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則-讀書筆記-想要與事實的辨析和連接配接

《原則》一書,涵蓋了三個方面,包括:瑞的成長曆程,生活的原則,工作的原則,當然,還有一部分經濟的原則未在本書中展現。書中涉及到的内容豐富,且從多個次元系統地梳理了成功達成目标的狀态和途徑。此外,本書采用checklist的形式對生活的原則和工作的原則做了系統的梳理,這對快速的定位書中感興趣的内容顯得尤為重要。

成長曆程

先對本書通讀後的觀點中簡要的回顧。第一部分,作者回顧了自己的成長曆程,富有實踐精神的少年成長曆程,對他的人生帶來了重要的影響。從很小的年紀,作者開始接觸投資,并從中不斷琢磨、研究,比如:收集和閱讀500強公司的财報。單從這一點來說,作者具有探索性思維、專注性精神。作為一位年輕爸爸,如何培養孩子具有這種精神,讓我反複去琢磨。作者青年的成長曆程,是高端的,是精英的,從哈弗商學院畢業後,從業于交易公司,這也是當下中國精英層所期待的和追求的。這讓我聯想到以前舒主任提過的,要想賺錢就需要和錢距離近(純屬調侃)。一路高歌發展,這其中也少不了當時美國整體經濟态勢的作用,這也說明了大的時代背景決定了個人的成就。從30歲開始,瑞的人生走入了低谷期,其全部的财富因為交易價格的大幅度下跌導緻縮水。但客觀而言,他在30歲之前已經如此富有,這也說明了作者并非凡人。他的人生低谷期持續了3年,然後開始進入了人生事業期,維持了10年,然後就是收益期差不多在15年。換而言之,他在45歲的時候,已經實作了真正的财富自由,随後45歲到60歲之間,就是收益期。進入老年之後,他開始思考人生的價值,應該來說更多的是退居到二線,成立了基金會,成立了治理委員會,專注于寫書和做公益。簡要回顧了作者的成長曆程,可以總結出“注重少年實踐,擁有名牌學曆,接受過大廠訓練,中間受過打擊,25年創業路,老年專注總結人生”。這種超級發展軌迹,可能隻有孫老師與之匹敵,這也說明了作者就不是普通人,是典型的高智商高情商精英。之是以做如此的鑒定,是為了更好的為之後的原則做适用性評價,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我們更應該在現實的前提下吸納有價值、有借鑒意義的方法和原則;而書中提到了權重決策、經濟模拟模型,雖然篇幅不多,但是我們想做到的可能性,可能望塵莫及。

生活的原則

書中第二部分,作者從事物分類的角度,對生活的原則做了總結,其中關鍵的部分包括:擁抱現實、五步法則、了解人性、做好決策等。這些内容帶有一定的成功學成分,當然,成功的本質是一緻的。這些方法和原則,我認為對我們普通人的适用性,因人而異,或者說,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難以達成,或者說這本身也是作者晚年加以總結的,可能他年輕的時候也沒有做到。但正如“書是丈量世界的工具”比喻,我們應該從中閱讀、吸收、内化一部分潛移默化的東西,而不是想着那這些原則來對照自己日常的生活行為。

工作的原則

書中第三部分,作者對工作的原則做了總結,這部分對日常的工作是有極大參考價值的,尤其是其中談到了對識人用人的重要性和方法。個人認為,這部分可以作為工具書參考,每當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的時候,可以翻閱檢視,可能可以為自己提供解決的思路。談一點讀完後不成熟的觀點,其第一個小部分,談到了打造文化。很多時候,由于我們缺乏專業的營運和包裝能力(我們泛指公司普通的員工),在帶領自己小的團隊的時候,很難通過形式化的方式來傳遞文化。但文化對任何一個有發展力和生命力的團隊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這就存在一個難以調和的沖突了。其實書中也給出了答案,書中提到“一開始并未給員工買保險,當發生問題時,瑞選擇竭盡财力去幫助員工(P344)”,“會為每個員工手寫新年賀卡”,“會舉行家庭派對”,“會遵循嚴厲的愛”。這些都說明了瑞老闆是一個很會關心大家的人,是以日常傳遞文化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自己身體力行,在說的同時也做給團隊的小夥伴們看,某些情況下,可以少說多做,這個過程中帶有推敲回味的成分。此外,第三部分中提到了識人、用人的重要性,明确了團結比自己優秀的人的作用性,這在上一次《管理的常識》中也明确指出了。這過程中,讓我想到了之前陳清主任為我們做的“識人用人之道”,當開始接手和學習管理40-50人的團隊的時候,這點的重要性,迎面撲來,因為僅憑幾個人的能力已無法應對工作的需要。接下來,我需要抓緊細化一下《适用于GIS企業研發招聘的STAR法則》,以指導我的實際工作,陳主任的STAR法則圖如下。

原則-讀書筆記-想要與事實的辨析和連接配接

自我思考

最後,我想對本次讀書筆記的副标題“想要和現實的辨析和連接配接”做一個論述和反思。之是以選取“想要和現實”作為副标題,是因為這部分内容貫穿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工作、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往往是超越我們當下的物質條件,即“夢想”;而當下的物質條件或者其他條件,可以認為是現實。溫總理在地質大學寫下了“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其中,蘊含的道理是一緻的。在以前,為接觸到這句話之前,并未系統思考過這個其中存在的沖突,可能現在在我們看來已經非常受用的一句話,反思10年前,可能并不以為意。是以,在新同僚、新同學來到的時候,我們需要傳遞如何調和好“夢想和現實”的沖突,讓大家意識到當下社會宣揚的以跳槽漲薪為目标的發展模式屬于非可持續發展模式,如果常用此道,終會讓自己無路可走;而需要讓大家逐漸培養出以解決問題、突破自我為發展模式,這種屬于可持續發展模式。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擁有這普通的智商、普通的情商、普通的學曆、普通的家庭背景、普通的技術技能,是以我們在制定自己的夢想的時候也需要從普通出發,分階段性的,而非完全的長期目标。此外,我們需要清晰的界定好長期目标的價值性和短期目标的實務性,比如:長期目标的價值性應該展現在“真的想要什麼”,而不是多少錢,錢是一種達成人生目标的媒介,而不是人生的追求,如果混淆了這一點,容易讓人誤入歧途。談談我自己的“真的想要什麼”,我做了一個宏觀的定義“做出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的産品”,确實很宏觀,其實我原本在書上标注的是“寫出影響百萬人的代碼,做出億級銷量的産品”,但這個貌似與我之前提到的概念有沖突,因為不應該用錢來衡量長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考慮實務性,比如:學會一種新的管理方法、掌握一種新的技術、發表一篇高品質的論文、開展一次階段性産品沖刺等等。目标雖然重要,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但是為何仍有很多人無法達成,這其中怕是“堅持”的力度和決心有限。堅持是實作目标的唯一途徑,決心是保障目标達成的内在動力。堅持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對于“吃苦”的承受力不同,如果普通人想提升自己的堅持力,可以考慮鍛煉中培養;決心可以包括内部自驅決心和外部推動力決心,但自己的決心不足時,可以考慮說出來,将其變成廣為人知的内容,轉外為外部推動力決心。在此,我也參考學習瑞的作圖風格,繪制一張圖,以表明我對想要和事實的連接配接思路。

原則-讀書筆記-想要與事實的辨析和連接配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