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戀綜野起來:《半熟戀人2》成就“BE美學”

©️深響原創 · 作者|顧意

“第一天我把信物看成了植物,是以去花園拿了盆栽給你,但我内心真正想送你的花,是這一束。”孫沐雨接過餘陶然手裡的一大束粉色玫瑰,笑容燦爛。

在滿屏“沐然回首是真的!”“我嗑到真的了!”彈幕中,孫沐雨、餘陶然攜手走向小屋,同時宣告着《半熟戀人》第二季(下文簡稱為《半熟戀人2》)迎來最終章。

圓滿并不是戀綜的唯一主題,本季節目的11位嘉賓中,“沐然回首”CP孫沐雨、餘陶然,“超級能量圓”CP鄭語安、餘天超配對成功,孟昭博、張寶兒以及張焱、嚴淼最終未能成行。

這與第一季略有不同,甚至被觀衆稱之為“戀綜BE天花闆”。在最後一期節目中,始于一見鐘情,止于不夠喜歡的老孟、寶兒在《Head

In The Cloud》的音樂聲中,漸行漸遠;始于怦然心動,止于現實原因的三水三火也讓觀衆感歎,“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應是如此充滿遺憾。”

超乎觀衆預期、“甜開虐走”的《半熟戀人2》一方面展現着輕熟齡戀綜更為真實、在地的情感表達。另一方面,也顯示着走到第二季的《半熟戀人》,開始“野”起來。

“野”的本質是内容創新。這種創新橫向表現為嘉賓樣本的拓寬與豐富,縱向上則展現在對輕熟齡婚戀議題的延展、挖掘與探讨。

這種“野”與敢的背後,是騰訊視訊對戀綜這一垂直品類以及細分賽道的持久深耕。這來自于一個平台對當下使用者情緒、需求的精準捕捉,以及回報在節目上的自我創新與不斷精進。

“野”性戀綜是如何煉成的

“戀愛關系當中的選擇,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都沒有錯。”在《半熟戀人2》的觀察室中,謝楠對着男嘉賓孟昭博說道。

在最後一期節目中,不管是“HE”還是“BE”,節目其中的八位素人嘉賓來到觀察室,與觀察員們再次複盤這一季的點點滴滴。即便十一位素人嘉賓中,僅有兩對最終成功走在一起,但《半熟戀人2》仍在試圖為觀衆展現半熟一代的情感觀念與生活狀态。

作為一檔戀綜大垂類下的成長型IP,自2021年播出以來,《半熟戀人》系列節目一直頗受關注。主打輕熟齡群體、展現真實情感狀态的節目屬性,讓《半熟戀人》成功區隔于其他戀綜,形成節目的自有辨識度。

但問題也随之而來。如果說第一季《半熟戀人》引起熱議,很大程度在于引入半熟群體的新鮮感,那麼來到第二季,如何在維持節目調性的基礎上,滿足使用者需求、持續為使用者提供新鮮感,成為《半熟戀人2》的難題。

這或許是任何一檔系列化綜藝都需要面對的問題,解決方案也大都相似:創新。但《半熟戀人2》的創新顯然看起來更“野”一些。

首先,橫向來看,這種“野”展現在人的豐富與多樣上。人對于戀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第二季的嘉賓選擇上來看,《半熟戀人2》明顯打得更開,打破了成熟精英的刻闆印象,以更多元、更豐富的樣本呈現更多面的半熟樣貌。

從最簡單的年齡次元上看,節目中出現了20代男嘉賓--27歲的餘天超,擴大了半熟的年齡範圍。但節目組對于半熟群體的多面挖掘并不止于此。

刻闆印象中沉默寡言的程式員孟昭博真人幽默活潑,有點“沒六兒”;微信頭像鬼馬精靈的孫沐雨安靜乖巧;觀察員們以為掌控全局的蔣鶴婷,本人更加内斂沉靜。

在嘉賓職業選擇上,《半熟戀人2》也更加多元、真實,力圖展現素人嘉賓們的多面半熟特質。

這一季的素人嘉賓們是網際網路品牌營銷策劃、程式員、廣告從業者等。節目上展現的真實工作狀态也讓觀衆頗為感同身受。比如在金融機構工作,上下班打卡,“很難請假”的孫沐雨,以及經常需要工作到深夜的律所合夥人蔣鶴婷等。

多樣職業在拓寬樣本多樣性,以不同角色互相碰撞帶來火花的同時,也能增強觀衆的自我代入感。

其次,在橫向拉大樣本豐富性的同時,《半熟戀人2》也在縱向上加深節目的内容表達,打破輕熟齡戀綜的内容局限,以親密關系的營造與表達為小切入口,由小見大,展現半熟一代如何邁向半熟狀态,以及從中透視當代輕熟齡群體的情感、生活現狀。

