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招教你做好企業年終績效考核,太實用了!

五招教你做好企業年終績效考核,太實用了!

年底到了,各個公司的人力部門都開始着手年終績效考核的工作了!很多人力資源的新手都不知道如何做年底績效的考核工作,今天咱們來分享一下,年終績效考核工作應該怎麼做?

首先,需要弄明白,什麼是績效?

根據全面績效觀點,績效是由人的潛能(素質)、潛能發揮(行為)、潛能發揮效果(結果)共同作用的過程;優秀績效是靠評測潛能(能做什麼)、行為素質(如何做)、結果(做到什麼)而得來的。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績效不但追求利潤、規模,還要保證戰略可持續并有落地的工具;從員工的角度,績效是每年的工作成果、工作行為以及個人表現出來的潛在素質,包括個人價值觀、行為、社會認知的角色。

然後,我們需要清楚,企業為什麼需要做年終績效考核?

企業中,是否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年到頭,員工都很忙卻不知方向在哪。年終總結過後,還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調”?科藝嘉認為,這是因為員工目标和最高層目标不存在邏輯關系,若幹高素質的員工組成了低績效的團隊。

年終績效考核不僅是對員工一年來工作的獎勵,最重要的是總結過去一年工作中哪些是需要繼續保留發揚的,哪些是需要改正和摒棄的。

接下來,我們說下,年終績效考核工作如何具體實施。

科藝嘉職業測評認為,有效的年度績效考核,首先要思考五個問題:考核什麼?考核标準如何設定?名額權重如何設定?誰來考核?

一、考核名額從哪裡來?

  考核名額是實施考核的前提,沒有名額就沒有方向。在考核名額來源上,一般有三類:一是考核做什麼事情、完成這些事情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和态度;二是主管上級的要求和公司的戰略目标;三是短闆問題和臨時任務。

對于不同類型的人員,考核名額的重點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要設計分層分類的考核名額。

一般情況下,高層90%的工作應該是落實戰略;10%來自流程和問題解決,重點是制定和分解戰略,并比對資源。中層工作1/3來自戰略執行,1/3來自流程運轉,如部門運轉效率,1/3來自問題解決。也就是說,中層要将高層分解到本部門的戰略制定出有效的行動方案,并對部門的運作情況負責,包括本職工作的完成情況、有沒有實施有效的部門上司、是否為下屬提供績效支援等。而基層90%的工作來自流程運轉,即執行任務,10%來自戰略任務的分解和問題解決。

人資工作者在提取考核名額時,最關鍵的是要回答清楚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從根本上講一個企業的考核名額從哪裡來。績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通過績效考核過程使組織更加有效率。是以,考核名額來源無非是三個方面:如何測度一個企業在戰略落實方面的效果,如何測度一個組織在流程運轉方面的效率,如何測度一個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效率。

實際上,三種來源的考核名額最終都可以從職位中提取,把每一個人的工作從三個方面進行歸納與表達,是以一個職位實際上提供了從三個方面提取考核名額的資訊,是以,如果要提取考核名額,隻需從一個人的職位中提取就可以了。

如何提取考核名額?

科藝嘉人才測評認為:所有職位的考核名額,原則上都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與工作職責有關;第二類,與能力有關;第三大類,與行為有關。不同的職位種類,上述三種名額的權重應該不一樣(見下表)。每一個要素可以再細分,細分的要素來自對職位的分析和界定。

職位考核名額權重

  管理類研發類生産類

  職責效率      50% 20% 50%

  能力改進      30% 50% 30%

  工作态度與行為 20% 20%  20%

二、考核标準如何量化?

