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艱難開局
1,合作契機
索尼早在1995年十一月份的時候,就成立了索尼通訊網絡公司,并于次年初(1996年)推出“So-net”網際網路服務,這是其在通信領域布局的首枚“棋子”。
緊接着在1997年,在GSM(2G)手機發展得如火如荼之際,索尼又開始進軍手機業務了,并借此吃到了一口“肉”。
在當年釋出的機型中,就包括CMD-Z1這種極其經典的裝置——結合了“卡托”、折疊麥克風、折疊天線等設計以及“jog dial”轉輪技術的“小磚頭”。
說來也是巧合,1997年,正是愛立信在中國手機市場登頂的重要年份。也就是說,在愛立信手機最輝煌的時候,索尼手機才剛開始“冒泡”。
接下來的1998年,愛立信繼續在中國市場呼風喚雨。但是,那年諾基亞開始“超神”——以無人能敵的出貨量擠掉摩托羅拉成為了世界第一。
反觀愛立信,還沉浸在自己通信事業的成功裡不能自拔(90年代由于2G興起,愛立信的基礎設施業務突飛猛進),到了1999年便丢掉了中國第一的寶座。
此後,愛立信從巅峰跌落——2000年又跌出世界前三的位置。雪上加霜的是,那年還爆發了“網際網路泡沫危機”,愛立信迎來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虧損。
至于索尼這邊,則依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雖然剛推出手機時還有過熱賣的盛景),1998年甚至沒有推出新機型,1999年也就推出一款新機。
總歸是進入GSM市場太晚,市場蛋糕早就被巨頭們瓜分完了——索尼隻能憋屈地喝點“剩湯”。
2,合作開始
2001年,愛立信宣布将手機生産業務外包,自身集中精力于手機的技術研發、設計、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
正愁自家手機業務找不到出路呢(在全球手機市場佔有率不足1%),是以當索尼聽到愛立信手機生産外包的消息後,便尋思着:設計、品牌推廣、市場營銷這些活我熟啊!
最終,在2001年十月份,索尼和愛立信正式組建合資公司——分别出資50%并将雙方的手機業務進行合并,總部設在倫敦。至此,索尼愛立信正式誕生。
既然索愛誕生了,那麼其Logo就有必要展開一下由來曆程了。這個索尼愛立信的“綠色精靈”标志是2002年公布的,當時有無數索尼愛好者和專業設計人士都為之傾倒!
這一登峰造極的設計最精彩之處就在于其所産生的靈動氣息,完美結合了東方Sony和西方Ericsson這兩家企業的風格于一身,是美觀造型和先進技術的代表。在對索尼東京設計中心的 Takuya Kawagoi(主設計師)采訪時,他說:
“索尼的設計組花費了兩個月才使這個标志由一個概念變成了視覺形象,我們做了差不多150-200個圖樣,最後終于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2002年初,索尼愛立信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手機——C1002S。同年八月份,又推出了一款非常經典的手機——全球首款支援彩信的T68i。
相較于索愛的初代機,T68i明顯名氣更大(現在還收藏在索尼博物館中),因為其可以通過一個外接的攝像頭配件,實作拍照傳彩信,這在那個年代可謂是“黑科技”了。
雖然新産品的出現并沒有馬上為索尼愛立信扭轉“虧損”的局面,但這些設計新穎的産品卻已經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
3,打破僵局
2003年初,索愛推出了一款非常經典的塞班UIQ平台智能機——P800(國行型号P802)。在這款手機上,終于可以看到時尚的“小綠球”标志了。
這款智能機的造型設計來自于之前的索尼手機,将鍵盤翻開後就可以看見那塊1600萬色的大觸摸屏了,同時其還内置了數位鏡頭,在當時的商務領域非常受歡迎。
但真正讓索愛扭虧為盈的關鍵,其實是另一款于同年五月份推出的手機——T610(國行型号T618)。
這款設計風格迥異于當時市場上其他産品的手機,在随後的兩年時間裡共賣出了1100萬台!并奠定了索尼愛立信手機的設計風格。
最終,索愛在2003年十月份成功扭虧為盈!之前合資公司遭遇連續虧損的時候,即将“散夥”的傳言滿天飛,如今總算是度過了難關。
此後,2004年又釋出了超經典的K700,閃光燈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拍照體驗;而這年的旗艦機型S700,則是一款旋蓋拍照神機,開關控制的鏡頭蓋設計非常獨特。
同年釋出的還有P800的更新款P900(國行型号P908),依然主打商務市場。索愛就是以這種款式少但精緻的行銷政策,以區隔競争對手的“機海戰術”。
(二)光輝歲月
1,“大法”發威
2004年六月尾,1995年成立的北京愛立信普天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北京索愛普天移動通信有限公司(BMC),由索尼愛立信控股。
這是索愛全球在内地最大的生産基地,擁有員工11000餘人。到了2006年底,該公司銷售額高達270億元,産品直接出口113個國家和地區。
2005年,随着K750的推出,索愛的手機事業将迎來高光時刻,因為後面的索愛“影音大廈”将建構在這款機型的基礎上。
2005年七月份,索愛Walkman系列的開山之作——W800正式推出,這款手機完美融合了索尼的Walkman音樂元素和K750的頂級拍照素質,一經問世便驚豔了無數人!
