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最近有個關于米哈遊的傳言,說其正準備參與對國内AI創業公司MiniMax新一輪的投資。來自AI、遊戲、創投圈的多名人士證明了這一消息。

相關人士稱,米哈遊已經參與了過去對MiniMax的兩輪投資,目前正在謀劃與紅杉資本共同發起新一輪投資。

在傳言當中,MiniMax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0億美金。在此之前,它的投資人還包括高瓴資本和明勢資本。 大家可能一時想不起來MiniMax是哪家公司,但對TA們的首款産品應該有點印象——前陣子小火了一把,主打社交的AI聊天軟體Glow。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這款産品的核心體驗很簡單,就是和AI聊天。

但它最大的特色是,使用者可以創造屬于自己的智能體,設定聊天對象的人物背景、性格、價值觀等特征,并且通過後續的對話訓練,調整智能體的語氣、說話方式、口癖等等。

在Glow首頁,你會看到一系列由使用者創造,人格、故事迥異的智能體。葡萄君先是選了一位号稱三界最強,深愛主角的魔尊,結果這位智能體的表現實在過于霸道……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還會用括号内的文字描述動作場景

于是心靈受到創傷的葡萄君,在搜尋框裡又找到了一位,啊不,一隻傑尼龜。它的表現詭異而頑皮,最後還欣然成為了我的神奇寶貝。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毫無懸念,不少使用者都喜歡為自己心愛作品中的角色打造AI。比如《原神》中的每個熱門角色,在裡面幾乎都能找到可以對話的智能體。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雖然Glow的基本原理與ChatGPT類似,但它勝在整合了三個基礎AI模型:輸入文本-輸出文本、輸入文本-輸出視覺、 輸入文本-輸出語音。像是剛才葡萄君對話的幾個智能體,Ta們的每句回複就都可以語音播放,而且聽起來不算生澀,帶有基本的情感。

而使用者除了能設定聊天對象的文字背景之外,還可以利用AI繪畫和AI語音,來自定義TA的視覺形象和發音聲線。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具體到對話内容,這些智能體沒有ChatGPT那樣強的資訊檢索能力,或者說TA們有,但在對話過程中會優先基于人設進行回答。哪怕使用者提出直接的搜尋要求,也會做好場景和情緒的鋪墊。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更進一步的是,Glow中的智能體還擁有“記憶”,能儲存和讀取之前的對話。使用者不會面臨辛苦調教了一番ChatGPT,卻發現重新整理浏覽器AI就會失憶的尴尬局面。這也是AI能夠持續得到訓練的前提。甚至圍繞一個智能體,使用者還能創造不同的對話語境。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這位23歲的總裁上來就打了我一巴掌,真是讓人怒火中燒

而作為一個社交産品,Glow還允許使用者把自己“設計與訓練”的AI分享出去,供大家聊天對話。是以我們會在平台上,看到不少使用者根據熱門人設所建立的AI聊天對象。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在AI聊天的基礎上,Glow還提供了兩種社交場景:記憶薄和話題。 記憶薄簡單來說,就是将使用者與AI的聊天記錄打包,平台上供其他使用者浏覽、評價;話題的功能則和微網誌話題類似,使用者可以發起、關聯相關的AI聊天對象,同時也可以就某話題向AI發起聊天。

也就是說,使用者既是内容的消費者,同時也是内容的創造者。平台通過制造不同的社交場景,将使用者及其創造的AI們串聯起來。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目前Glow的産品功能已趨于完善,分享、稽核、舉報、青少年模式一應俱全。相比于一些高概念的AI技術,Glow算是一種非常落地的AI産品。你完全可以将其簡單了解成一個有着社交廣場,并能滿足使用者一些特定情緒與社交需求的AI聊天室。

據官方表示,該産品上線4個月使用者已接近500萬。目前外部使用者可以通過掃描分享圖檔的二維碼,直接在微信中體驗對話。上個月,官方還開啟了抖音、小紅書、B站等平台的KOL招募計劃。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而基于Glow目前所展示的産品潛力和團隊情況來看,米哈遊也确實有着充分的投資理由。

首先米哈遊對這個領域一直以來就很有興趣,TA們在AI、社交、前沿科技等跨界領域做了很多投資:社交産品Soul、核變能源技術開發公司能量奇點、雲服務商蔚領時代、民營火箭制造企業東方空間...... 除了投資,米哈遊也組建了自己的AI逆熵團隊、探索腦機接口、研發Avatar鹿鳴,像去年《未定事件簿》因配音演員出事,角色莫弈的新配音就由逆熵AI生成。