  量化的考核标準是廣受推崇的模式,但企業很多名額是很難量化的,特别是對職能管理部門,更多是行為導向。樂載兵建議,應采取量化名額為主,非量化名額為輔的考核标準。

  非量化标準可以模糊量化的考核方法,即設定工作的評價等級,選取等級後再根據等級所屬分值區間給予量化的分數。通過這樣的标準設定方法可以做到盡可能的量化,進而降低考核的操作難度。

考核标準量化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強調溝通,即标準不是一方單獨确立的,而是雙方經過一個“讨價還價”的溝通過程達成共識,實行雙方承諾機制,這樣做既可以降低标準制定的随意性,又可以提高被考核者實作名額的可能性和信心;二是強調開放性,即标準永遠不會完全準确,考核者應該具備良好的評估能力,靈活掌握、變通,以提高标準的有效性。

  而定量名額則通過層層分解,即将遠景目标逐級落實。總裁100%的目标,分給分公司A60%、分公司B40%,然後分公司再分給各部門40%或20%,以此類推。此外,還需進行縱向比較,即與曆史資料比較;橫向比較即與競争對手和行業平均水準比較。

案例

  醫院考核辦法

  方法一:按工作量考核

1、科室門診工作量:根據科室門診醫生接診量獎勵到科室和醫生個人,鼓勵醫生多出診;同時增加專家門診補貼。

2、科室住院工作量:考核科室當月出院人數、平均住院日和床位使用率等名額完成情況,按照科室編制床位數獎勵到科室,以鼓勵科室盡可能多收治患者,以提高醫院床位周轉率。

3、科室手術工作量激勵

  方法二:建構綜合績效考核名額體系

  以品質效率為核心,醫療工作量與品質、醫療考核名額占60%;科研工作占15%;教學工作占15%;醫德醫風占10%。

三、名額權重如何設定?

科藝嘉人才測評推薦兩種辦法。

  首先是簡單排序編碼法。這種方法通過管理者對各項考評因素的重視程度進行排序編碼,然後确定權重的,需要管理者以過去的曆史資料及個人經驗對各項考評項目作出正确的排序。

  例如在績效考核過程中,某一職位有四個KPI的考評因素,分别為A,B,C,D,依企業的要求及目标設定者的經驗,各項考評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為B,D,C,A;然後再按照自然數順序由大到小對其進行配置設定,分别為4,3,2,1。然後将權數歸一化,最後結果為A:1/(4+3+2+1)=0.1;B:4/(4+3+2+1)=0.4C:2/(4+3+2+1)=0.2;D:3/(4+3+2+1)=0.3。

  第二是優序對比法。倍數環比法雖然較為實用,但事實上,許多企業的曆史資料常常不能反映因素之間的客觀關系,而且也有些因素不能用量化的形式進行計算。如何評定它們之間的重要程度呢?優序對比法通過各項因素兩兩比較,充分考慮各項因素之間的互相聯系,進而确定其權重。目标重要性判斷

  首先需要建構判斷尺度,一般情況下,重要程度判斷尺度可用1,2,3,4,5五級來表示,數字越大,表明重要性越大。當兩個目标對比時,如果一個目标重要性為5,則另一目标重要性為0;如果一個目标為3,則另一個目标為2。

  四、怎麼選擇考核者?

  傳統意義上,直接上司是最有效的考核者。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考核者嗎?實際上,考核者的選擇可以遵循4個次元:管理重要性、管理幅度、了解程度、有效回報。根據這4個方面,直接上級肯定是最有效的考核者,而周邊人員,特别是流程的上下客戶,也是績效的重要回報者。

  五、考核結果怎麼用?

  績效考核可用于調整薪酬、績效回報與改進、教育訓練發展、晉升或降職或裁員。其中,使用最頻繁的領域當屬獎金發放,是以也很容易導緻一個思想——考核就是瓜分獎金,實際上這是考核結果的片面應用所導緻的。

  考核不僅可以用在獎金發放上,還可以為基本工資調整、職位晉升、職業教育訓練、績效管理回報等多個方面提供資訊。比如績效表現佳的員工,基本工資應該增加得更快;績效考核中發現管理問題,提示公司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這些弱項的改進上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