到了2005年底,W800還被央視評為了“年度最佳手機”;上市不滿半年,銷量就突破了300萬台!可謂是一時風光無兩!
2006年,索愛Cyber-shot系列的開山之作——K800(國行型号K790)也誕生了,這是全球首款配備了氙氣閃光燈和ATI獨立顯示卡的手機。
這是款融合了索尼“Cyber-shot”系列數位相機精華的高端拍照手機——320萬像素的數位鏡頭在當時可謂頂級,而後背那酷炫的鏡頭蓋設計更是此聯名的“精髓”所在。
另外,這款手機還在當年大熱的電影《007:大戰皇家賭場》中現身(這部電影屬于索尼的影視内容資源,純内部扶持),知名度迅速提升,此後持續熱銷超450萬台!
2,巅峰時代
Walkman系列音樂手機和Cyber-shot系列拍照手機的相繼推出,讓索愛的“精緻政策”大獲成功,同時這兩大系列還和P系列的UIQ智能機,構築了核心的高端産品矩陣。
而這幾個系列能夠成功,都離不開索尼的設計資源、電子技術資源、娛樂事業資源,是以索尼愛立信在當時可謂是合作成功的典範企業了。
而在2006年,随着M600(007電影中邦女郎用的手機)的推出,智能手機使用者的選擇進一步豐富,同時日漸豐富的産品線也使得索愛的利潤穩步增長。
随着旗下那些定位鮮明的産品逐漸深入人心,索尼愛立信的市場佔有率也在逐漸擴大,索尼愛立信終于成為了手機行業的新寵兒!
最終在2006年成功擠掉了南韓手機廠商LG,排名世界手機市場第四名,索愛俨然已經成為手機行業一匹“黑馬”!
2007年五月尾,北京索愛普天宣布第一億部手機正式下線。也是在這年,索愛開始觊觎世界第三的位置,其目标是擠掉另一家南韓手機廠商——三星!
2008年二月份,往後被索尼手機所繼承的Xperia品牌,正式誕生。同時,該品牌的開山之作——Xperia X1也正式亮相。
Xperia品牌的設計目标,就是要将移動網際網路及多媒體娛樂體驗無縫融合,并融入獨特完美的設計之中。而X1,則是索愛首次推出基于Windows Mobile系統的手機。
從此,P系列正式退出曆史舞台,随之一同消逝的,還有UIQ這個小衆的塞班系統分支平台。這也意味着,索愛在UIQ平台深耕多年,卻并沒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競争力。
3,天不遂願
在索尼愛立信許下宏願,要擠掉三星成為世界第三的2007年,其繼續停留在世界第四的位置。反倒是三星進步神速——擠掉了摩托羅拉成為世界第二!
到了2008年,索愛又将摩托羅拉視為目标,着眼處還是世界第三的位置。但是這年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全球手機市場皆遭遇重大打擊,消費者需求萎靡不振。
當2008年報出來之後,索尼愛立信錄得了2003年扭虧為盈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同時出貨量也下滑明顯,全球市場佔有率直接縮小到了8%。
随之而來的,就是全球排名掉回了老五的位置,而之前所壓制的LG則竄到了第三名!同時,在其最重要的中國手機市場上,好不容易得來的亞軍位置又再次被三星取代!
