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持冷靜,聊聊汽車價格戰的十個問題

文|江小花

去年産業内卷成風的時候,花哥就說過,所謂内卷,其實就是價格戰。但是,任何一家企業一般都不會有很大的動力去充當價格戰的發起者角色的。

從體面一點的行業角度來說,大家在公開場合還要表達一下對價格戰的不支援。是以,今年讓特斯拉成為價格戰的發起者,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從一月之後,多數企業也不再諱談價格戰,明火執仗的趨勢越來越足,就我了解而言,八成以上的企業要麼已經打響了價格戰,要麼就是在開會讨論怎麼打的路上。

價格戰從來都不是行業的願望,因為帶來的現實痛苦非常大,但它又從來都是産業重組更新的必經之路。既然态勢已經無可避免,那咱們今天來聊一聊,這一場汽車價格戰的十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場汽車價格戰。

通常的價格戰有幾個誘因,整體市場的萎縮,行業龍頭壟斷或大幅提升份額的願望,資金實力很強的新入行者的出現,産業更新導緻老舊體系的疲敝。

這幾條在這一場汽車價格戰中,都充當了重要的角色。而從現實狀況來說,中國市場的階段性萎縮,和特斯拉這樣改變産業體系成本的公司的出現,是最根本的原因。

當然,出現如此猛烈的價格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中國汽車企業為主的多數企業,對于消費趨勢的錯誤估計。

保持冷靜,聊聊汽車價格戰的十個問題

這幾天刷到一個視訊,說如今愛國都愛不起了。指出不管是汽車還是3C産業的企業,曾經以低價優質為基礎的那些品牌,都走起了高價路線,比如小米手機。

但國潮消費興起的根源和廣泛基礎,不是原本低價高成本效益的産品變成高價高成本效益,而仍然是在維持低價的基礎上,提供更具有成本效益的産品。同時,有能力的企業,發展高價産品的新業務。

這裡的差别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低價優質為基礎的進化,還是去低價化。很多企業以企業向上走的願望代替市場實際需要,決定了自身的政策。這在其他産業中也有企業走過類似的彎路。

到目前看來,去低價化的所謂整體消費更新的判斷,顯然謬以千裡。今年價格戰走向慘烈,這個錯判也是直接原因之一。

第二、特斯拉是今年價格戰的主要對象嗎?

不是。在特斯拉投資者日上,馬斯克宣布,特斯拉的成本還能再降低50%。這意味着,在成本方面,新老車企暫時對特斯拉不可能有對等優勢。是以,在特斯拉産品的主要市場中,純以成本跟特斯拉拼殺意義不大。

價格戰的對手是各級各區域市場中,特斯拉之外的同類型企業。當然,特斯拉深刻影響着今年價格戰的走向和結果。

第三、中國企業為什麼有價格戰神的神話?

在彩電,手機等發生過慘烈價格戰的産業裡,最終的獲勝者,似乎都是中國企業。當然這個中國企業是一個泛指,細看的,中國企業的死傷也最慘烈。不過籠統的結果仍然是中國企業總體在消費市場獲勝。

原因有幾個。

其一、成本有優勢。這個優勢來自勞動力、供應鍊效率、全産業鍊的低利潤忍耐力等;但這些優勢在中國發展到今天已經開始變得沒那麼強,在某些方面比如晶片、礦産資源等方面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二、本土作戰,産品應用功能和服務接地氣,錯誤産品的機率低、轉身快。

其三、經銷體系控制力和耐受力較強。

這三項優勢,如今的汽車産業相比于2000年代的家電、2010年代的手機,是偏弱的。但對于前期産業鍊管理較好,自身健康度好的企業,仍是堪打一戰的優勢。

第四、價格戰隻有降價一種打法嗎?

完全不是,根據不同品牌、不同目标、不同企業能力來分,價格戰的打法有很多種。

比如品牌強勢的遭遇新品牌的低價挑戰,可以選擇适當漲價,然後推出自有新品牌,來拖死挑戰者;這類主體業務不降反漲的打法,在消費層次很多的行業裡屢見不鮮。

在汽車業中,歐洲一些品牌就以此來扛過了亨利·福特的進攻。而特斯拉如今的作為,從産業角度類比,最恰當的對比就是福特T型車。

保持冷靜,聊聊汽車價格戰的十個問題

當然,在國内對于國有企業而言,還有一條路就是死給政府看。在宏觀産業政策上這沒用,但在地方政府層面,往往管用得很。這也使得今年的汽車價格戰,會變得更複雜、更不可預測,對産業傷害性也更大。中國的行業協會是指望不上,建議上頭還是得管管。

第五、誰能打赢今年的價格戰?

如果以份額論或有赢家。但價格戰赢的标準是市占率的提升,帶來的市場定價權和産業資源集中度的提升。也就是資金(使用率)資源最強的一些企業,用未來的利潤來打現在的仗。

至少短期内看不出,在行業出現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個具有成本優勢的巨頭之後,這種非對稱價格戰,真正在拿利潤甚至老本兒來打價格戰的企業是否能順利在未來依靠真金白銀搏殺而來的份額兌現各自的利潤現在看還存疑。

第六、誰能躲開價格戰?

