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會經曆四個階段的發展:輔助人工、解放人工、增強智能和自主智能。現在的RPA處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不涉及到決策層,隻是幫助人執行預先定義好的流程。需要人在初始化和運作的過程中參與監控,確定實施的準确性。 第一個階段 輔助人工 Assistance 這個階段的RPA可以輔助人工完成許多基礎的資料輸入,應用排程的任務,但工作過程仍然需要人工參與。RPA會部署在單個裝置端,往往是幫助單個員工提升工作效率。 第二個階段 解放人工 Automation 這時候RPA可以自動完成端到端的工作流程,無需人工幹預。RPA可以部署在中央控制台,進而進行工作流排程和任務排隊。但這些用例仍然不需要外部知識,規則也是相對靜态的。 ![]() 第三個階段 增強智能 Augmentation RPA不僅可以模仿人類,而且可以融合感覺技術。RPA可以擷取相關的外部知識,自動化處理目标文檔中的非結構化資料,例如發票資訊(圖像)和來自客戶的郵件(文字)。任何一個業務流程的自動化都需要串接許多技術子產品。如果RPA不具備OCR,語音識别,實時翻譯等功能,那其實還會有很多中間步驟需要人機互動,人工複核,自動化的需求就沒有被完整地滿足。 第四個階段 自主智能 Autonomy 自主的智能不僅需要對目标有增強的認知,還需要有自動歸納和學習的能力。未來大部分流程可以通過觀察大量的人工操作來學習。企業中的業務流程多種多樣,如果遇到長尾用例,神經網絡可能需要大量的資料才能訓練出理想的效果。未來的RPA或許可以通過觀察不僅是流程也包含流程産生的資料結果,進行自主的學習和判斷,自定義新的機器人來适應動态的規則。自主RPA還可以結合外部知識做出更好的決策,比如收集社交媒體上産品評論的機器人能夠自發學習新的縮略語和别稱,自動擴充關鍵字清單,確定原始資料的完整性。同時企業也可以為機器人提供更多的參數,使RPA更了解運作的環境。 随着企業希望從部署的RPA解決方案中擷取更大價值,RPA将會成為融合不同自動化技術的平台,比如可以融合更多的分析和智能。企業中需要自動化的并不是技術,而是如何把人,流程和技術融為一體。 未來的RPA不僅僅是幫助提升工作效率的一個企業級産品,還可以成為一個讓所有人都操作自如、滲透到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産品。如果開發機器人的門檻繼續降低,真正實作無代碼或自動編碼的理想階段,那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設計出成百上千個小機器人,将自己從重複、繁瑣的雜事中解放出來,騰出更多時間專注于自己的天賦和熱情。機械性被削弱了,生活自然會變得更有“人味兒”,甚至生活與工作間的界線也會逐漸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