在第七期中,幾乎一見鐘情的張寶兒和孟昭博,在接觸過後發現雙方戀愛不同頻:孟昭博想放慢步調,輕松相處,但孟寶兒對待感情更加直接、炙熱,雙方陷入戀愛僵局。

在任何戀綜中,這都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半熟戀人2》以此為小切口,借觀察員們的嘴分析這一問題背後的深層原因。王子文認為,戀愛節奏不同,實際上是兩個人想要的戀愛模式不同。

熊浩則進行了更深一層的分析,“他們的關系像剛剛打開倒進來的啤酒,他們隻能享受啤酒花的部分,一旦往下走,就會碰到一個女生的創傷。女生一旦離開了這種緊密的啤酒花,她會有巨大的不安全感。”觀察員們圍繞着這一問題,對親密關系中自我情感的表達、原生家庭、個人創傷的影響展開讨論。

更現實、更實際的問題也在《半熟戀人2》中輪番上演。

幾乎在第一期中就“鎖死”的“沐然回首CP”孫沐雨、餘陶然,在随後的節目中穩定輸出糖分,做專屬椰子、愛心雞蛋、燭光鋼琴以及一次比一次深入的對談。

在第八期的1V1坦白局中,甜度滿分的孫沐雨與餘陶然開始讨論更進一步的現實問題:異地。

“你不會一直在上海的對吧?但我可能也不會去北京。”接受餘陶然的告白後,孫沐雨提出了這一現實問題,餘陶然則從現實生活出發,給出實際解決方案。

這也不難看出,對于半熟群體來說,親密關系很重要,但容納親密關系的現實生活,也需要被同步讨論,甚至更為重要。在《半熟戀人2》中,所呈現的不僅是兩個人彼此靠近的心動,更多的是心動了,然後呢?

尤其對于經曆離婚的半熟群體來說,更需直面這一問題。

在第七期中,面對餘天超的體貼關懷與愛意表達,鄭語安終于對其袒露心扉,坦言自己的離婚經曆以及原生家庭問題;張焱也向嚴淼坦白,自己離異并帶有一個12歲的女兒,關系陷入迷茫的同時,嚴淼也直面内心,給予體面回應。

嘉賓們的選擇過程,節目組并未做過多人為幹預,而是将《半熟戀人2》打造成一個情感容器,容納男女嘉賓的真實反應,讓節目“野”起來。

第二期節目中,未被男嘉賓選擇的蔣鶴婷放棄反選,留下了手寫長信後獨自離開,成為戀綜節目中最快下車的女嘉賓;同樣,表白被拒的吳士鋋也隻留下一封信,便提前離開小屋。

嘉賓們的選擇一方面展現着半熟一代面對感情的冷靜、理智與灑脫态度,另一方面,也顯示着節目組敢于呈現半熟戀愛的真實狀态。

這在張寶兒、孟昭博身上展現的最為明顯。

這對被觀衆稱之為“甜開哭走”的CP,在第一期車上約會時就幾乎一見鐘情,開啟八倍速的雙向奔赴。但目前期暧昧的心動與甜蜜散去,戀愛同頻、性格磨合等諸多問題開始浮現。

但創作團隊并未一味追求嗑糖,進行甜向剪輯與劇情鋪墊,而是接着鏡頭真實地展現這對CP如何從一見鐘情最終漸行漸遠。

張寶兒需要安全感,更注重細節,需要陪伴,曾對孟昭博說“很喜歡你,但又怕自己很喜歡你。”;孟昭博則更喜歡兩個人能夠有彼此獨立的空間,共同成長,“我們之間好像有堵牆,别人看我們相處都覺得沒問題,但隻有當事人知道我們有問題。”

二人察覺到問題後,在第七期、第八期的節目中開始不斷尋找解決辦法,詢問朋友,甚至面對面談及原生家庭,但一次次的袒露心扉似乎并未讓兩個人解決問題,而是讓彼此更清楚地知道對方并不是那個合适的人,這也讓觀衆感歎“戀綜BE天花闆”。

與其說《半熟戀人2》又野又敢,不如說節目組抓住了一種相對真實,通過在節目中呈現輕熟齡一代的生活狀态、感情觀念,讓觀衆得到情感代償的同時,也為觀衆營造情緒出口,讓戀綜不止于嗑糖。

深耕垂類,做透半熟IP

作為内容市場上的新興品類,戀綜并不好做,尤其是輕熟齡戀綜。

一方面,輕熟齡戀綜是戀綜市場上的新賽道,目标人群及回報都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及未知性。另一方面,主打“嗑糖”“CP”的年輕戀綜持續占據市場,輕熟齡戀綜需要另辟蹊徑,且所容納的情感、生活議題也更加現實、複雜。

在内容團隊的創新之外,這背後還需要平台的持續發力與精準把控。

首先,輕熟齡戀綜的推出背後,是騰訊視訊對于使用者需求的精準洞察。在此前《娛樂資本論》的采訪中,制片人闫芝桦曾表示,節目靈感來自身邊30+朋友的親身經曆與情感困境。

