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資訊化知識

資訊的概念在兩個基本層次:  1.本體論層次  2認識論層次

所謂得到了某個事物的本體論資訊,就是知道了這個事物處于在什麼樣的運動狀态,以及這個運動狀态會按照什麼樣的方式發生變化

如果獲得了足夠的認識論資訊,就可以根據他的形式,含義和價值做出恰當的決策和判斷

資訊:可以了解為消除不确定性的一種度量

資訊的傳輸模型:  信源----編碼-----信道(噪音)-----解碼----- 信宿

當信源和信宿已給定,信道已標明後,決定資訊系統性能的關鍵在于,“編碼器” “解碼器”

資訊品質屬性:1.精确性,2.完整性,3可靠性  4及時性 5經濟型 6.可驗證性  7安全性

系統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目的性。目标性決定了系統的功能

2.可嵌套性。這個特點便于對系統進行分層,分布管理,研究或者建設

3.穩定性。系統的内部結構和秩序應該是可以預見的。系統的狀态及演化路徑有限并能被預測,系統的功能發生作用導緻的後果也可以預估

4.開放性。開放性是指系統的可通路性

5.脆弱性,與系統的穩定性相對應,系統可能存在着喪失結構,功能,秩序的特性

6.健壯性。系統具有的能夠抵禦出現非預期的特性

資訊系統的組成部分:硬體,軟體,資料庫(資訊系統中最有價值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網絡,儲存設備,感覺裝置,外設,人員以及把資料處理成資訊的規程等

網絡中的鍊路層(資訊用比特表達)和實體層(資訊以電氣狀态存在)又稱為通信子系統。

采用現代管理理論作為計劃,設計,控制的方法論,将軟體,硬體,資料庫,網絡部件按照規劃的結構和秩序,有機地整合到一個有清晰邊界的資訊系統中,以達到既定系統的目标,這個過程稱為資訊系統內建

軟體的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與項目開發計劃,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維護等。

資訊系統的生命周期:系統規劃(可行性分析與項目開發計劃),系統分析(需求分析),系統設計(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系統實施(編碼,測試),運作維護等

資訊系統生命周期可以簡化為:立項(系統規劃),開發(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驗收等),運維,消亡,四個階段。

從項目管理的角度來看,項目生命周期分為:啟動,計劃,執行,收尾,四個階段

資訊化的作用:綜合利用各種資訊技術,改造支撐人類的各項政治,經濟,社會活動,并把貫穿于這些活動中的各種資料有效,可靠的進行管理。經過符合業務需求的資料處理,形成資訊資源,通過資訊資源的整合,融合,促進資訊交流和知識共享,形成新的經濟形态,提高經濟增長。

資訊化從小到大分5個層次:

1.産品資訊化,

2.企業資訊化(是國民經濟資訊化的基礎)

3.産業資訊化

4國民經濟資訊化

5.社會生活資訊化

資訊化的核心:通過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在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充分應用基于現代資訊技術的先進社會生産工具,建立資訊時代社會生産力,并推動生産關系和上層建築的改革,使國家的綜合實力,社會的文明素質和人民的生活品質全面提升。

國家資訊化包括:資訊技術應用,資訊資源,資訊網絡,資訊技術,和産業,資訊化人才,資訊化法規政策和标準

資訊資源,材料資源,能源,共同構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三大戰略資源。

資訊資源與自然資源,物質資源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能夠重複利用

2.資訊資源的利用具有很強的目标導向,不同的資訊在不同的使用者中展現不同的作用

3.具有廣泛性。

4是社會公共财富,也是上品,可以被交易或者交換

5.具有流動性

6.多态性

7融合性

資訊技術發展趨勢和新技術應用包括以下10方面:

1.高速度大容量

2.內建化和平台化

3.智能化

4.虛拟計算

5.通信技術

6.遙感和傳感技術

7.移動智能終端

8.以人為本

9.資訊安全

10.兩化融合

資訊技術三大支柱:

1.傳感技術

2.計算機技術

3.通信技術

我國資訊化發展的主要任務和發展重點

1.促進工業領域資訊化深度應用

2.加快推進服務業資訊化

3.積極提高中小企業資訊化應用水準

4.協力推進農業農村資訊化

5.全面深化電子政務應用

6.穩步提高社會事業資訊化水準

7統籌城鎮化與資訊化互動發展

8.加強資訊資源開發利用

9.建構下一代國家綜合資訊基礎設施

10.促進重要領域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更新

11.着力提高國民資訊能力

12.加強網絡與資訊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電子政務是指:政府機構在其管理和服務職能中運用現代資訊技術

電子政務模型可簡單分為兩方面:

1.政府部門内部利用現金的網絡技術實作辦公自動化,管理資訊化,決策科學化。

2.政府部門與社會各界利用網絡資訊平台充分進行資訊共享與服務。

我國電子政務主要包括:

1政府間的電子政務

2.政府對企業的電子政務

3.政府對公衆的電子政務

4.政府對公務員

電子政務建設的發展方向和應用重點

1.加快推動重要政務應用發展

2.加強保證和改善民生應用

3.加強創新社會管理應用

4.強化政務資訊資源開發利用

5.建設完善電子政務公共平台

6.提高政府資訊系統的資訊安全保障能力

企業資訊化結構:

1.産品層

2.作業層

3.管理層

4.決策層

企業資訊化就是:在企業作業,管理,決策的各個層面,科學計算,過程控制,事物處理,經營管理的各個領域,引進和使用現代資訊技術,全面改革管理體制和機制,進而大幅度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市場競争力和經濟效益。

實施企業資訊化的意義:

1.有利于形成現代企業制度和WTO形勢下提高企業競争力

2.有利于形成規模生産和供應鍊的完善

3.有利于企業面向市場和更好的服務于市場

4.有利于加速工業化程序

5.加快工業轉型更新。

ERP(企業資源計劃)特點:

1.ERP是統一的內建系統

2.ERP是面向業務流程的系統

3.ERP是子產品化可配置的

4.ERP是開放的系統

CRM(客戶關系管理)的核心就是企業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目前所擁有的客戶群裡中,哪一種個人或者組織最有可能為本企業帶來利潤,這部分是最有希望的客戶。同僚還必須清楚的認識到那些客戶有可能流失或者成為競争對手客戶。

CRM具備以下功能

1.有一個統一的以客戶為中心的資料庫

2.具有整合各種客戶聯系管道的能力

3.能夠提供銷售,客戶服務和營銷三個業務的自動化工具

4.具備從大量資料中提取有用資訊的能力,即這個系統必須實作基本的資料挖掘子產品,進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商業智能

5.系統應該有良好的可擴充性和可複用性

供應鍊現代概念:

1關于核心企業

2.關于戰略合作夥伴

3.關于增值鍊

供應鍊的特征:

1.交叉性

2.動态性

3.存在核心企業

4.複雜性

5.面向使用者

SCM(供應鍊管理)概念:

1.以客戶為中心

2.內建化管理

3.擴充性管理

4.合作管理

5.多層次管理

SCM的設計原則

1.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結合的設計原則

2.簡潔性原則

3.取長補短原則

4.動态性原則

5.合作性原則

6.創新性原則

7.戰略性原則

SCM設計需要注意的藥店

1.注意供應鍊的整體性

2.注意供應鍊具有相關性

3.注意供應連的結構性和有序性

4.注意供應鍊的動态性

5.注意供應鍊具有一定的環境适應性

電子商務基本特征:

1.普遍性

2.便利性

3.整體性

4.安全性

5.協調性

電子商務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1.推動國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2.迎接經濟全球化的基于和挑戰

3.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走向完善

商業智能的實作有三個層次:資料報表,多為資料分析,資料挖掘

資料分析系統的總體架構分為4個部分:

1.源系統

2.資料倉庫

3.多元資料庫

4.用戶端

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on)允許以一種稱為多元資料集的多元結構通路來自商業資料源的(如資料倉庫)的經過聚合群組織整理的資料。OLAP回味關系資料庫帶來三個有點:持續的快速響應,基于中繼資料的查詢及電子表格樣式的公式。主要優點是能夠提前計算數值,這樣能快速地呈現報表,OLAP工具通常分文兩種基本模式:電子表格,資料庫模型。

商業智能項目的實施步驟可分為:

1.需求分析

2.資料倉庫模組化

3.資料抽取

4.建立商業智能分析報表

5.使用者教育訓練和資料模拟測試

6.系統改進和完善

大資料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範圍内用正常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資料集合,是需要采用新處理模式才能擷取很多智能的,深入的,有價值的資訊,以期得到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資訊資源。

大資料具有5V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Veracity(真實性)

大資料從資料源經過分析到獲得價值一般需要經過5個環節:資料準備,資料存儲與管理,計算處理,資料分析,知識展現

大資料發展應用的主要任務

1.加快政府資料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

2.推動産業創新,培育新型業态,助理經濟轉型

3.強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準,促進健康發展

雲計算是一種基于網際網路的計算方式,通過在何種方式,在網絡上配置為共享的軟體資源,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資訊資源可以按需求聽過給網上終端和終端使用者

雲計算的主要特點:1.寬度網絡連接配接,2.快速,按需,彈性的服務,使用者可以按照實際需求迅速擷取或釋放資源,并可以根據需求對資源進行動态擴充

雲計算按服務提供的資源層次:

1.基礎設施服務(IaaS)

2.平台服務(PaaS)

3.軟體服務(SaaS)

雲計算作業系統的主要關鍵技術包括:資源池管理和向使用者提供大規模存儲,計算能力的分布式任務和資料管理技術

發展雲計算的主要任務

1.增強雲計算服務能力

2.提升雲計算自主創新能力

3.探索電子政務雲計算發展新模式

4.加強大資料開發與利用

5.統籌布局雲計算基礎設施

6.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