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作者:麗洋統一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拉達克:中國人最為向往,卻最難以抵達的目的地

清晨的太陽在拉達克裸露的荒蕪山體上作畫:大面積的黑暗吞噬了畫布的中央,而使被照亮的部分——遠處的山體和近處的蒂克塞寺院——顯得熠熠生輝。太陽故意制造了強烈的明暗對比,以使畫面中的景觀呈現出宗教性意味:莊嚴、聖潔、壯闊又甯靜(上圖攝影/Nevada Wier/c)。在如今歸屬印度管轄的拉達克和大陸的西藏地區,随處可見這種具有宗教性意味的景觀,這暗含了二者在曆史和文化上的紐帶關系(拉達克不僅被稱為“小西藏”,還與西藏的普蘭、古格一起,是構成“阿裡三圍”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在行政歸屬上,拉達克也曾長期是中國的屬地,但它已屬印度。但印度并不滿足于此,它還聲稱中國境内的阿克賽欽地區也屬于印度,并派軍隊進駐該地區,進而引發了邊境持續不斷的沖突。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有一部分長眠在新疆皮山縣的康西瓦,與拉達克隔着一道喀喇昆侖山脈(下圖攝影/李翔)。

還有一個月,2012年就過去了。寫不寫這篇文章?我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決定寫,因為中國有個傳統:若要人們記住一件事情,往往會在它過去5年、10年或是它們的倍數的年份——比如50周年——時紀念一下。50年前的1962年,中國和印度之間有過一場短暫而激烈的戰争。印度那邊倒是在今年開過一些會,也發表過一些研讨文章,中國這邊卻悄無聲息,好像這件事從未發生一樣。但我還是決定寫這樣一篇文章,哪怕僅僅是紀念一下那些戰士。

關于1962年中印之間的那場戰争,連國際社會也認為是由印度首先挑起的——當年,印度總理尼赫魯首先向印度軍隊發出了“清除邊界上的中國軍隊”的指令,但是戰争一開始就顯示出印度軍隊根本就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我軍居高臨下,攻勢犀利,勢如破竹,不到一個月就拔掉了大部分印軍的哨所和據點,一直打到了中印兩國傳統的邊界線。可是,正在印度軍心渙散、舉國惶恐時,中國突然單方面宣布無條件撤軍。有評論家說,這一仗徹底打破了印度的大國夢,使印度至今未能走出那次戰争的陰影,但是中國為什麼會無條件撤軍,至今仍是一個謎。

幾年前,我經新藏公路從新疆的葉城到西藏的拉薩。新藏公路以艱難聞名——其艱難不在于路況的險峻,而是高海拔,将近1500公裡的路段都在海拔4500米以上。這條公路在阿克賽欽地區要經過一個叫康西瓦的地方,那裡有一個為犧牲于1962年中印戰争中的戰士修建的烈士公墓。盡管高山反應使我十分難受,但還是決定去看看烈士公墓,憑吊一下為國犧牲的戰士。

墓地面朝新藏公路,背倚赤裸的群山,四周空曠,除了公路邊的三十裡營房,方圓幾百裡都見不到一個人。公墓用圍牆圍着,有一個大門。入門後,先看到一座紀念碑,碑後是一排排的墓碑和用河卵石及水泥砌成的墳冢。青藏高原上的天平時都藍藍的,那天卻有灰蒙蒙的雲低低地壓在頭頂。我在墓地中徘徊,心裡默念着一個個墓碑上的名字:

羅德清 7972部隊戰士 湖南長沙 62年10月犧牲 一等功

相文浩 7971部隊戰士 四川樂至 62年11月犧牲 二等功

王向理 7975部隊戰士 山西崞縣 62年10月犧牲 二等功

周兆瑞 7971部隊戰士 河南焦作 62年10月犧牲 二等功

卡子戈 7972部隊戰士 甘肅甘南 62年11月犧牲 三等功

居滿艾裡7994部隊戰士 新疆阿克蘇62年10月犧牲

劉長發 7978部隊 陝西城固 62年11月犧牲

……

這裡共埋葬了106名犧牲于中印戰争西線中的戰士(這場戰争還在中印邊界的中線和東線展開),這些戰士大多都在20多歲的年紀,他們的家鄉遠在千裡之外,他們卻永遠地留在了青藏高原這渺無人煙的荒野裡。

