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作者:星雨天空

走在連綿的群山之中,冷不防眼前便露出一個巨大的坑洞,懸崖峭壁似斧劈刀削般森然直立,而絕壁圍成的坑洞則猶如大山對着蒼天張開了嘴巴。這種奇異的自然景觀,民間俗稱“天坑”,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神奇造化之謎。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仰面朝天的“天坑”,學名喀斯特漏鬥或岩溶漏鬥。在可溶性岩石大片分布的地區,豐富的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表面的垂直裂隙向下滲漏,裂隙不斷擴大,進而在距地面較淺的地方形成隐伏的孔洞。随着孔洞的擴大,上方的土體逐漸崩落,最後便形成漏鬥。天坑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墨西哥、斯洛文尼亞等地。近年來,大陸境内屢次發現天坑。一個個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一個個驚奇轟動了世界。

小寨天坑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奉節興隆鎮坐落在四川、湖北兩省交界處,突兀峥嵘的石乳峰矗立在它的南面。鎮東有一條從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河谷中流下來的“撒谷溪”。溪水從石灰岩層流過,曆經億萬年的溶蝕、坍陷,形成了一大片典型的石灰岩地貌。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和最深的“地縫”就分布在這裡。

這裡的天坑,多數洞口不過幾尺見方,但也有不少洞口直徑在百米以上,而無論洞口大小,全都深不可測。其中,最壯觀、最神秘的要屬小寨天坑。小寨天坑位于荊竹鄉小寨村。離它數百米之外,就能聽見坑底流水的轟鳴聲。站在坑口,隻見幾座山峰之間凹下去一個大坑,四壁垂直,深不見底。天坑上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深666.2米,總容積約為1.19億立方米,其深度和容積均居世界首位。在小寨天坑東北方的峭壁之間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繞壁而下,可以通到天坑底部。在天坑的底部往上看時,廣闊的天空變成了一個小小的亮孔。從天坑底部一個高數十米的洞穴中,猛然湧出一條墨綠色的暗河。河水在亂石叢中奔流了100多米後,又悄然鑽進另一個幽深莫測的石洞之中。

天井峽地縫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撒谷溪不僅溶蝕出了世界最大的天坑,而且還割裂出了一處地球上罕見的地貌——37千米長的地縫。此地縫又名“天井峽”,由峽谷、消水洞和地下河構成,兩邊山崖高達數百米,森然的山脊平行延伸、迂回曲折。兩者中間的谷地裡,露出一道赤色的縫隙。縫隙狹窄筆直,好像一刀劈出似的。在地理學上,地縫被稱為“幹谷”或“盲谷”。在石灰岩地區,由于河床有漏鬥和落水洞,河流被全部截入地下,由此形成的幹涸河床叫做“幹谷”。有的河流全部消失在溶洞之中,成為沒有出口的河谷,則叫“盲谷”。

撒谷溪下的地縫中又有無數天坑,溪水全部轉入地下,形成幹谷。天井峽地縫延伸到遲谷槽時,在兩座山巒間消失,盡頭處,有一個鍋底形的深坑,裡面一年四季都蓄有綠瑩瑩的水。1994年9月,英國探險隊員從這裡下去,測得地縫的深度為900米,當屬世界之最。在地縫中段的峭壁下還有一個大坑,叫做“黑眼”。坑壁上全是黑得發亮的石頭,形狀怪異。丢一塊石頭下去,丁丁當當,響聲久久不絕。

小寨天坑和天井峽地縫古老而神秘,雄奇而險峻。它們的發現,對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理論研究有着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樂業天坑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廣西西部有個樂業縣,隸屬于百色地區,鄰近貴州省,地處雲貴高原南部。這裡,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樂業天坑群由大石圍天坑和附近的數十個天坑組成,密集地排列在方圓20多平方千米的範圍内,像一座座巨大的豎井,井井相連。專家通過GPS地球衛星測量儀測出了大石圍的準确資料:深度為613米,坑口東西長600米,南北寬420米,容積約為0.8億立方米。其垂直高度和容積僅次于小寨天坑,居世界第二位。

