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就要“有車沒電”?質疑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底氣從何而來!

作者:黃海戰略

這是一篇微頭條引發的話題,它來自自诩海派清口創始人的周立波!

近日,周立波用他一貫的俏皮話,釋出了一篇與海派清口八百杆子打不着的内容,質疑中國新能源車和綠色能源産業思路。

他稱發展電動汽車産業是沒有考慮“嚴重缺電”的長遠眼光,而他已經有一種“有車沒電”的畫面感。他還認為風電和光伏産業是一樣的處境,都是“用一百塊在解決五十塊的問題”。

其實對于這一話題小編也是個門外漢,但總有那麼一種感覺,中國産業政策的制定思路會不會還不如一個說俏皮話的“海派清口”?這一點,我表示懷疑。

新能源車就要“有車沒電”?質疑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底氣從何而來!

先查了一下資料,這組資料着實把小編驚着了!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别增長96.9%和93.4%,幾乎以倍速爆發式增長,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

而風電和光伏産業呢,2022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突破1.2億千瓦,同比增長2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8%,再創曆史新高,接近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又是世界第一!

而從産業鍊條上看,全球整個光伏産業鍊,中國擁有70%左右産能,大量光伏中上遊的産業都掌握在中國的手中,相關出口更是占到了全球出口總額的85%。

在這方面,中國确實沒有給别人留面子!可能正因為如此,美國一直嘗試對中國新能源産業進行打壓。比如光伏,一方面提高關稅,另一方面大幅度地抑制中國的光伏産品出口,反正就是想方設法搶奪這塊蛋糕。

新能源車就要“有車沒電”?質疑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底氣從何而來!

總的來說,中國新能源産業,包括周立波所說的電動汽車和風電、光伏産業等,實際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讓人分外眼紅。

隻是回到他的這篇頗有深意的俏皮話,很不明白他的結論是從何而來的,總不能沒來由的亂說一氣吧,畢竟好賴也算是一個公衆人物!竊以為他還是經過研究和論證的,要不然不會如此信口就來!

小編雖然是門外漢,但也查閱了一些資料,也想說說這個周先生胸有成竹的話題!

中國缺電嗎?當然缺,要不然也不會每年投入巨資費心費力地建設施增加發電量了!何況面對如此龐大經濟體的持續發展,能源供給永遠都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

當然也沒有哪個國家會說自己的能源一直充足無憂。但是,這就像你問一個人,還缺錢嗎?他肯定缺,有一萬他會缺,有一億他還會缺,每個人距離自己的目标都有足夠遠的距離!

新能源車就要“有車沒電”?質疑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底氣從何而來!

但從電力供應來看,說大陸嚴重缺電似乎有點重了!實際上,2022年大陸電網總發電是8.4萬億千瓦時,穩居全球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火電69.77%,水電14.33%,風電8.19%,其他7.71%!

那新能源電動汽車到底能用多少電呢?

用電方面,工業當然占了大頭,2022年用了64.8%的電量,從比例來看,大陸目前的火電發電量足以供應工業用電需求,而風電、水電、光伏電以及核電等則基本支撐了全國的民用電的消耗量。

而電動汽車用的就是民用電。網上有專業人士專門算了一筆賬,如果一台電動汽車按每年行駛18000公裡算,每百公裡耗電20千瓦時,那一輛汽車一年的耗電量就是3600千瓦時。

到2022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大約是1310萬輛,算下來一年總的耗電量大約在470億千瓦時左右。這個數字雖然很龐大,但相對于8.4萬億的總發電量來說,就顯得很渺小了,用冰山一角來形容不為過吧!

新能源車就要“有車沒電”?質疑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底氣從何而來!

即使新能源電動汽車迅猛發展,保有量可能大幅度增加,比如去年新能源車銷售688.7萬,但相對于大陸總發電量2%的增長率來說,那也是毛毛雨。

就算按照現在的耗電量,将來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1億輛,每年總的耗電量也就在3600億千瓦時,也不到去年8.4萬億總發電量的零頭。

當然,我們個别地方也會碰到缺電的時候,比如說去年夏天重慶、成都等地,因為天氣災害影響就出現了嚴重缺電的情況,很多電動汽車深受充電之苦。但這隻是個别地方個别時間短的現象,不應作為全面戰略的标準,更不能因噎廢食。

估計周立波得出這一系列結論的依據,可能是國外一些新聞吧!比如說歐洲的瑞士。據外媒報道,瑞士可能成為全球首個限制電動汽車的國家。

他們正在拟定有關草案,準備在冬天電力緊缺的時候,禁止除“絕對必要行程”外的電動汽車使用,“電動汽車非必要不上路。”

新能源車就要“有車沒電”?質疑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底氣從何而來!

原因當然是真的缺電。瑞士電量供應的季節性太強,它境内山多湖多,夏季依靠阿爾卑斯山腹地的數百座水電站,能夠在夏季輕松滿足本國的電力需求。但到了冬天,能源需求激增,河流水位下降,水力發電減少,瑞士就缺電了。

但瑞士或其他國家缺電,不代表我們也供不起電動汽車用電。還是那句話,國情不同,抛開國情談問題,本身就是個根本性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周先生還說風電和光伏是“用一百塊解決五十塊的問題”呢?他的資料沒有擺出來,别人也不了解,但是總有資料可以說話!

如前所述,2022年大陸風電、光伏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達到1.19萬億千瓦時,較2021年增加20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8%,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處于世界第一!

新能源車就要“有車沒電”?質疑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底氣從何而來!

火力發電量首次跌破70%,可再生能源發電突破30%,這種結構性變化充分說明我們的能源正在向綠色低碳的方向邁進,能源結構更趨向健康和優化。

同時還意味着全球新能源産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我們生産的光伏元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佔有率70%,可再生能源持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這塊蛋糕,别人同樣會眼紅!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綠色能源的迅猛發展更為環境改善作出了重大貢獻。據測算,2022年大陸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相當于減少國内二氧化碳排放約22.6億噸,出口的風電光伏産品為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5.73億噸,合計減排28.3億噸。

這是實實在在的減排,也是在為世界環境做貢獻,這一點周先生不會不了解吧!而且綠水青山的環境改善,本身就是最大的民生福祉,是可持續發展的最好展現!

是以綜上所述,用耗電量和缺電來否定發展新能源車的産業政策,進而質疑綠色能源發展戰略,其實是坐歪了屁股選錯了标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