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在閱讀本文前,希望您能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在給予我支援的同時,也能及時檢視到我的最新作品,感謝!
明明身處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核心位置,它卻能“全身而退”,至今保持着200多年無戰事的記錄。
這是一個神奇的國家,一個可以真正享受和平的國度,就算全世界都籠罩在三戰可能來臨的陰影之下,它也敢說:沒人敢打我!
本期視内容就來全面剖析一下,這個國家的底氣究竟從何而來?
如今,俄烏沖突還在持續,是以不少人也總是在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何時會爆發?而第三次世界大戰,也意味着将會是一場“毀天滅地”的核戰争。
如果真的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你認為哪個國家才是最安全的呢?
按照常理,在核武器的影響下,最安全的國家應該是那些與世無争,遠離是非的國家,又或者是位置偏遠,物資匮乏的貧窮國家。
有人認為是全球和平指數最高的冰島,有人認為是位置偏遠的紐西蘭,還有人認為是地處孤島的斐濟,又或者是擁有格陵蘭島的丹麥。
但今天談到的這個最安全國家,不是冰島,丹麥,紐西蘭,也不是位置偏遠的孤島國家。
冰島
如果你看過歐盟地圖,或許就會發現,其中有一個位置極為尴尬的國家,它總是顯得格格不入。
它地處歐洲中部,被法國、德國、奧地利和意大利都緊緊包圍其中,但卻非常“不合群”,它既不加入歐盟,也不加入北約,直到2002年,才加入了聯合國。
如此特立獨行,與衆不同的國家,便是始終保持中立的瑞士。
圖中紅色部分為瑞士
瑞士的周圍鄰居們,一個個都是不安分的主,在曆史上都是極具侵略性的國家,但瑞士卻能獨善其身,而不與其“同流合污”。
甚至于200 多年來,瑞士都沒有打過一場戰争,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它明明都身處戰争核心位置,但是依然能免遭戰火摧殘。
瑞士如此穩定,安全,以至于我們認為它也不懼怕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
但是瑞士的這種和平與安穩,僅僅隻是因為他們的一紙中立聲明嗎?
我認為至少有三點原因,讓瑞士非常安全。
兩條山脈——天然屏障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瑞士的南邊坐落着歐洲最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它幾乎占據了瑞士約60%的領土面積,對瑞士而言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
阿爾卑斯山從法國南部海岸開始,穿越瑞士,德國,奧地利,以及意大利北部,沿着斯洛文尼亞,一直延伸到亞得裡亞海。直線長約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這樣的阿爾卑斯山,就如同是瑞士南邊的一道天然屏障,将它與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分隔開來。
在瑞士的西邊和北邊,則是侏羅山脈,也稱“汝拉山脈”,是一座長約360千米的弧形山脈。
雖然侏羅山脈不及阿爾卑斯山一般高大,但卻足以将瑞士與法國分開,成為橫亘在瑞士與法國之間的一道難以逾越的天然國界。
這樣的“兩山優勢”,也讓瑞士變得易守難攻。
而位于兩條山脈之間的則是瑞士中部的高原,它覆寫了瑞士約30%的面積,地形起伏不定,丘陵之間夾雜着部分平坦地區。
還有衆多河流和湖泊分布其中,如阿勒河,沙林河和萊茵河等主要河流,以及日内瓦湖,納沙泰爾湖,蘇黎世湖和博登湖。
其中,位于法國和瑞士邊境的日内瓦湖,是西歐最大的湖泊,湖面面積約580平方千米。
這也讓瑞士高原地區,成為了瑞士人口分布最為稠密的地區,瑞士的主要城市都分布在這裡,是其重要的經濟和交通中心。
核掩體衆多——“國家堡壘”
縱使上天給了瑞士這樣易守難攻的先天地理優勢,但是無奈它的周圍鄰居卻都是“豺狼虎豹”。
