鐵:凸顯三大技術亮點

記者同時從鐵道部了解到,京滬高速鐵路、将成為我國第一條、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高速鐵路,同時,這項工程、将主要依靠、自主創新技術。我們來看看,新鐵路、都有哪些技術亮點。

首先,京滬高速鐵路首次實作全線無渣軌道。所謂無渣軌道就是路基上不再鋪設石子,這樣就避免了可能存在的路基下沉問題,保證鐵路線長時間安全運作。

其次,全線以橋代路。就是整條鐵路線采用全封閉立交橋的形式建成,這樣既保證了運作效率,又節約了土地。

如果正常的鐵路寬度,包括排水溝,雙線要40米寬,修建橋梁的話占地隻是23米寬。通過能力高出一倍,而占地少了一半。

第三,全程智能化操作,隻在火車啟動和進站時有人工操作,其他時間都由電腦控制。運作中如果遇到障礙物能夠自動停車。新的高速列車将實作70%以上的國産化。

同期:

它是動力分散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每個車組下面都有動力裝置,如果一兩個車廂出現問題,不會影響到列車運作。

專家:發展高速鐵路運輸适合我國國情

高速鐵路、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但另一方面,我國鐵路建設、卻相對不足。目前,我國鐵路運力、占世界總運力的25%,但鐵路長度、卻隻有全世界的2%。專家表示,大力發展鐵路運輸,尤其是高速鐵路運輸,是适合、我國國情的選擇。

孫章教授1993年就參與過京滬高速建設的評審,是我國的鐵路研究專家。他說,目前世界各國交通網有兩種主要模式,一是類似美國的飛機加小汽車模式,這種模式投資大、對資源環境影響大;另外一種是火車加公共汽車模式,我國人口衆多、土地資源緊張,後者不僅更為可取,而且需求量仍然非常大。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說

德國的面積是35萬平方公裡,不到我們的雲南省,雲南省是38萬平方公裡,可它的鐵路呢,有45000公裡,我們全國這麼大,我們隻有75000公裡。鐵路就像我們身體的動脈,我們太需要鐵路了。

依據國務院審議通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未來五年我國将投資1。25萬億元,建設19800公裡新的鐵路線,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運裡程将達10萬公裡,投資将超過2萬億元。孫章教授表示,建設新的鐵路,應該遵循自主研發,市場投資的總體思路。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說

拿法國來講,它是10年就收回了投資,開始赢利。日本新幹線更好,它第8年就開始赢利了。是以民間資金進入基礎設施的建設,積極性是非常高的。

目前,鐵道部已經表示,京滬高速建設資金将采取市場化融資方式,吸納民間投資、法人投資和國外投資。

聯播觀點:做好“加速”的準備

對于京滬高速鐵路,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想象,專家有專家的想象。不少經濟學家表示,京滬高速鐵路将改變不少區域的經濟關系。

首先,對已經形成規模的産業迅速擴大市場格局有利,比如說,更有利于汽車業像北京和上海兩地集中,而家電業向山東的城市集中等等。

其次,它會對城市間的行政壁壘産生沖擊,高速鐵路迫使各地的行政意識更加開放,因為地區和地區之間溝通融合時間成本的大大縮小,區域合作内容更加豐富。

至于說人才流動,旅遊合作等等,可能發生的變化實在太多了,商機也會大大的增加。京滬高速鐵路就像一個大工廠中的房間的一條高速傳送帶,它一旦加速,對所有的環節都帶來加速的要求。關鍵是,政府、企業甚至個人,都要有加速的準備,因為,機會來得快,别人搶的也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