“30+的朋友本身閱曆豐富又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和三觀,感情也正是這個年齡段的剛需和痛點,當下的很多社會議題比如催婚、離異、二胎等也圍繞他們,我們還是想呈現這樣一群人如何看待愛情和婚姻,以及在失敗的感情經曆後完成自我成長的過程。”闫芝桦這樣認為。

其次,對于戀綜這一新興内容品類,騰訊視訊有着長期積累以及豐富的成功經驗。2018年,騰訊視訊推出國内首檔素人戀愛綜藝《心動的信号》,并連續推出五季,全網取得近百億播放量。《半熟戀人》系列則是在戀綜這一垂類内容上的,細分、長線嘗試。

2021年,騰訊視訊開始籌劃《半熟戀人》,2022年《半熟戀人》随着熱播迅速走紅,騰訊視訊成功完成了對輕熟齡戀綜的品類占位,并持續深耕于2023年再度推出煥然一新的《半熟戀人2》。可以看出,騰訊視訊對于《半熟戀人》也采用系列化、IP化的打造方式,即通過深耕垂類内容,将輕熟齡婚戀綜藝做熟、做透,在一個爆款品類中打造小爆款。

節目做熟、做透的首要前提是知道觀衆需要什麼,愛看什麼。《半熟戀人2》的明顯變化是,對于嘉賓工作狀态的表達增多了,比如在第二期蔣鶴婷放棄反選後,節目組以大量鏡頭記錄這位律所合夥人的深夜工作日常。這是對當下使用者“感情工作難平衡”讨論的一種回應。

更深入的變化展現在對輕熟齡群體“愛的能力”探讨的加深,這也是對使用者有關婚戀問題需求的一種回應。

相對于其他年齡段群體,輕熟齡人群的情感需求更加在地化,更為實際,也更複雜。節目上的素人嘉賓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觀衆的可參照樣本。

比如一直關懷體貼的餘天超,卻一直等不到鄭語安的回應,他自己形容為“我知道我們中間有一道牆,我一直在狂砸那個牆,砸到人家說,你慢一點,不要再砸了。”在第七期節目中,鄭語安終于向餘天超袒露自己的離異經曆以及特殊的家庭背景,餘天超也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過往。

面對離異帶娃問題,張焱選擇輕熟齡群體的解決方式:向嚴淼坦白。嚴淼則回應“我承認對你的心動,但這并不能改變我對婚姻的标準。”大方承認自己心意的同時,又體面給出回應,同時還不斷開導張焱,“這并不是一個減分項,隻是每個人的情感狀态不一樣。”

這種對于當下使用者需求與痛點的精準把握,一方面豐富了節目的内容結構與調性,讓情感綜藝不單漂浮于美好的粉紅泡泡之上。另一方面,也讓觀衆更有代入感、沉浸感。

除此之外,半熟戀人系列還不斷打開内容次元,從單一的愛情延展為親密關系、職場與社會、原生家庭等,以親密關系之名講情感、講生活。搭配陳妍希、杜海濤、毛曉彤、龐博、王子文、張雨绮等不同年齡、不同性别,不同婚戀經曆的觀察室嘉賓,盡可能挖掘婚戀關系下的深層議題,為節目提供多元化視角與不同解讀。

核心不變的基礎上,騰訊視訊還在第二季節目中對“半熟模式”進行更新。互看朋友圈、長桌聚餐、分組驅車共赴半熟小屋等環節雖未進行颠覆改變,但整體節奏加快。住宿上也從去年的單人間改為雙人間,讓素人嘉賓破冰的過程更加直接、CP線和友情線發展得更快,為男女嘉賓快速了解彼此提供機會。

在維護整體節目調性的基礎上,《半熟戀人2》還在節目中不斷增添鲶魚嘉賓,盲盒約會以及1V1坦白局等環節,通過這種小環節的更新疊代,加快素人嘉賓們的情感程序,探讨親密關系的多種可能。

從創作團隊到平台的又敢又“野”,表面上是對一個爆款産品内容力的挖掘,以及系列化可能的嘗試。但究其本質,是對當下内容市場的創新與思考,這也是決定一檔綜藝走向系列化、IP化的關鍵因素。

“野蠻生長”的《半熟戀人2》,在以創新打開内容邊界的同時,也用更加在地化的情感表達,容納輕熟齡一代的情感需求,讓戀綜這個情感容器再度擴容。就像第十期節目播出後的觀衆回報一樣,“30+的戀愛,大家更了解自己的内心并願意忠于自己,勇敢表達,勇敢選擇,勇敢邁出第一步,真好。”

這也是半熟系列節目想要表達的。在甜蜜浪漫之外,酸甜苦辣、充滿遺憾,才是感情、生活的常态。但隻要敢于邁出第一步,就會擁有無限接近幸福的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