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司法獨立第一案之難:在亡國與獨立之間選擇

日本司法獨立第一案之難:在亡國與獨立之間選擇

【按】說起司法獨立,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美國的“馬伯裡訴麥迪遜”;但是今天小編要給你講的這個案子——日本司法獨立第一案,要比“馬伯裡訴麥迪遜”更加考驗司法,因為它可是要在亡國與獨立之間做選擇......

來源 / 法治周末

日本司法獨立第一案之難:在亡國與獨立之間選擇

1891年5月11日下午1時50分,日本警察津田三藏行刺前來日本通路的俄羅斯皇太子尼古拉未遂。之後,日本政府迫于外交壓力,與本土司法機關展開了一場拉鋸戰。最終,日本司法機關堅守住了司法獨立的底線。大津行刺案距今已120年餘年,它在日本司法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

明治24年(公元1891年)5月11日,在日本滋賀縣大津,萬頭攢動,彩旗飄飄,鮮花招展,準備迎接尊貴國賓的到來。23歲的俄國皇太子尼古拉剛在海參崴出席了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開工儀式,便風塵仆仆,通路日本。

日本政府不敢怠慢,多年來兩國關系一直緊張微妙,正愁無法改善。此番天賜良機,日本政府決定以最高規格接待,希望借此契機,化敵為友。

日本官方特意派出20多位官員專程到長崎港,為尼古拉太子接風洗塵。港内商船一律不準停泊,其餘艦船均需高懸俄羅斯國旗以示歡迎。為保障皇太子的人身安全,日本政府加強警力,嚴加防範。日本外交大臣青木周藏與俄國駐日大使約定,萬一發生暗殺行刺事件,将按照日本刑法第116條“加害皇室罪”,處以行刺者死刑,決不寬貸。

日本警察行刺俄羅斯皇太子

日本司法獨立第一案之難:在亡國與獨立之間選擇

當天,皇太子尼古拉一行來到小城大津。結束禮節性拜訪後,他與希臘王子格奧爾基坐在人力車中,一起觀光。

下午1時50分,一名日本警察突然狂性大發,揮舞軍刀,向坐在人力車中的貴賓狠狠砍來。尼古拉皇太子右耳挨了重重兩擊,鮮血四濺。

大驚失色的尼古拉連忙驚呼:“你想幹掉我?快來人啊!”他忍痛捂住傷口,倉皇跳車逃命。殺手緊追不舍。就在此時,希臘王子拿出剛買的竹杖,一下将兇手劈倒在地。随行醫生忙給皇太子尼古拉包紮止血。驚魂未定的尼古拉憤而終止訪日行程,準備及早打道回府。

日本司法獨立第一案之難:在亡國與獨立之間選擇

轟動一時的“大津行刺案”爆發,舉世震驚。明治天皇派出禦醫,後來又親赴停泊在神戶港的俄羅斯軍艦,慰問尼古拉皇太子。日本政府也通過外交管道,向俄羅斯官方道歉,允諾按照兩國約定,嚴懲兇手,為俄羅斯皇太子出氣。

日本全國上下深恐俄羅斯報複,侵略日本。學校全部停課,聚集在神社寺院,祈禱尼古拉皇太子痊愈。山形縣金山村則禁止以兇手姓名“津田三藏”命名。

5月20日,為了平息俄國人的怒氣,日本千葉縣女子畠山勇子在京都府廳前留下道歉遺書,刺喉自盡,國人譽為“烈女”。

案發當晚,大津地方法院派出預審法官與檢察官,對兇手展開盤問。原來兇手津田三藏不是旁人,竟是負責皇太子尼古拉一行安全的警察。素來仇視俄國的他不滿于俄羅斯長期以來威脅觊觎日本北方領土,遂決心铤而走險,為國除害,以表對天皇的忠心。

日本司法獨立第一案之難:在亡國與獨立之間選擇

行刺案發生後,日俄兩國關系降到冰點,戰争一觸即發。沙皇揚言,日本如果不能給予滿意答複,則不惜兵戎相見。

行政與司法拉鋸角力

為維系日俄兩國關系,日本首相松方正義召開内閣緊急會議,會上達成一緻意見,以“大逆罪”處決罪犯津田三藏,日方承擔國際法上的政府責任,同時将内閣善後決定向前首相、現任元老院院長伊藤博文等人通報。

日本最高司法機關大審院火速組成特别法庭,對“大津案”進行審理。不過,司法機關與力主從嚴、從快、從重的行政機關,很快就如何适用刑法,産生嚴重分歧。

日本司法獨立第一案之難:在亡國與獨立之間選擇

日本内閣以案件牽涉日俄外交關系,俄國随時可能發動戰争,且早有兩國密約為由,主張非重判不可。新任大審院院長一職的兒島惟謙則就法言法,他提出,日本刑法第116條規定,凡加害日本天皇、皇後、皇太子等皇室成員者,不分未遂即遂,一律處以死刑。這條加害皇室罪俗稱大逆罪,隻适用于保護日本皇室成員的人身安全,而非訪日的外國皇室成員,後者地位與普通日本國民無異。