中印邊界的西段,傳統上一直以喀喇昆侖山的山脊為界。但在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期間,一個叫約翰遜的英國人認為沙俄當時必然會占領新疆的西部地區,為了與沙俄争奪在中亞的勢力範圍,約翰遜越過喀喇昆侖山,将中印的邊界線往北推到了昆侖山脈,這就是所謂的“約翰遜線”。這樣,位于昆侖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之間的阿克賽欽地區就被畫到了印度。但這隻是在地圖上畫的一道線,沒有起過實際作用,也沒受到過關注,印度從未在此派駐一兵一卒。

看一下地形圖就會明白,阿克賽欽地區是新疆與西藏之間的重要通道,自古如此。它被夾在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的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之間——南邊的喀喇昆侖山是世界僅有的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最為集中處,北邊的昆侖山也是群峰突起,雪山連綿。阿克賽欽地區正好位于兩列大山之間的斷裂地帶,海拔較低,自然成為新疆進入西藏的最佳通道。

1956年4月,經過阿克賽欽地區的新疆至西藏的公路開始修築,1957年10月建成通車。當印度政府在《人民畫報》上看到新藏公路通車的報道時,立刻向中國發出抗議,并開始了所謂的“前進政策”:向阿克賽欽地區及中印邊界的中段、東段派駐軍隊。中國政府一再呼籲雙方坐下來談判,但印度政府都以中國撤出阿克賽欽為談判的先決條件。

中國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阿克賽欽,放棄它,就等于隔斷了新疆和西藏的聯系,也等于讓印度軍隊開到青藏高原——這是我們自家的房頂上,這怎麼可能?是以,印度政府的一切談判都以中國退出阿克賽欽為條件,這等于是把中國逼向了絕路,中國别無選擇,隻有還擊。阿克賽欽的争端可以說是中印戰争的起因。

但是關于這場戰争的起因,還有其它各種說法,比如有人說1959年西藏叛亂,印度支援和收留了叛亂者,等等。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錫金:文化特質上與西藏而非印度更為接近

一青一白的兩條雲帶,将位于原錫金國首都甘托克地段的喜馬拉雅南麓裁剪出三段:白色村莊占據了富饒的山麓,視線往上移,蓊郁的森林将整個山體包裹,并托舉出海拔8586 米的雪峰幹城章嘉峰。在西藏也常能見到這種将雪山、森林、村莊組合在一起的景觀。事實上,相比景觀,錫金在文化上與西藏的淵源更深。它曾在長達千餘年的時間裡隸屬西藏,境内也多是信奉藏傳佛教的藏民。遺憾的是,印度于1975 年将其吞并,錫金國從此淪陷為印度北部的一個邦。攝影/Jane Sweeney

我開始查閱大量的文獻和論文。中國學者關于這次戰争的論文很多,遺憾的是,所有論文都沒有地圖,因為涉及邊界的地圖必須送國家有關部門稽核準許,學着們也很知趣,自動省略了地圖。害得我隻好捧着西藏、新疆地圖冊,以及世界地圖冊,一一核對論文中提及的地名、山名、河流名稱,借此一點點恢複當年那場戰争的情景。好在後來在一本當年出版的内部資料——英國學者藍姆寫的《中印邊境》一書中發現大量詳細地圖,這使我節省了大量時間。

但是越看資料越感到郁悶和悲涼,當年英國殖民者的霸道和蠻橫實在令人發指!若是沒有它們,中國怎麼會與印度成為鄰國?兩國之間隔着多少個位于喜馬拉雅山中的國家和原住民部落?英國殖民者雖然在地圖上畫出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但是他們中沒有一個人到過這條線的任何一處,這完全是在地圖上的塗抹,這種在地圖上任意塗抹的東西,卻讓中國人接受。

