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實體史話》

  說起讀這本書的感受,還得回憶起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那是在不久前所讀到的那本《時間的形狀》中提到的,仿佛是一種緣分,讓我在無意中尋到了此書,又在同一種不可揣摩的緣分中讀到了這本史話。兩本書似乎本就是兩位作者心靈相惜的作品,像一對孿生兄弟一般有着說不清的聯系。他們一個代表了雄偉,高貴的相對論,一個代表了神秘,詭異的量子論。他們共同以一種輕松愉快,幽默有趣的方式向讀者講述,且還不時手舞足蹈的示範着這兩個堪稱整個20世紀,整個實體學界最為偉大,最為驚險離奇,最為波瀾壯闊的科學史事!

  這是兩個颠覆性的故事,我依然清楚的記得那兩朵籠罩在20世紀初的烏雲,也正是這兩朵烏雲開啟了科學的新紀元。這是兩條曲折泥濘的路,也是輝煌偉大的路,正是暴風雨的洗禮,才造就了這兩座恢宏的實體大廈。沿着這兩條路,我走過無數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走過無數個暴風雨前無限甯靜的時刻,走過無數科學家為實驗理論苦苦探尋的時刻,走過那被打的千瘡百孔的斷崖殘壁,走過那些驚心動魄的實驗,走過那充滿奇迹的20世紀。現在就讓我回到那個開始,回到那個最初的世界,去回顧一下那片蒼涼又壯麗的土地吧。

  說到這裡,對于《時間的形狀》我總有一種未盡其事的感覺,總覺得隻有将它他給予我的光明,放在文字裡儲存下來,才心裡踏實,才有了不負此行的感覺。時間的形狀,是一本圍繞着相對論講的史話。記得最初的時候,對于相對論,我也曾有過幾面之緣,但又奈何在它深奧,複雜的面孔下幾次都沒能看清它的面孔,以緻對此産生了可了解的恐懼。本以為深奧的相對論會一直不願對我露出真面目,直到很久以後,也正是在前面所說的那種緣分下,我才得以提前窺見他的冰山一角。

  這是一本很愉快而輕松的書,從我廢寝忘食兩天便把它看完,就可以看出,他的确有着非凡的魅力,并在我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不由得想到那本關于哲學的故事《蘇菲的世界》。它們都留給我的印象是如此的相似,讓我又驚又喜。緣分,命運真的是如此巧合嗎?曾幾何時《蘇菲的世界》将我帶進那個奇幻的世界,讓我領略到先哲的驚人智慧,以及對生命對宇宙最深處的向往。如今又是一本《時間的形狀》給我打開的科學的大門,哪怕隻是一個門縫,但是其中的光輝依然讓我感到頭暈目眩,感到激情澎湃。命運,是如此難以琢磨,又如此可愛迷人,我為之折服,為之癡迷。哲學科學,科學哲學如糾纏的量子,它們的力量大到我難以表達,隻是靈魂的一個聲音告訴我:這不是一個巧合,是命運的安排讓你尋着曆史的長河,以驚人的相近回顧着這片雄偉的大地。

  不知不覺,已經偏離了主題。但我并不是很在意,既然是讀後感,既是"感",那又何必拘泥于框架構架呢?在我的思想體系中,隻有永恒的真理,是以,真與理是至高無上的。

  這本書是以量子論的起源和發展為主線,從牛頓時代開始,一直講到近代實體。從微小的量子開始,一直講到宇宙的構成。書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人物,有名揚四海的,也有鮮為人知的。他們最終都像一顆顆珍珠一樣,被曆史用時間之線串成了一條美麗的項鍊。

  還能清楚的記得,故事是從光開始的。光是什麼?麥克斯韋告訴我們,光是波!而牛頓卻告訴我們,光是粒子!這是一條曲折的道路,光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仿佛是本書的主持人,一直穿插在整本書之間,并留給觀衆難以磨滅的印象。光的本質之争,留給我非常大的印象,它的發展,展現出科學家們驚人的智慧!

  此後,普朗克常數的發展,開啟了量子實體,雖然我并不懂其中的精妙,但從其被定為三大常量就可以看出它的偉大。然後是波爾的原子模型,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波爾的互補原理,推動着量子實體這個龐然大物走向了世界!它們所展現出來的離奇怪異的世界,讓我的腦子嗡嗡作響。混亂在我腦海裡占據着,但是震撼,驚奇卻又讓我萬般激動!最初我為科學家們的發展,為那場曆經三百多年的波粒之戰而興奮不已。但是随着新發現,新思想,新理論的出現,我又感到毛骨悚然,不可思議。其中最令我震驚的是那個名聲早已在外的思維實驗:薛定谔的貓。也許許多人都聽說過這個東西,但是我想,混合着這段風雲的歲月一同飲下的這杯酒,味應是更加的辛辣,洶湧。在了解了它意義以後,再回憶那段文字,已是唏噓不已。

  後來我又接觸到波函數這個詞,作者花了大量的筆墨在這之上。這個同樣出自薛定谔之手的波函數,又是波對粒子,甚至是對整個宇宙最深處的秘密發起的驚天之戰!"坍塌"這個詞是如此的厚重,它激起的滔天大浪,不知震撼到多少人。多少人試圖解決,卻又都迷失了去路。

  最終,宇宙的最深處的秘密,萬物是否有統一的規律?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引力,磁力是否能夠統一,要多久才能統一?這都是我無法想象的。超弦理論,M理論,退相幹理論,多宇宙理論,等等。我難以理清其中的意義,太多太多的不可思議漂浮在我得腦海,像茫茫的大霧擋住的前路。

  最終這本書依舊是神秘的,量子實體,相對論依舊如潘多拉寶盒一樣橫在我面前。隻是,與最初的我不同的是,我看到了它的魅力,看到了它的偉大。這是一段不錯的回憶,也許量子的效應對我的生活毫無幫助,但是我卻感到了滿足。哪怕是形而上的,也無所謂,至少我總該甩掉了一些時候的無聊了吧。

  寫這本書的讀後感即是興奮的,也是煩惱的。興奮的是很渴望講從書中讀到的思想,讀到的震撼寫下來。煩惱的是驚奇是那樣多,震撼是那樣多,想要寫下那心中慢慢的感慨,我那軟弱的筆怎能擔此重任啊。零碎的,雜亂的思想漂浮着,散亂着,隻有幾顆明亮的在這思緒的茫茫大霧所掩蓋不了的閃耀着光輝的明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許就很難忘記了,像曝光的膠卷無法抹去它曾留下的光輝一樣。

  最後以那三本書名字來結束吧,他們對我來說是三位可親可敬的啟蒙老師,以此來紀念這個平凡的時刻又不平凡的時刻:

  蘇菲的世界,時間的形狀,上帝擲骰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