索愛的智能旗艦機型X1,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屢屢跳票,好不容易上市後還被曝出品質問題;而且這款旗艦智能機型居然沒能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更是讓人倍感失望!
同時,2008年開啟的取代K系列之C系列産品,并沒有延續前作的輝煌,Cyber-shot系列就在這種尴尬的環境下,苟延殘喘了一年,最終在2009年迎來落幕。
為了挽回頹勢,2009年二月份,索尼愛立信又開啟了一個新的智能手機系列——U系列(源自Entertainment Unlimited),而該系列的第一款旗艦機型便是 U1(Satio)。
其完美結合了Walkman系列的音樂元素、Cyber-shot系列的拍照素質、Xperia系列的觸控大屏體驗,可謂是一代娛樂機皇!
結果,索尼愛立信老毛病又犯,頂着“全球首款1200萬像素智能手機”名号的U1,一直拖到2009年十月份才上市,是以這款神機僅起了一個季度的銷量拉動作用,收效遠低預期。
(三)落寞之路
1,安卓“稻草”
緊接着,2009年十一月份,索愛孤注一擲,抛棄Windows Mobile系統轉投Android系統,并釋出了旗下首款安卓智能手機——Xperia X10。
X10在當時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安卓機皇,配置極其強悍。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索愛又雙叒重蹈了“釋出早,上市晚”之覆轍。
釋出之初,Android1.6是最新的安卓系統版本,但是在X10上市之時(2010年二季度才發售),最新版本已經更新到了Android2.0。
而X10則因系統深度定制的原因,無法及時得到更新。雪上加霜的是,這又剛好是摩托羅拉的一代傳奇機型——搭載了Android2.0系統的 Droid(Milestone)上市之時間點!
同時期上市的安卓神機還有谷歌自己的Nexus one、三星的Galaxy S(i9000)、HTC的 G7(Desire),這四款神機直接對X10形成了四面包圍之勢!
可以看出,整個2009年,索尼愛立信依然沒有擺脫困境。是以當2009年報出來之後,索愛毫無懸念地繼續錄得年度虧損,同時全球市場佔有率再度下降。
Xperia X10之後,索愛又将Xperia品牌延伸到了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接連釋出了X10mini(E10i)、X10mini pro(U20i)、X8(E15i),可惜都沒有取得特别可喜的成績。
其中唯一的亮點,就是X10mini接連斬獲“2010年度國際紅點設計大獎”,以及2010~2011年度的歐洲最佳手機獎。
2,奮力一搏
雖然索尼愛立信在2010年沒有十分亮眼的表現,但受益于金融危機過後市場需求複蘇所帶來的毛利率上升,經曆了連續兩年的虧損後,2010年總算是實作扭虧為盈了。
但是,由于2010年黑莓(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和蘋果(推出了劃時代的iPhone4)在手機市場的表現太過亮眼,故索愛連全球老五的位置都沒保住——直接被劃到了“Others”一欄中。
2011年初,為了奪回曾經的“榮耀”,索尼愛立信在CES大會上,釋出了新旗艦Xperia arc LT15i,并以8.7mm的機身厚度擊敗了iPhone4,成為當時最纖薄的智能手機。
這款極其經典的“小蠻腰”,不僅搭載了當時最新版的Android 2.3系統,還融入了多項源索尼的先進技術,可謂是集索尼的設計精髓和技術精華的一款集大成智能旗艦。
例如螢幕所搭載的Mobile BRAVIA Engine圖像引擎,後置主攝所搭載的Exmor R CMOS(背照式感光元件),皆為索尼的獨門高端技術。
對于索尼愛立信而言,這款全新釋出的Xperia arc LT15i是一款極為重要的産品,從全新的命名就不難看出,索愛正将其視為一個新的起點,意欲在智能手機領域取得成功。
在之後的2011年二月份MWC大會上,索愛又一口氣釋出了三款新品,分别為Xperia neo MT15i、Xperia pro MK16i、Xperia PLAY Z1i。
這批“三劍客”的名氣僅次于旗艦LT15i,特别是PLAY Z1i那酷炫的PSP掌機滑蓋設計,一經釋出便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但由于支援的PSP遊戲數量太少,其市場表現并不如另兩款。
3,終别索愛
2011年5月24日,索尼愛立信召開“精智三劍客”釋出會,在中國市場推出了Xperia mini ST15i、Xperia mini pro SK17i、Walkman WT18i三款面向中低端市場的先鋒小将。
其中,WT18i是Walkman系列回歸并加入安卓陣營之後的首款系列旗艦,以往那些熟悉的Walkman專業播放器、超強立體聲揚聲器、律動LED閃燈以及卡拉OK功能,盡數回歸!