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些曾經被殖民、侵占的國家,一旦獨立,立馬學起殖民者的樣子,要繼承殖民者得到或想得到的一切。舉個例子:一個強盜侵占你的家園,又以你家為基地,侵占了周圍鄰居的田地房屋。後來強盜被趕走,物歸原主,你回到自己家中,但你卻并不滿足,想把強盜從鄰居處搶占的土地也據為己有,并美其名曰“繼承”。這聽起來十分荒謬,但在中國周邊,這樣的事卻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一些從英國、法國、日本,甚至蘇聯殖民統治下獨立的國家,紛紛“繼承”了他們的前宗主國從中國強占的土地。這種荒唐的邏輯竟然在國際上很少受到譴責,有時甚至受到鼓勵。若是這種邏輯成立,豈不是越被殖民越好?越被侵略越好?因為殖民、侵略的國家越強大,将來你從那裡繼承的版圖也就越龐大。如此一來,還有何公理可言?

很多人都對1962年中印戰争的結果感到難以了解。英國著名學者内維爾·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争》一書中說,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松了一口氣,不如說讓全世界都目蹬口呆。勝利者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也就讓付出巨大代價才換來的勝利果實化為烏有。

印度學者白蜜雅也在《中國世界與印度》一說中說,很難了解印度在1962年的軍事潰敗,但是更難了解的是,這一失敗沒有伴随不可接受的領土損失,中國沒有固守對印度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東段邊界的領土。

中國的軍旅作家金輝在《西藏墨脫的誘惑》一書中說得更加直率,他說1962年中國和印度發生的邊境戰争,就當時看,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經過了近30年後(該書初版于1995年)再來看,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今天也有人對這場戰争有類似的評價:勝利者得到了最大的失敗,失敗者獲得了最大的勝利。

金輝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也許這就是曆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作為軍人的金輝充滿激憤地說:“如果1962年打過去不撤回來,向那肥沃富庶的土地移去幾百萬内地漢族人口(那片地區的中低海拔和亞熱帶氣候完全适應漢族人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及身體條件,内地貧困地區的農民會把遷居那裡當作好福氣),這就等于在西藏與印度之間建立起一條漢文明的血肉長城,哪裡還會有西藏分離的問題?西藏又能向哪裡分離呢?”

有人将這場大獲全勝的戰争說成是“千古遺恨”,有人說這是人類戰争史上最大的“仁義之舉”。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藏南:最适合人居的“小江南”,如今被印度人占據着

和西藏其他地區相比,藏南一帶因為海拔偏低、濕潤多雨、植被茂密、土地肥沃,而成為最适合人居的地區。遺憾的是,中方軍隊無條件撤出,印度軍隊重返至此,印度政府則于1987 年在這裡設立阿魯納恰爾邦,并從印度各地移民130 多萬人口來此居住。印度人建造的房屋密密麻麻地分布于畫面中的河谷地帶,這隻是該邦的一個縮影。攝影/Michael Runkel

回顧人類曆史,一個國家領土的形成固然有各種方式,如先占、添附、協定、轉讓、占領等等,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有争議的情況下,領土很少是從談判桌上談來的。曆史上有時會出現一些千載難逢的關鍵時刻,在那些時刻,無論采用什麼手段,領土得到就時得到了,失去就是失去了。

1962年那場戰争就是一個關鍵時刻。曆史給了我們一次恢複廣大失去領土的機會,而且我們是靠自己的戰士通過戰鬥赢來了這次機會。我們已經奪回了失去的東西,已經将印軍打到了從清代開始就畫在我們地圖上的邊界線上,但是我們卻忽然宣布撤軍,撤回到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之後還宣布沿這條線再往回退20公裡——又是以丢掉數千平方公裡的土地。

不僅撤軍,為了證明我們是仁義之師,我們還把繳獲的印軍的武器裝備,擦洗的幹幹淨淨,碼放的整整齊齊交還給印軍。

今天看來,最大的遺憾是,單方面撤軍,沒簽任何協定,沒奪回任何失去領土——這樣說不準确,應該說奪回後又送走了。就像一個強盜搶走我們的東西,我們追上去奪了回來,接着又把東西送給他,強盜自己都惶惑不解,隻好滿臉狐疑地收下他夢寐以求的東西。這是最大的遺憾,而且還有很多小遺憾。

戰争初期,我們的軍隊打得十分精彩,不僅打到了傳統邊界線,也就是我們地圖上那條中印國界線(有的部隊甚至打到了印度平原上),為什麼要撤軍呢?我曾經想,就算像一些分析家所說,由于後勤補給困難,不能長期守住,我們非得撤軍。但是我要問的是:為什麼要撤回到英國人和印度人強加給我們的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上?