依據現代刑法罪刑法定主義、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的原則,刑法最忌類推,貿然擴張解釋,這樣會動搖刑法基礎。本案隻能按照普通殺人未遂罪,處以被告終身監禁。而且《明治憲法》規定政府施政必須完全遵守法律,不得玩弄法律于股掌間。

日本行政部門不以為然,首相松方正義親自出馬,與兒島惟謙院長見面,力陳己見,同時向7位主審法官施壓。多數法官在強大壓力下,立場搖擺,同意尊重日本内閣的重判主張。

大審院院長兒島惟謙深知在此兩年前頒布的《明治憲法》雖規定司法獨立原則,但無奈日本行政權獨大,根基未深的司法權随時可能胎死腹中。他向7位法官痛陳利害,希望一同堅守好司法獨立這最後的底線。他鼓勵法官:“既然法無明文規定,就不能草率判處死刑。應該堅持原則,拒絕向政治壓力屈服。諸君,捍衛司法獨立,舍我其誰?”

日本政府聞訊,立刻派出内務大臣西鄉從道與法務大臣山田顯義二人,聯手向法官遊說。沒想到,7位法官以司法獨立為由,拒絕在審判前與行政官員見面。

5月25日,日本總檢察長三好退藏與法務大臣山田顯義聯名釋出敕令,規定刑法第116條可以進行擴張解釋。而兒島惟謙回應道,刑法總則第三條白紙黑字規定了禁止法律溯及既往原則,新敕令無法适用于“大津”案,殆無疑問。

驚天判決 餘波蕩漾

日本司法機關真能無畏無懼,堅持獨立審判嗎?1891年5月27日,判決出爐。在重重壓力下,日本大審院特别審判庭毅然下判:被告津田三藏犯下刑法第292條謀殺未遂罪,處以終身苦役。

判決一出,司法獨立于行政權,初現端倪。外交大臣青木周藏、内務大臣西鄉從道、法務大臣山田顯義三人由于插手司法東窗事發,相繼宣布辭職。

而事前态度強硬的俄羅斯苦于國力日衰,戰争準備嚴重不足,隻能吞下苦果,借口皇太子尼古拉傷勢不重,日本天皇親自看望,日本政府多次誠懇道歉,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後人贊揚兒島惟謙為日本司法守護神,為日本司法獨立奠定了根基。高舉司法獨立大旗的日本,借勢與英法美等多國修改不平等條約。此案對于日本司法權最終擺脫行政權宰制操控,以及《明治憲法》引進的三權分立制衡得以落實,影響更為深遠。

但有學者指出,本案根據日本刑事訴訟法,理應由案件發生地大津地方法院進行審判,卻由最高法院組成特别審判庭徑行審理,與法不合。大審院院長兒島惟謙未親自參與審判,卻向主審法官發出裁示,也與司法獨立的精髓法官獨立,存在不小差距。

至于刺客津田三藏本人,則被發監于北海道钏路監獄,同年9月29日病死獄中。死因為急性肺炎,疑點重重,至今仍有人認為可能系政府謀殺。

大津案4年後,日本再度發生震動國際的暗殺案清朝重臣李鴻章馬關遇刺案。刺客小山半太郎用手槍擊中李鴻章,導緻他面部受傷。明治天皇大怒,下達敕語“嚴戒不逞”。首相伊藤博文密派特使,要求将犯人判處死刑。但負責審理的山口地方法院的法官鶴岡琢郎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依法将犯人判為無期徒刑。

日本法治成功的秘訣

在幕府的長期統治下,日本國民習慣于專制餘習,進退俯仰唯政府之命是從,不知權利義務為何物。日本司法為何能在短時間内取得如此成功?

原因無他,明治維新後,日本展開急行軍式的近代化開發,全盤西化,從西方引進先進科技、武器、文化,特别是法律思想及制度。

學者尾佐柱猛統計,1869年到1889年,日本翻譯西方法律著作500餘部。大量法學名著改編進入中國小課本,權利、自治、自主思想深入人心。

1871年,日本設定司法省,同年設立東京法院,1875年創立大審院。1880年,參照《法國刑法典》的日本刑法率先問世,首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則,廢除舊律中罪名模糊的“不應為罪”。

1889年,明治天皇頒布日本曆史上第一部憲法《明治憲法》,1890年推出《行政裁判法》與律師法前身的《代言人規則》,1898年實施《日本民法典》,次年誕生《明治商法》,六法全書為标志的法治體系粲然大備。

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在《激蕩的百年史》一書中,深情回憶道,“大津案”法官懷着日本是法治國家的自豪感,充滿獨立精神地做了他們認為是正确的事情。所奠定的司法獨立終于開花結果。

時光匆匆,“大津案”距今120年餘年。以兒島惟謙為代表的日本法律人,為所當為,截斷衆流,發獅子吼,怎不叫人感慨系之?

——本案收錄于〔日〕夏樹靜子 著,李昊譯:《與手槍的不幸相遇:日本司法物語》,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2月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