完全躲開有困難,但是具有品牌和差異化能力的企業,具有高辨識度服務産品的企業,在某些關鍵産品技術或配置方面有長闆的企業,出口能力強的自主品牌,在非中國市場有較強市場縱深的國際品牌,會有相對較大的騰挪空間。

究其根本,仍然是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綜合盈利能力和體系成本控制能力,特色品牌疊加獨特性優勢。

第七、價格戰中外資與合資企業的一般政策是什麼?

在很多其他行業裡,外資與合資企業面對價格戰的正常反應是降低成本銷售,如果成本降低到母公司承受能力之下,那麼就甯願先吐出市場佔有率,縮小規模保持利潤。

後續等中國市場價格戰塵埃落定之後再根據情況進行布局。如果價格戰沒有催生出産業更新,隻是清理了産業參與者,他們就卷土重來;如果催生出了在成本、體系上他們難以企及的公司,他們通常會依托材料、智能等底層技術拓展B端業務,調整企業發展方向。這些例子在各個行業中都不陌生。

汽車因為産業邏輯不同,以及中國汽車長期奉行的50:50的合資模式,外資對中國市場的取舍相對靈活度會較低。

産業的地位也決定了各級政府在産業中的參與度較其他産業會更明顯。但比如法系企業其實已經做出了不跟的選擇。德美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度則相對較大。外資的選擇也會對價格戰的走勢産生重要影響。

第八、今年的價格戰會殺人嗎?

不管是不是時間上巧合,今年很多企業都換了一把手,肉眼可見還有不少也會換。

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今年非常難撐的預期是行業共識。同時,價格戰的根本就是趕走虛弱的行業參與者,這裡說的虛弱不隻是說規模小,資金少的企業,更重要的是外強中幹的行業老炮。是以,如果結果是各自降價守住份額的話,那這個仗就完全是賠本,吆喝都沒賺到。

是以,如果沒有外力的幹預,價格戰不殺人,至少在沒有大規模的重劃份額之前,停下來的可能性不大的。

再是以,如果你打價格戰的意圖不是進取的,而是被動的;不是幹掉對方,而是保住自己,那我覺得這樣的企業要慎重行事,你的價格戰效率肯定不如那些蓄意發動戰争的一方。

第九、今年價格戰的背後有哪些非市場因素?

很多,最典型的有兩個。第一是地方政府穩經濟的壓力。任何一地如果有一家年産數十萬級别的車企倒下,那今年的任務泡湯機率基本百分百;

第二是資本的攪擾,這不光是顯而易見的融資型企業對市場固有規則的沖擊,同樣是很多在上市周期内,或資本意圖較強烈的企業的動作的加碼。

第十、打赢價格戰的關鍵是什麼?

在大家的物化資源水準相近的情況下,其實就兩點,第一是自身健康度高,内部一緻性好的企業更耐造,也更有主動出擊的能力;第二是思路明确,對産業在戰後的趨勢認知清晰,對市場需求變化把握準确的企業,犯明顯錯誤少的企業。

對自身優勢能順應時代強化,而不是在建立新的核心能力之前抛棄自身優勢去擁抱鏡花水月般的新時代的企業,幸存和勝出的機會比較高。

當然,還有一種躺赢型企業,比如超豪,在一定的消費水準之上,技術變革,主流市場佔有率之争,對這類企業影響相對小。隻要他們不主動參戰。

保持冷靜,聊聊汽車價格戰的十個問題

最後,所有的價格戰,都不會完全以參戰企業的計劃而發展,最終價格戰考驗的是内功,而不是外力。

比如一家本來并不占優的企業,可能因為臨危任将,就能扭轉态勢,主導方向;再比如一家不應該迅速倒下或者抽身的巨頭,意外地倒下;還比如特斯拉等具有産業變革影響力的企業的突然興衰,等等。

而高度的不确定性,就是價格戰本身特點決定的,不确定性越大,洗牌而不是僵持的可能性就越大。汽車不是一個少數巨頭對峙的行業,不是一對一的PK,各方面因素的幹預也很多,資本并不能簡單的為所欲為,是以這種不确定性也會引導參戰方會偏向适可而止,而不是必盡全功而返。

當然,小米這種沒有輕重的企業參與之後,會是個什麼樣,還得觀察。

作為行業小編一枚,花哥還是得衷心祝願各大車企,各小車企,在這個價格戰的年份裡,多方發财,盡快打完。

最好的結果就是,二季度整體經濟和就業如期複蘇,股市天天紅,關了的店也都開回來。

好了,不做夢了。考驗企業家精神的歲月又來啦。緩慢複蘇,明年沖量還是有希望哒,大家挺住。照着三年準備,但轉機或許三季度就來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