有專家會說,麥克馬洪線是喜馬拉雅山東段的山脊線。可是去過那裡的人知道,喜馬拉雅山脈并不像屋頂一樣,有一條如屋脊一樣明确、連續的山脊線,喜馬拉雅山有千山萬嶺,并且層巒疊嶂,中間被一條條河谷切穿,成為南北往來的通道,我們可以選擇退到河谷的位置。為什麼我們不按照自己的意志,退到我們標明的位置,把部隊哨所重新布置一番,隻要我們退守的防線,不是按照麥克馬洪線分布的,那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不就廢棄了嗎,也就不會再有人提及?但是我們竟然退回到英國人給我們劃的邊界上,這實在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譬如在不丹以東,可以退到今錯那縣内的魯巴、色拉或者達旺,那裡自古以來就是西藏人南下的古老商道。其中,達旺有着擁有700多名喇嘛的達旺寺,那是拉薩哲蚌寺的分寺,寺内主管也由哲蚌寺任命。達旺以東,我們可以退到洛曲與西巴霞曲兩河彙合之處,那是藏民朝聖的重要地方。再東邊,我們可以退到察隅縣南面的瓦弄村(早在1910年,清朝政府駐藏大臣趙爾豐的部隊就在那裡駐紮過)……總之,即使撤軍,也有多種選擇,總是可以廢掉那條英國人在地圖上随意畫出的線——麥克馬洪線。

也有人說,因為冬季到來,大雪封山,後勤補給困難,當時若不撤回,就再也撤不回了。這都是不了解那一帶氣候的臆測。西段是大陸又寒又旱的地區,而東段所處的一帶是亞熱帶,氣候溫暖。我為此咨詢了曾任西藏林芝軍分區副參謀長的謝罡先生,他說:“山頂因為海拔高,即使不是冬季也會降雪,但是在河谷地帶,即使冬季也可以通行。無論是達旺還是瓦弄,這藏南地區一東一西兩個地區,都是海拔較低,溫暖的亞熱帶地區,不存在大雪封山的問題。是以後勤補給不是撤軍的根本原因。”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全世界的研究者至今都還在猜測。

其實用不着那麼費勁地猜,我了解的撤軍原因是:戰争目标已經達到,即用強烈的打擊教訓一下印度,豎立我方的大國形象。這種戰争目标,後來在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中也使用了。這種戰争目标,可以概括為這樣一種模式:遭遇對方挑釁——我方采取軍事行動——我方獲得勝利——我方無條件撤軍——恢複常态。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在爆發于1962 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中方将印軍打出了藏南地區,這在上圖這張人民日報于1962 年11 月30 日繪制,新華社于1962 年12月8 日轉發的“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清除印軍侵略據點和進駐地點示意圖”中(攝影/新華社)可以看出,中方在東段清除印軍的據點,已在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C 圖中1959 年雙方實際控制線與麥克馬洪線重合),并直逼傳統習慣國境線。

(補充說明:原圖由人民日報繪制于50年前,後由新華社翻拍成照片,因年代較早,圖檔尺寸太小,今天已很難辨認其中細節。我們原想按照照片内容原文繪制一張地圖,以便原圖中的資訊能清晰看到,但因發表在雜志上的地圖需要相關部門稽核,而含有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的地圖不能通過稽核,是以雜志上隻能使用略顯模糊的照片,有些遺憾。為了友善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查閱,我們将按照照片内容重新繪制的地圖放在這裡,但稍微做了一些修改,如為了使地圖更清晰,我們将界線加了色彩。其中仍然有些地名不能看清,或不能借助其他方式查證的,我們則隻标注地點,而将地名空着。)

