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遇與風險并存的社交電商,如何走下去?

2018年7月27日淩晨,随着一聲鐘響,創立時間僅有三年曆史的社交電商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挂牌上市;2019年5月3日,又一大社交電商雲集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随着社交電商平台的上市,京東,淘寶,小米等電商巨頭紛紛布局,社交電商仿佛成了新零售的一大風口。

了解更多E+新零售産業網際網路,可搜尋公衆号“産業網際網路服務商”

近幾年來,社交電商猶如星火燎原一般,迅速發展起來,在這個多家雲集的市場中,前有淘寶京東等巨頭的堵截,後有團購的追趕 。機遇和風險并存的社交電商之路,為何還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呢?

社交電商的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讓我們看一組資料:

2015年9月拼多多上線,成立不足四年時間,使用者接近四億,2018年上市,成為社交電商第一股。

2015年五月雲集建立,2016年12月完成2.28億人民币A輪融資,2018年4月,獲1.2億美元B輪融資。财報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雲集一季度的GMV達到了68億元人民币,與2018年同期35億元GMV同比增長93.7%;

2017年9月22日愛庫存平台正式上線,第一個月銷量就突破千萬,2018年1月獲鐘鼎創投A輪1億人民币融資,2018年7月,愛庫存完成5.8億人民币B輪融資。

資本市場的不斷湧入,社交電商成為一大風口。

網際網路創造的天時

網際網路從1.0時代發展到6.0時代,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的社交活動越來越普遍。刷微網誌,聊微信成為了使用者生活中的一部分。伴随着網際網路的到來,以流量和資訊為主流的發展方式更趨近于碎片化和去中心化。

2013年淘寶和微網誌合作推出“淘寶微網誌版”,推進購物進入2.0時代。在“網際網路+”浪潮下實作共赢。微網誌可以借助阿裡的大資料對電子商務進行深度整合,促進自身推薦資訊準确度的提升。同時淘寶也可以依賴微網誌對移動網際網路電商入口進行占領,給自身開拓一個新型的擷取流量與使用者的入口。這種在社交網站中将流量導入電子商務而推動電商消費的模式,迅速成為社交電商發展的有效模式。

在移動支付沒有出現之前,人們購物隻能通過網上電子銀行進行,因為各種原因的限制,不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友善。移動支付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大難題。各大電商對移動支付的早期試水在2011年,但授于安全問題影響一直沒有很大的發展。随着3G,4G的出現,移動支付日漸完善,交易規模也越來越大,社交電商在移動支付的環境下也日益成熟。

馬雲曾經說過:“大資料時代的核心不是分析資料,而是分享資料。”

絕大多數的獨立電商很難形成集支付,資料,服務,為一體的系統。阿裡金融總裁胡曉明表示:資料是第一生産力。意思就是,誰先掌握大資料,誰就把握住了發展的先機。大資料不僅能夠精細化使用者,還能夠看清分析各種業務的走勢。電商所掌握的資訊更多的來自消費者的消費資訊,大資料的整合,使社交電商更能精準的智能的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動機。

諸多平台帶來的地利

衆多社交軟體以及電商平台的推出,促進着社交電商的發展。拼多多和雲集作為社交電商的典型代表。根據《深網》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内相應規模較大的以社交驅動的電商平台有拼多多,雲集,有贊,微盟,禮物說等超過10家。一些以微信小程式着手的小型社交電商更是數不勝數,不完全統計2018年社交電商融資金額已經超過200億元。

《2018年中國移動社交電商發展報告》資料顯示,社交電商自2013年出現後連續五年高速發展。具體來看,2017年社交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835.8億元,同比增長88.84%。

根據mUserTracker的資料顯示:2018年12月社交電商的月獨立裝置數為31.7千萬台,同比上漲69.52%,月人均使用時長為73.8分鐘,同比上漲5.28%,月人均使用次數為21.4次,同比上漲27.38%。而天貓、京東、蘇甯易購等綜合電商平台,在2018年12月的月獨立裝置數是77.4千萬台,同比上漲2.38%,月人均使用時長是137.4分鐘,同比上漲2.08%,月人均使用次數是35.1次,同比下跌了2.77%。

流量市場創造的人和

流量是社交電商立足的根本。在這個微信擁有10億月活使用者,占據了使用者55%的線上使用時間,觸達了傳統電商未能覆寫的使用者群體。2017年,微信小程式也橫空出世,加上微信群,朋友圈,公衆号,在中國開始誕生出一個完整和成熟的社交生态圈。

