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朗軍艦開赴美國後院,美防長就突訪中東,“洗衣粉事件”或重演

作為全球動亂的主要源頭之一,美國常年來滿世界為非作歹、煽風點火,為的就是趁亂謀利,實作其所謂的“利益優先”,眼前這場俄烏沖突是如此,當初的伊拉克戰争、阿富汗戰争也是如此。

如今,俄烏沖突尚未平息,美國又把目光瞄準伊朗,準備進一步挑動中東局勢了。

伊朗軍艦開赴美國後院,美防長就突訪中東,“洗衣粉事件”或重演

當地時間7日,在毫無征兆且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突然通路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并在網上發文稱,此次伊拉克之行旨在“重申美國與伊拉克的戰略夥伴關系”,并朝着一個“更加維護主權、安全與穩定的伊拉克前進”,同時重點讨論關于消滅“極端組織:IS”等問題。

據悉,奧斯汀是拜登政府上台以來,通路伊拉克的最進階别官員。

除此之外,還有3個觀察點不容忽視。

1,再過幾天,3月20日,就是美軍入侵伊拉克20周年紀念日,奧斯汀專門挑這個節骨眼去伊拉克,并重申與伊拉克的“戰略夥伴關系”,顯然有拉攏伊拉克并降低伊拉克戰争20周年紀念日帶來的負面影響的用意。

至于重點讨論消滅IS等問題,則表明了美國不願從伊拉克撤軍,将繼續在該國保留相當數量美軍人員的用意。

簡單來說,奧斯汀此次通路伊拉克,意味着美軍接下來不僅不會走,還很可能進一步擴大在伊拉克的軍事存在。而目前,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人數已達2500人。

伊朗軍艦開赴美國後院,美防長就突訪中東,“洗衣粉事件”或重演

奧斯汀

2,奧斯汀與伊拉克是有淵源的。

伊拉克戰争爆發時,奧斯汀曾任美國駐中東部隊司令,并參加過伊拉克戰争。如今,奧斯汀作為防長通路伊拉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故地重遊”,但對飽受戰火侵蝕的伊拉克而言,确是一個壞消息。

3,近期“不告而來”的美國高官不少,并且都是重量級人物。

在奧斯汀到訪伊拉克前,美軍最高将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也在3月4号突然通路了叙利亞北部庫爾德區域的美軍基地,并且也是沒有事先告知任何人,引發了叙利亞強烈譴責,稱這是對叙主權與領土完整的侵犯。

很顯然,近期米利、奧斯汀突發中東,一個去叙利亞,一個去伊拉克,并且都視察了美軍基地,這不是巧合,進一步凸顯了美國意圖“重返中東”、加大軍事存在的企圖。

伊朗軍艦開赴美國後院,美防長就突訪中東,“洗衣粉事件”或重演

米利

此外,米利到訪叙利亞庫區,旨在彰顯對“親美”武裝庫爾德的支援,畢竟土耳其近期一直在對庫爾德出手,前不久還“斬首”了一名庫爾德進階指揮官。

而奧斯汀突訪伊拉克,除了釋放美軍在繼續保留并擴大在伊拉克的存在之外,還旨在向伊朗施壓。

2月26日至3月4日期間,2艘伊朗軍艦——“馬克蘭”号海上基地艦和“德納”号驅逐艦在獲得巴西準許後,停靠在了巴西裡約熱内盧港口,為接下來通過巴拿馬海峽做準備。對此,巴拿馬方面表示,隻要遵守安全同行規則,不會反對伊朗軍艦通行。

也就是說,2艘伊朗軍艦将開往美國後院。

據悉,這2艘軍艦隸屬于伊朗海軍第86艦隊,去年秋季開始從伊朗南部海域出發,準備競選全球之旅,以擴充伊朗海軍的遠航能力,尤其是“嘗試進入伊朗海軍未曾抵達過的海域”。

其中,“馬克蘭”号是伊朗目前最大的軍艦,長228米、寬42米,是一艘直升機航母,可同時停放和起降5架直升機。而“德納”号軍艦是伊朗自主設計建造的最新型驅逐艦,配備魚雷、艦炮和反艦巡航飛彈。

伊朗軍艦開赴美國後院,美防長就突訪中東,“洗衣粉事件”或重演

“馬克蘭”号海上基地艦

很顯然,伊朗這是有備而來,并且在開始航行不久,就來到了美國後院,針對意味頗為濃郁,同時也惹惱了美國。

當伊朗軍艦停靠在巴西港口時,美國便表示強烈不滿,并警告巴西總統盧拉,稱其決定發出了“錯誤信号”、完全不可接受。

不過,巴西的反應很淡定,稱允許伊朗軍艦停靠是主權國家行為,符合外交慣例和國際海洋法規,任何國家都無權幹預。

也就是說,巴西拒絕妥協,伊朗軍艦開往美國後院,已成定局。

在此背景下,奧斯汀、米利這兩位重量級人物突然到訪中東,顯然是進一步彰顯美國的威懾力,并向伊朗施壓。

除此之外,五角大樓三号人物、美國防部副部長卡爾也在日前表示,伊朗可以在“12天内”生産出足以制造一枚核彈的裂變材料。

言下之意,卡爾想說,伊朗已具備“擁核”能力,距離真正擁核僅一步之遙。

很顯然,這一幕不由讓人聯想到當初發生在伊拉克身上的“洗衣粉事件”,當初時任美國務卿鮑威爾便拿着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試管,宣稱伊拉克在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美軍出兵伊拉克埋下了伏筆。

伊朗軍艦開赴美國後院,美防長就突訪中東,“洗衣粉事件”或重演

如今,五角大樓三号人物宣稱伊朗能在12天内造出制作核彈的裂變材料,不就是“洗衣粉事件”的翻版?

對此,且談3點粗淺看法吧。

第1,美軍高層接連到訪,預示着中東将成為下一個美國實作“利益優先”的場地。

尤其是,目前土耳其對庫爾德武裝不斷出手,伊朗則與美國關系持續惡化、白宮遲遲無法重返“伊核協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在擠壓美國的利益空間。再加上,美軍從阿富汗“潰敗式”撤離,令美國損失重大。

是以,美國在攪和完俄烏局勢後,下一個目标可能就是中東。更别提,叙利亞局勢也與俄羅斯有關,美國不會放過這個趁火打劫的機會。

第2,與當初伊拉克戰争爆發一樣,美國為了實作利益優先,很可能也會挑起一場新的沖突,例如與伊朗的沖突。

尤其是,美國目前已經有了如法炮制“洗衣粉事件”的念頭。對此,伊朗可得小心了。

伊朗軍艦開赴美國後院,美防長就突訪中東,“洗衣粉事件”或重演

第3,還是那句話吧,多行不義必自斃,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美國如此不遺餘力地煽風點火、制造混亂,終有一天會為自己的胡作非為付出沉重代價。

别忘了,霸權主義注定是不得人心且走不長久的,100多年前的“日不落帝國”是如此,現在的美利堅也不例外。

且行且珍惜吧,美利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