其次,Minimax的核心團隊,也屬于米哈遊所喜歡的高學曆「技術宅」。根據甲子光年的報道,楊斌2014年在中科院自動化所參與了深度學習相關項目,2016年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海外留學期間,他先後作為創始團隊成員在Uber ATG研究院、自動駕駛初創公司Waabi等團隊供職。

團隊另一位創始人周彧聰則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他在學生時代分别拿過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ASC15總決賽和國際超級計算機大會ISC17的第一,後來參加過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 2019挑戰賽,也拿到了iQIYI-Large賽道的冠軍。他也曾是商湯科技的早期員工之一,負責算法團隊。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圖源北航宿舍,左三為周彧聰

第三位創始人闫俊傑則曾擔任商湯科技副總裁兼CTO,負責帶領團隊從事人臉識别等基礎模型和工具鍊的研發,以及智慧城市相關業務的技術體系建設,并已在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發表會議演講和期刊論文80餘篇。 不得不說,該團隊的創業經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米哈遊三位創始人的故事。

而之前也有人向葡萄君透露,劉偉曾私下表示:遇到做前沿科技的優秀年輕人,能支援就會支援,像此前他們所投資的核聚變、火箭創業公司,創始人就都是90後。 最後,該産品已經有很強的落地場景。

就眼下來看,Glow已經可以被視作一個虛拟偶像(角色)聚集的社交平台。米哈遊旗下的那些知名角色,完全可以在裡面建構相關的人物設定,然後讓玩家自由地與自己喜歡的角色對話——使角色能夠真正的“活”在遊戲之外。

這樣的做法,顯然有助于建構角色IP、維護社群熱度、強化玩家與角色之間的情感連接配接,而這種強化又與遊戲本身的商業化挂鈎,并非是空中樓閣。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以上這些還隻是Glow産品潛力的冰山一角,而Glow又僅是MiniMax的首款「C端産品」,根據楊斌的說法,他們希望通過内容生成與使用者回報(user-in-the-loop)這樣一種循環,來不斷疊代基礎大模型的AI能力。

楊斌表示,從今年開始,MiniMax會逐漸開放API,讓更多個人使用者和企業使用者基于多種模态的大模型建構自己的應用。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控制UGC的風險,說不定米哈遊可以優先把它接入到遊戲當中,并定制更多專屬功能。 而對于遊戲行業來說,就目前的觀感而言,Glow也已經非常接近遊戲産品的形态。是的,我說的就是以乙女遊戲為代表的AVG。

從平台上海量的男性AI角色能夠看出,剛剛提到的那些聊天功能,大部分使用者都用來“聊騷”了。而根據大家分享的記憶薄對話,基本可以判斷女性使用者就是該平台目前的主力。也難怪不少人稱Glow為晉江文學編輯器。

傳獲米哈遊投資,估值10億美元:一家低調的AI創業公司

那圍繞該對話功能,或者說MiniMax的三大AI能力:文本、繪圖、語音,使用者完全有可能創造一款原生AI乙女遊戲,畢竟一個乙女遊戲的核心消費内容就是這三大塊。而AI能實時生成的對話相比編劇早早準備好的文本,也能讓使用者有更強的沉浸感。

當然,考慮到實際的商業化應用與市場需求變化,人設、數值和系統架構可能還是得由人來進行判斷和調整。但隻要邁出這第一步後,後續團隊完全可以通過大量資料回報,來幫助AI完成進化。

而一旦産品邏輯跑通,後續的商業系統接入就很簡單了:角色抽卡、月卡、通行證......行業有着大量成熟的方案。 如果再把尺度放寬一點兒,現在的Glow,其實已經成了無數遊戲公司夢寐以求的UGC遊戲平台——豐富的内容、不錯的重玩性、有樂趣的人機互動和人人互動、活躍的創作生态……雖然現在它還沒辦法戰勝無數遊戲人密切合作、精心創造出的體驗。

但如果技術繼續突飛猛進,未來我們會不會看到更多AI原生遊戲?它們會是怎樣的形态,又能替代哪些品類的體驗?

是以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AI究竟能做到什麼程度,又能做出什麼具體的東西,而是它的進化速度到底會變得多快。畢竟在過去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AI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已經逐漸超出許多人的認知。 現在AI做不到的事情,并不代表它未來做不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