拼團和分銷驅動成為了社交電商的熱潮,目前的社交電商主要建立在使用者自用消費和分享推薦基礎上,以傳統的搜尋式和貨架式電商平台正以推薦分享為主的社交電商逐漸蠶食。但無論是傳統電商,還是新型的社交電商,從根本來說都是在追求流量。

同時,下沉市場的巨大流量。一二線城市使用者和下沉市場使用者之間,存在着較大的消費決策差異和社交心理差異。社交電商這種模式天生為下沉市場而生,不是因為産品低端,而是它更能滿足低線城市使用者的産品使用需求和社交分享需求。

在社交電商時代,網際網路的流量變得越來越分散,知曉流量的本質就是時間,信任和優質内容是流量的基礎,在依托“人人是消費者,人人也是傳播者”的社交時代人群特征,利用社交電商平台的優勢發揮品牌影響力和社群的延伸作用,商家們可以輕易實作流量的沉澱和裂變,進而完勝傳統電商。

社交電商面臨哪些問題呢?

首先社交電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相關法律的滞後,行業缺乏監管。

因其爆發式的增長,監管制度不完善,使其處于傳銷的邊界,稍有不慎就會踩雷。是以大多數企業都是摸着石頭過河,與監管部門密切聯系着。但是《電商法》的出台,使其變得有法可依,社交電商也進入了正常發展的節奏。

電商的誕生,大家有非法經營的說法,網約車的出現,則有黑車合法化的争議。任何一個行業的出現,到成熟,其相關法律都是伴随着行業大一步步發展相繼出現的。在雛形未定的局勢中,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與時俱進的立法管理帶領新型的商業模式往前邁出一大步的同時,為社會經濟做推力,而不是用過往标簽式邏輯簡單粗暴一刀切。

其次使用者隐私問題得不到安全保障。

社交電商中很多是通過資訊授權進行登入,登入的同時還需要授權通路你的頭像,電話等資訊。有些平台也會時不時的給你發一些推銷短信,一些店鋪也會給你發一些推銷商品的短信。在電商平台購過物的朋友可能都收到過這樣的短信或者電話,甚至有的網站會收集你的個人資料來進行販賣。這些管理上的缺失直接導緻使用者在其内心的不滿。

第三就是平台重社交輕産品。

撿了芝麻丢了西瓜。買到假貨可以說是人們最痛心的事情,社交電商雖說也是消費行為,但是其消費屬性發生了改變,平台對物品的控制能力也被稀釋了。比如拼多多拼團消費模式盛行,但是拼多多賣假貨的新聞一直層出不窮,盡管有效的治理,但還是防不住有假貨的出現。因為隻強調“社交”,強調“内容”社交平台逐漸丢失了電商的根基,忘了消費者的核心需求認識産品。

社交電商在今後如何發展呢?

(1)政府應該加大對社交電商的扶持力度

政策的釋出總是能于是着事物的發展方向,政府加大對社交電商的扶持力度能促進企業參與社交電商發展的熱情,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規範社交電商的發展,加大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力度,電商企業在進行電商社會化時要謹遵國家的法律法規,并根據企業現狀制定适合本企業的社會化電子商務發展路徑。

(2)電商平台加大宣傳力度,同時嚴格把控商品品質

社交媒體改變了人們搜尋和分享資訊的方式,也改變了可能做出購買決策的方式。企業必須意識到,現如今影響購買環節的重要因素不僅是消費者的顧慮,更多的是消費者對企業提供的産品以及服務的評價和支援。在企業發展宣傳中盡量避免消費者不願意接受的方式,結合社交應用特色進行推銷,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3)社交電商模式發生轉變

拼購型社交電商在未來更多的是一種社交玩法,是以該模式在流量飽和之後,未來會弱化這種拼團概念,向傳統電商轉型。來内容與電商的結合程度更加緊密,催生出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的商業模式。社群團購模式與生鮮市場玩家形成了較為激烈的競争,未來随着品類擴張并滿足使用者需求,業務範圍将會從預售擴充到即時到家等模式。

未來的社交電商模式不再是引流,而是集供應鍊,服務,使用者為一身的發展方向。盡管行業在這一環節深淺不一,但未來企業肯定會充分運用社交紅利,挖掘使用者價值。社交電商行業繁榮的背後,還有許多漏洞需要補上。現在的此消彼長并沒有形成定局,未來格局上的諸多變數,還有待考察。

了解更多E+新零售産業網際網路,可搜尋公衆号“産業網際網路服務商”

原文:zsyncmall.com/html/xwzx/xydt/129.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