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資訊系統內建及服務管理

我國資訊系統內建及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1.系統品質不能滿足應用的基本需求

2.工程進度拖後延期

3.項目資金使用不合理或嚴重超出預算

4.項目文檔不全或嚴重缺失

5.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系統業務需求一再變更

6.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經常出現扯皮,推诿現象

7.系統存在着安全漏洞和隐患

8.重硬體輕軟體,重開發輕維護,重建設輕應用

9.資訊系統服務企業缺乏規範的流程和能力管理

10.資訊系統建設普遍存在産品化和個性化需求的沖突

11.開放性要求高,而标準和規範更新快

原因:

1不具備技術實力的系統內建商攪亂資訊系統內建及服務市場

2.一些建設機關在選擇項目承建商和進行業務需求分析方面經驗不足

3.資訊系統內建及服務企業自身建設有待加強

4.缺乏相應的機制和制度

5.企業能力建設缺乏相關的知道标準

我國現行集中資訊系統內建及服務管理内容的形成和推進過程

1.實施資訊系統內建及服務資質管理制度

2.推行項目經理制度

3.退出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 資訊技術服務标準)标準及評估服務

《計算機資訊系統內建資質管理辦法》意義:

1.有利于系統內建及服務企業展示自身實力,參與市場競争;按照等級條件,加強自身健身

2.有利于規範資訊系統內建及服務市場

3.有利于保證資訊系統級服務工程品質

系統內建資質(公司)等級評定條件主要由綜合條件,财務狀況,信譽,業績,管理能力,技術實力,人才實力7個方面。

ITSS(資訊技術服務标準)組成要素:人員,流程,技術,資源

ITSS生命周期:規劃設計,部署實施,服務營運,持續改進,監督管理

資訊系統審計的目的是評估并提供給回報,保證及建議。

資訊系統審計建議在4個理論基礎之上:1傳統審計理論,資訊系統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理論

資訊系統審計的主要組成部分

1.資訊系統的管理,規劃與組織:評價資訊系統的管理,計劃與組織方面的政策,政策,标準,程式和相關實務

2.資訊系統技術基礎設施與操作實務:評價組織在技術與操作基礎設施的管理和實施方面的有效性及效率,以確定其充分支援組織的商業目标

3.資産的保護:對邏輯,環境和資訊技術基礎設施的安全性進行評價,確定其能支援組織保護資訊資産的需要,防止資訊資産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使用,披露,修改,損壞或丢失

4.應用系統開發,獲得,實施與維護:對應用系統的開發,獲得,實施與維護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流程進行評價,確定其滿足組織的業務目标

5.災難恢複與業務持續計劃:這些計劃是在發生災難時,能夠使組織持續進行業務,對這種計劃的建立和維護流程需要進行評價。

6.業務流程評價與風險管理:評估業務系統與處理流程,確定根據組織的業務目标對相應風險實施管理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資訊及相關技術控制目标)被認為國際上最先進,最權威的安全與資訊技術管理和控制标準

COBIT基于五個基本原則

1.滿足利益相關者需求

2.端到端覆寫企業

3.采用單一內建架構

4.啟用一種綜合的方法

5.區分治理和管理

審計從基于控制演變為基于風險的方法

基于風險方法來進行審計的步驟:

1.編制組織使用的資訊系統清單并對其進行分類

2.決定哪些系統影響關鍵功能和資産

3.評估哪些風險影響這些系統及對商業運作的沖擊

4.在上述評估的基礎上對系統分級,決定審計優先值,資源,進度和頻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