樂業天坑群的底部,生長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内的植物種類多達上千種,大部分迥異于坑外植物。大石圍天坑下面的原始陰生植物比比皆是,以藻類、蕨類居多。其中已查明的有60多棵被稱為恐龍時代活化石、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桫椤,有冷杉、血淚藤樹等珍稀植物,有美麗的七葉一枝花、小簇的岩黃連、細巧的七姊妹等中藥材,還有株莖纖細、花朵呈淡綠色的極具研究價值的佚名蘭花。此外,在天坑這個封閉的環境中還發現了許多史前時期的珍稀植物如三葉桫、野芭蕉、野芋頭等。生存着各種原始植物的諸多天坑實質上就是一個個植物基因庫。

在大石圍天坑底部的暗河中有一種罕見魚類——盲魚。盲魚通體透明,體内紅色的血液、彩色的内髒器官、白色的骨骼清晰可見,眼睛卻很小很小,這顯然是長期生活的黑暗環境使然。暗河中的盲蝦沒有眼睛,肢節、觸角比身體長二三倍。樂業天坑中還發現了被當地人稱為“飛虎”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鼯鼠。飛虎形似蝙蝠,臉面似狐,嘴巴類鼠,耳朵如兔,鴨腳爪,長尾巴,四肢有皮翼相連,能在叢林和懸崖間滑翔,姿态優美且落點準确,有“優秀叢林滑翔員”的美譽。

2001年春,人們在樂業大曹天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地宮。據探查,地宮長約300米,寬約200米,最高處達260米,體積約150多萬立方米,足以放得下一個北京勞工體育場。由于天坑與地下暗河相連,在天坑底下出現溶洞并不稀奇,但如此巨大的地宮卻極為罕見。尤其讓人驚歎的是,這個地下大廳的頂部距地面僅20米,是一個正在形成中的天坑。地宮的發現對于研究天坑溶洞的成因、構造提供了最直覺的科學依據。

地宮内還有一個難解的謎團:在地宮入口處有一片幾米見方的木炭灰,灰燼堆放得十分整齊,說明有人曾在這裡烤火。專家們仔細研究這些灰燼,發現它們大部分已經鈣化,按照鈣化度推斷,至少有幾百年的曆史。換言之,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人發現了這個罕見的地宮,并在地宮内生活過一段時間。那麼,最早進入地宮的人是誰?為什麼闖入地宮?後來又去了哪裡?顯然,地宮内蘊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這裡方圓數千米的範圍内,何以密集如此之多的天坑呢?中國地質專家們推斷,這與樂業縣特殊的地質構造有關。樂業縣的地層呈S形旋扭構造,天坑分布的地區正處于這個旋扭構造的中部,即兩個反向弧形的連接配接線上。這個地區在地殼震蕩時發生的張力最大,由此形成了諸多的抗張裂隙,即天坑群。這一推斷同時也解釋了與樂業鄰近的具有同樣地質條件的淩雲、田陽、西林等縣為什麼沒有天坑的原因。

對于天坑群形成的時間,專家認為大約是在300萬~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此間發生了著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雲貴高原也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由于大石圍天樂業地區天氣濕熱,雨量充沛,有大片石灰岩地層,這些是造就像大石圍這類天坑的必備條件。通往天坑底部地宮的洞口狹窄異常,是一個天生地造的險絕之地。坑底部的原始森林中生存有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桫椤,是以有人将樂業天坑的形成時間上溯到6500萬年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在幾千萬年的地殼變化中,這些天坑是憑借什麼作用保持原貌的呢?這實在是一個謎。此外,樂業縣境内是否還存在着不為人知的天坑?在這片神奇的崇山峻嶺的下面,是否還有正在形成中的溶洞會在某一天突然崩陷,成為新的天坑呢?

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了解更多地理文化領域的知識。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在留言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