我想寫文章紀念一下這場戰争,一個原因是因為康西瓦烈士陵園的情景不時出現在眼前,我想說出我對那些戰士的敬意和懷念。另一個原因是,過去我總聽到這樣一種說法:一塊有争議的土地,現在的實際控制者當初無論通過什麼手段獲得,如果有效控制時間超過一定時段,國際社會就認同現在的實際控制者是主權所有者。關于這個時段,有一種說法是50年,後來我知道這個數字是不确切的,但是“50年”這個數字刺激着我,在中印戰争50年之際,我不能沉默。

我為此翻閱了一些關于領土主權如何獲得的國際法著作。所謂 “有效控制”,需具備兩個條件: 實施和繼續實施控制行為的意願;實際展示控制目的的行為,而這一行為必須符合4個條件——和平、實際、充分和持續。

所謂時效原則,是指一國占有他國的某塊領土後,在該領土上長期持續地、不受幹擾地以和平方式行使其權力,而他國并不對此提出抗議和反對,或曾有過抗議和反對,但已經停止,進而使占領國取得該土地的主權,而不論最初的占有是否合法或善意。

我還看到一種說法:曆史性強化。說的是不論當初是如何獲得一塊領土的主權,随着時間的推移,有一個逐漸“曆史性強化”過程。在這過程中,如果領土被侵占國不抗議、不反對、預設,周圍的鄰國也預設,侵占領土者所謂的“主權”就會不斷被“曆史性強化”,最後轉為“在世權”,即國際社會承認的權利。這樣,占領者就會獲得真正的主權。

這些說法,都在說一個道理,随着時間的推移,如果領土被占者不吱聲,預設,那麼領土就真得失去了。

1987年,印度在麥克馬洪線以南原屬于大陸的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成立了一個阿魯納恰爾邦,我竟沒看到國内的抗議,沒聽到抗議的聲音,這讓我感到不安。是以,在中印戰争50周年之際,發出一點聲音,阻擾一下印度“曆史性強化”的過程,也算是對那些長眠在雪域高原上的戰士的紀念了。

為了讓讀者對這一地區和這段曆史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我又搜集了很多相關的地圖和圖檔,一并放在這裡,以作參考。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墨脫地區和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墨脫附近地圖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1967年9月11日至13日,印軍越過中錫邊境,被我邊防部隊擊退。箭頭所指處為中錫國界,左側為中國領土,X處為入侵印軍在中國境同内架設的鐵絲網。

守衛在中印邊境線上的我軍邊防戰士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中印士兵對峙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行軍中的印度士兵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度士兵做戰鬥準備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戰場上正在射擊的印度士兵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度士兵在運輸大炮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度士兵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度飛機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軍機場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大量印軍沿着山路不斷向邊境争議地區行進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反擊部隊凱旋而歸,邊疆人民夾道歡迎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庫馬盎聯隊第13營陣亡者紀念碑改建前的樣子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庫馬盎聯隊第13營陣亡者陵園全景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度軍營中老兵給新兵做示範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徒步行走于山間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我邊防部隊穿行于昆侖山脈之中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我邊防部隊大軍雲集,将予入侵印軍緻命一擊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我邊防軍首長在國境線上觀察印軍動向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軍在中印邊界東部越過麥克馬洪線,入侵我控制區

我軍攻入印軍陣地,清除印軍設在中國領土的據點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我軍在中印邊界東部取得瓦弄大捷後,乘勝追殲殘敵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我軍在中印邊界西部的重機槍陣地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我軍在中印邊界西部全殲印軍第七旅,活捉旅長達爾維準将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邊境反擊戰中我軍不僅大量殲滅印軍,還俘虜幾千名印軍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度上司人在前線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度某紀念碑,其中包括1962年中印沖突中陣亡的軍人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軍部隊向中印邊界西部被侵占的大陸領土内開進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軍出動廓爾喀士兵入侵大陸領土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軍第七旅炮兵向前線開進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軍飛機多次入侵大陸領空,邊防部隊嚴加防範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軍空軍出動大批飛機運送兵員和物資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軍庫馬盎聯隊第13營全體,為在1962年中印沖突中陣亡的戰友所建的紀念碑

50年前,遺落在喜馬拉雅的遺憾

印軍在大陸境内修建哨所,侵占大陸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