而另外兩款“小将”,不僅支援720P的HD高清視訊拍攝,還配備了采用索尼Mobile BRAVIA圖像處理引擎的Reality Display螢幕,可謂是“短小精悍”的代表了。
2011年6月22日,索尼愛立信又在新加坡釋出了兩款新機,分别是專為女性設計的Xperia ray ST18i和三防安卓智能機Xperia active ST17i。
這兩款都是當時非常出名的索愛智能機,特别是ST18i的Home鍵處“月牙狀”訓示燈,設計得非常優雅。索愛還放棄了深度系統定制,進而做到了能夠及時更新安卓版本。
另外,2011年索愛釋出新機的節奏不僅把握得非常好,同時還改掉了“釋出早,上市晚”的老毛病——這些新機從釋出到上市的間隔時間都沒有超過4個月,可謂是竭盡全力了。
不過,在華為的步步緊逼之下,愛立信在通信市場遭遇了極大的壓力。同時,索尼愛立信在手機市場又接連受挫,到了2010年直接跌出世界前五的一線陣營,2011年雖然很努力了但重回一線陣營依然無望。
于是,為了專注通信領域保住主業優勢,愛立信決定放棄自身的手機業務(當時他們認為這個業務就是個累贅)。但是,合資公司對于索尼來說,卻是重要的戰略業務(畢竟排名再怎麼下滑也比十幾年前的索尼手機好太多)。
2011年10月27日 ,索尼宣布收購愛立信所持有的50%索尼愛立信股份。次年二月份交易完成後,愛立信獲得了10.5億歐元現金,而索愛則改名為索尼移動(Sony Mobile)。而在交易完成的前一個月,索尼還釋出了一款經典旗艦——LT26i。
尾聲:
索尼在收購中,宣稱獲得了覆寫所有産品及服務的廣泛知識産權交叉許可協定,以及與無線移動技術相關的五個重要專利群,可見愛立信是給了索尼不少好處的。
同時,智能手機業務的并入,讓索尼的“四屏(其它三屏為平闆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戰略”更加完善,而且還能和索尼的網絡服務平台及娛樂網絡相結合,進而成為索尼的網絡消費電子産品平台之重要一環。
另外,在過去十年的業務營運中,索尼愛立信創造了約15億歐元的利潤,向兩家母公司支付了共計約19億歐元的紅利——也就是說之前索尼收到的紅利款都基本抵得上付出的收購款了!
2011年第三季度,索尼愛立信的全球安卓手機市場佔有率高達11%,是以當時索尼作出收購決定是有充足理由的。但是,過去的輝煌并不代表未來依然會是一片光明。
2012年過完後,索尼手機直接連全球銷量前十名都進不去了——其中多了中興、華為、TCL以及HTC等安卓“新貴”。可見,中國手機廠商開始崛起,往日巨頭逐漸落寞。
2014年,索尼的“四屏戰略”正式破産,因為在這年VAIO電腦業務被出售,同年電視業務被剝離成立自負盈虧的獨立子公司,而平闆電腦則和手機業務一樣在全球市場節節敗退。
2019年三月底,索尼關閉了在北京的工廠(BMC,即索愛普天)。同時,這年索尼手機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已跌至不足0.2%!
拓展閱讀:
索尼 Xperia 系列經典旗艦盤點
索尼起源以及50年曆史全景——電子影音界執牛耳之“大法”傳奇
“北歐雙雄”之愛立信百年曆程——從通信王者到敗于華為
Walkman 和 Cyber-shot 系列彙總|“一生索愛”的經典诠釋
END
緻力于手機知識的探索和整理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