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作者:看曆史浮沉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文|柚子

編輯|看曆史浮沉

部落是伊朗國家社會的基本組成機關。

部落是由同宗、同族、同語言或同種的人們組成,也稱部落集團。在伊朗的曆史上,部落與部落集團之間長期存在着鬥争與合作。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16、17世紀是伊朗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各部落之間的沖突錯綜複雜,鬥争相當激烈。

部落沖突不僅影響到伊朗的社會和政治發展,而且對伊朗古代曆史的發展産生了重要影響。本文以16、17世紀為中心,主要研究16、17世紀伊朗部落問題。

通過對伊朗各部落曆史及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與研究,本文認為16、17世紀是伊朗曆史上一個較為複雜的時期,在此期間,各部落之間存在着各種沖突和鬥争。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部落的起源,部落之間的利益之争

波斯曆史上的部落起源于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波斯民族的形成時間,一般認為在公元前4000年前。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伊朗高原西部的各部落長期處于相對獨立狀态,他們以各自的語言、信仰、生活方式和習俗為基礎形成了許多部落。

例如,蘇美爾人在其曆史中形成了許多不同的部落,而阿卡德人則形成了許多不同的部落。這些部落之間長期處于互相對抗和融合的狀态,甚至互相仇殺,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局面。

到了公元前4000年前,伊朗高原西部出現了一批城邦國家。這些城邦國家在政治上實行獨立自治,他們擁有自己的軍隊、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

這種狀态一直持續到公元前2300年前後,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前後,一些部落被合并成更大的國家。這些國家将部落聯合起來,組成了聯盟或同盟,這就是伊朗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部落聯盟。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伊朗部落的劃分與當時的社會生産力水準和各部落之間的關系有關。伊朗地區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土地肥沃,氣候幹燥,适宜于種植各類農作物。

在古代社會中,伊朗人主要依靠農業生活,而不是畜牧業和手工業。在當時的生産條件下,農業是伊朗主要的經濟來源。糧食短缺使伊朗部落之間産生了嚴重的沖突和沖突。

當時伊朗人在生産中主要依靠農業為主。在這種情況下,部落之間就産生了激烈的沖突和沖突。

伊朗各部落為了争奪糧食、土地等生産資料,經常發生激烈的沖突。有些部落為了争奪土地,經常進行武裝沖突。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在當時落後的生産力條件下,各個部落之間在經濟利益方面産生了嚴重沖突和沖突,進而造成了部落之間的對立和争鬥,導緻伊朗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部落戰争發生。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部落之間的土地之争,部落對軍事權力的争奪

在16、17世紀,由于伊朗人口的不斷增長,土地配置設定和利用方式也随之發生變化。據伊朗曆史學家和社會學家賈拉魯丁·紮赫爾研究,在16、17世紀的伊朗,人口增長主要是由于人口不斷地遷徙和流動。

在人口遷徙的過程中,部落成員從不同的部落轉移到新的部落中去,這些部落的成員之間在地域、語言、宗教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着差異。

許多部落都把自己的土地集中起來,在新的部落中配置設定土地。随着人口不斷地流動,各部落之間的土地之争也越來越激烈。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自己原有土地不被侵犯和兼并,各個部落不得不争奪新的土地,進而導緻了部落之間的土地之争。

從16世紀起,部落對軍事權力的争奪成為伊朗曆史上一大特點,特别是在16世紀到17世紀期間,各部落之間為了争奪軍事權力而發生的沖突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在伊朗曆史上,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戰争曾多次爆發,部落之間為了争奪軍事權力而發生了激烈的鬥争,例如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巴赫穆特等部落就曾試圖争奪軍事權力。

在16、17世紀的伊朗,各部落對軍事權力的争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為了争奪軍事權力,各部落之間爆發了多次戰争。如在16世紀初,巴列維王朝為了争奪對伊朗高原北部的控制權而發動了多次戰争。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據統計,在16、17世紀期間,伊朗爆發了12次部落之間的戰争。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部落與行政機構之間的沖突,宗教和公權力在部落中的作用

伊朗部落與行政機構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為部落首領與政府官員之間的沖突。在伊朗的曆史上,部落首領與政府官員之間存在着各種沖突。

例如,在16世紀,薩法維王朝的伊瑪目穆罕默德·阿裡·哈什米試圖向國王巴赫蒂亞爾提出自己的意見,他說:“我的意見是,你應親自去請求巴赫蒂亞爾先生,而不是在議會上和你們的議會上告訴他。”

伊瑪目穆罕默德·阿裡·哈什米通過這一事件表現出了部落首領與政府官員之間存在着尖銳的沖突。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在16世紀40年代,伊斯法罕地區的伊瑪目阿蔔杜勒·拉希姆·哈希米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我認為,人民與議會之間存在着尖銳的沖突。”

在阿蔔杜勒·拉希姆·哈希米提出意見以後,伊斯法罕地區的伊瑪目穆罕默德·阿裡·哈什米也向國王巴赫蒂亞爾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宗教權力是伊朗部落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宗教權力主要表現在部落首領的選舉和任命方面,這一時期部落首領的産生主要采用選舉制。

宗教權力也是伊朗部落社會中一個重要的權力來源,尤其是在部落首領選舉上,一般采用部落大會制度。

由于伊斯蘭教是一種世界性宗教,其傳播範圍極其廣泛,而伊朗又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之間有着很大差異,是以伊斯蘭信仰也在各民族中傳播開來。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之間的互相通婚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伊朗各民族的團結和發展。伊朗各部落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在部落中不同的宗教信仰互相排斥、互相鬥争,由此産生了諸多沖突和沖突。

可以說16、17世紀伊朗部落間存在着宗教權力和公權力的鬥争。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結語

16、17世紀,伊朗部落之間的沖突沖突嚴重影響了伊朗的社會和政治發展。

在這一時期,部落内部的沖突沖突主要表現為各部落之間的政治鬥争和軍事沖突,部落之間的沖突主要展現為各部落與封建領主之間的沖突,在這一時期,各個部落内部還存在着與外部勢力的沖突。

聊伊朗:看16、17世紀時伊朗部落的發展

此外,在這一時期,各部落還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發生了多次沖突。總的來說,16、17世紀伊朗部落問題錯綜複雜,具有很大的複雜性和沖突性。

16、17世紀伊朗各部落之間沖突沖突主要表現在各部落與封建領主、波斯帝國、其他國家和民族等方面發生了激烈的鬥争。

由于受到當時曆史條件的制約,16、17世紀伊朗各部落問題并未得到很好地解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