于是瑞士政府早在1880年代,就開始制定相關的防禦計劃和應敵之策,并由此誕生了“國家堡壘”計劃。
尤其是在二戰期間,為了應對來自納粹德國的入侵威脅,瑞士再一次擴大和完善了他們的防禦工事,并充分利用阿爾卑斯山的自然地理優勢。
在阿爾卑斯的高山之上,瑞士曾建造了26000多個地下掩體和防禦工事,比如反坦克炮到防空槍或機槍巢。
晃一眼,你以為這隻是一塊簡單的石頭,但實際上它确實一個反坦克炮。
還有這兩個看起來像谷倉的建築,但實際上左邊的是一個機槍巢,而右邊的則是一個反坦克炮。
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兩者的地面之下是存在着地下隧道,在戰時可通過地下隧道實作連接配接。
除了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僞裝設施以外,放眼整個瑞士境内,其實還有很多的避難所和地下掩體設施。
可以說,瑞士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足夠多的核輻射避難所,來容納全部人口的國家,掩體避難所覆寫率極高,是人均擁有防空洞最多的國家。
對核戰争的防守嚴密程度,就連美國也無法與之相比。
據統計,在如今的瑞士還有多達。
據2021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瑞士的總人口隻有873.8萬,但其防空洞覆寫率卻高達114%。
這意味着即使在戰時有大量的難民湧入瑞士,它依然還有足夠多的避難所來供這些難民使用。
按照瑞士的法律規定,凡是在1978年以後建造的每一所房屋住宅,都必須要配備一個地下核避難所,每一位瑞士公民平均擁有近1平米左右的地下掩體。
且要求這些避難所還需要能經受住,來自700米以上高空發生的12兆噸核爆炸時,所産生的巨大威力。
這意味着瑞士整個國家,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誘殺陷阱,同時也是歐洲中部一座堅不可摧的巨大城堡。
全民皆兵 武裝中立
在和平時期,瑞士雖然沒有常備軍,但它與南韓,以色列等國家一樣,都實行義務兵制度。
要求年齡在20——25歲,身體健康的男性,都需要服兵役,而女性則可以自願選擇入伍。
征召入伍後,瑞士新兵們需要接受為期17周的軍事基礎訓練,之後還需要分3個階段到部隊參加複訓,一直到你50歲,正是退伍後,甚至還被允許保留步槍在家中。
在這樣的兵役制度下,瑞士表面上看起來沒有正規軍力量,但實際上,瑞士卻遍地民兵,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度。
瑞士于1815年,頒布了第一部國家憲法,其中将“全民皆兵”“武裝中立”正式确立為基本的國防政策。
如今,瑞士軍隊隻有22萬人,其中包括8萬名預備役人員和2萬名新兵學員,但他們的主要職責是保衛領土,和防範恐怖主義。
他們從不會主動參與到外界的紛争中,更不會主動去侵略他國,但也不會參與到國際維和任務中去。
雖然在和平時期,瑞士隻保留了3500名職業軍人,但是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瑞士也能做到在48小時之内,動員35萬以上受過正規訓練的民兵,參與到戰争中去。
除了“全民皆兵”以外,瑞士的每條公路,橋梁,隧道和鐵路都經過特殊的方式涉及過,其目的就是為了在戰時,能夠通過遠端轟炸的方式,将其輕松摧毀,在交通上給入侵者造成阻礙。
甚至在瑞士山區,也有很多個引爆點,當這些山體被引爆時,會瞬間導緻山體滑坡,進而用達到堵塞道路的目的。
怎樣,我狠起來連我自己都炸。因為瑞士采取的一個軍事政策就是,遇到緊急情況,直接放棄城市,将整個軍隊撤退到阿爾卑斯山地區,利用阿爾卑斯山的優勢,居高臨下,對敵人實施打擊。
每當這時候,阿爾卑斯山區的那些僞裝設施就開始派上用場了,試問,這樣一個國家又有誰敢去招惹呢?
綜上,這樣的瑞士不僅從自然地理位置上,還是從軍事防禦上來說,都足以被稱為世界最安全的一個國家,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堡壘”。
現在你也知道瑞士銀行,憑什麼也敢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銀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