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尊重原創和作者的勞動成果,如發現轉載,立即投訴平台處理。作者:約什高
本文的畫風可能和部落客約什高以往的幽(se)默(pi)形象有所出入,因為今天我要說一個嚴肅的問題。文中内容可能冒犯到部分喜歡“花美男”和“小鮮肉”的看官,請海涵。另外,本文不針對任何明星,請勿“對号入座”。
曾經的亞洲國家,大衆對于男性的審美大多鐘愛于陽剛、健康的硬漢形象。日本的高倉健更是憑借其硬朗的外表,高大的形象成為了一代中國觀衆心中的偶像。
高倉健
然而這種審美趨勢卻逐漸的被一個男人的出現悄然改變,他就是号稱日本“男團教父”的喜多川。
提到“小鮮肉”和“花美男”這些近些年火熱的審美取向,就不得不提到喜多川和他的傑尼斯事務所。應該說是傑尼斯事務所一手塑造了當代亞洲男性“陰柔化”審美的風潮。
現在部落客随手一搜傑尼斯事務所的藝人,映入眼簾的就是一股滿滿的日本“牛郎”風。
我一直尊重審美多元,但是我個人的審美觀是秉持着“自然、自信、不刻意模糊性别”的觀點。
傑尼斯事務所推出的“花美男”中,最成功的應該算是SMAP中的木村拓哉。靠着“盛世美顔”,這位男星從“小鮮肉”時期一路火到現在。
木村拓哉
當然,其他幾位的顔值還是有待商榷。
SMAP
但我覺得這種對于“低幼”、“娘化”的審美過分迷戀的人,大機率可能不太正常。有可能部落客看了太多的國外“特殊案件”,總覺得一個人過分地沉迷于這種審美,背後往往會有些“驚人的故事”。果不然,最近BBC的一部紀錄片引爆了傑尼斯事務所的醜聞。
關于喜多川的負面傳聞,其實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但是再多的傳聞也抵不過本月BBC的一部驚天紀錄片——《捕食者:日本流行樂壇的秘密醜聞》(Predator: The Secret Scandal of J-Pop)引爆的讨論。
關于喜多川侵害旗下未成年藝人的傳言,在日本娛樂界以及百姓心中早已不是個秘密,但卻因為喜多川“國寶級”的地位而避而不談。
在BBC的采訪中,一位化名為Hayashi的人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喜多川
15随時Hayashi向傑尼斯事務所投遞了履歷,試鏡結束後他被喜多川邀請,去了喜多川的一所房子。喜多川有很多所類似的房子,因為經常會有男孩留宿,是以這些房子也被叫做“宿舍”。
進入房子之後,他的噩夢開始了,當晚他被自己的老闆侵害。然而他身邊的人夥伴卻對這種事習以為常,并告訴他,“如果想要成功,就需要忍受”。他身邊的朋友們沒有一個人選擇退出。
傑尼斯偶像組合光——GENJI
早在1999年,相關的事件就曾被曝光。當時一名受害的未成年人就向記者表述過同樣的經曆,然而結果卻無疾而終。
此次紀錄片中,BBC記者一共采訪了十餘名受害人。調查中的結果令人瞠目,其中最小的受害者僅有12歲。
更讓人覺得無法相信的是:為了滿足喜多川的“惡趣”,他居然給藝人注射雌性激素,以此來阻止這些男孩過早“成熟”。這種變态的行為持續了30多年。是以你看到的傑尼斯“花美男”和“小鮮肉”,可能都雌性激素刺激下的病态。
傑尼斯Junior(此圖與事件當事者無關)
在自然狀态下,男性本應擁有陽剛的面孔,健壯的身材,這也是一直以來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對于男性審美的标準。
但突然間出現了這種沒有明顯“男性特征”的“花美男”,在短時間内确實會讓觀衆“耳目一新”。不過這種審美的背後,卻是為了滿足喜多川變态的需求。
傑尼斯Junior(此圖與事件當事者無關)
受害人Hayashi對記者說,
我隻在日本生活過,并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但也許我錯了。
他覺得男孩們保持沉默的原因可能與自己的夢想有關。覺得這與一般意義上的被“侵犯”是不同的,因為這畢竟不是男人對女人的侵害。
可能是礙于“面子”或者屈從于權勢,即便該類事件被多次曝光,而且不斷有受害者出面指認,但喜多川在藝人心中卻一直是“備受尊敬的父親”。在他生病期間,旗下藝人更是輪流照顧。2019年喜多川去世。
1931年出生的喜多川本名約翰·擴·喜多川,父母均為日本人,出生在美國。
二戰結束後,喜多川開始在美國的駐日本大使館工作。工作之餘,他開始組織附近的孩子一起打棒球。偶然的一次機會,他帶着孩子們看了電影《西區故事》(《西城故事》)。
大家對于這部音樂劇非常感興趣,于是在棒球訓練之餘,孩子們也開始了歌舞方面的訓練。
後來喜多川在這些孩子裡面選出了四個人組成了組合“Johnny's”,這也成為了後來名滿世界的“傑尼斯事務所”的第一個組合。
傑尼斯組合——岚
七十年代,當大部分國家都将“民謠”作為主流音樂時,喜多川卻選擇了堅持類似傑克遜五兄弟組合(The Jacksons)的輕快的舞台表演形式,這也成為了後來男子團體形式的雛形。
八十年代,傑尼斯事務所推出的“少年隊”進軍國外市場,并成功打響知名度。中國台灣的“小虎隊”就是模仿“少年隊”推出的早期“偶像團體”。“少年隊”從成立之初就堅持每年表演一場名為《Play zone》的舞台劇,自1986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08年。
少年隊
雖然兩位隊員于2020年退出了傑尼斯事務所,但是“少年隊”依舊以“組合但是不同台”的名義持續到了今天。此外,SMAP、光GENJI、龍澤秀明、TOKIO、岚...... 喜多川捧紅的明星不計其數。
早期傑尼斯的男星畫風還算正常,但步入新世紀後卻逐漸“牛郎”化。
中山優馬
近些年被人吹捧的“練習生”制度其實就源自于喜多川的“傑尼斯Junior”制度——一群11-15歲的男孩子經過多年的訓練去争取上台的機會。然而誰又知道,這個制度到底是純粹地為了培養出優秀的藝人,還是為了滿足喜多川那變态的欲望?
喬布斯曾說過:顧客不知道⾃⼰想要什麼。
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個好的“産品”就是能夠出乎意料。能夠引導使用者,讓使用者覺得産品的設計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雖然這個“需求”在顧客看到産品前可能從未意識到。
從這個角度來看,喜多川确實是一個好的銷售大師。他敏銳地感覺到了市場的空檔,能夠推出全新的模式,讓市場随着他的“規劃”産生需求。
生田鬥真
他塑造出的“産品”讓亞洲國家的新生一代改變了對男性的審美觀,也借助“韓流”的勢頭有擴大到全球的趨勢。
從多年來的各種消息,以及近期BBC的報道來看,關于喜多川的傳言大機率是真的。不少粉絲甚至說:傑尼斯男星無一幸免。
在傑尼斯的藝人中,很多都是在世界觀尚未建立的幼年就進入傑尼斯進行演藝和身心上的“訓練”,即便遭到了“侵害”卻依舊感恩。這或許也是喜多川選擇小孩子進行培養的原因之一,也許真正的喜多川是一位出色的洗腦和PUA大師。
本文由約什高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