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之是以能拿出2200億辦世界杯,最核心的并不是他發達、他有錢,而是他的共同富裕。
要知道,1995年以前,卡達完全是一個将财富集中在王室的國家,老百姓一樣窮得叮咣亂響。但當時他的王儲哈馬德卻發動了一場卡達版的玄武門之變,推翻了賦權之後,他将權利分給了貴族,同時将工業、旅遊、金融更多分給了底層平民。
從那以後,卡達就成了全球個人所得最高的國家,沒有之一。高到什麼程度呢?當地人均年收入是104萬人民币,而且賺這個錢隻需要每天工作三個小時。如果聽說誰每天工作超過三個小時,甚至加班到了下午兩點,那這個人一定是個勞模,其實有錢可以了解,但為什麼可以不工作又很富有呢?
因為當地有個規矩,外地人想在本地做生意,必須和本地人合資,而且本地人必須持股51%以上,也就是賺這個錢必須分給本地人51%。是以當地人幾乎每個都是老闆,打工的都是外地人。這也造成了另一個現象,本地連公共汽車、計程車都沒有,因為家家都有豪車,不需要外地人來了可以車。
就拿這次世界杯來說,花費的這2200億美金,幾乎是曆屆所有世界杯花費總和的五倍,但對于他來講,拿這筆錢并不費勁。就拿今年來講,由于西方發起對俄羅斯的制裁,卡達的天然氣供不應求,光今年上半年就賺走了1500億裡亞爾,相當于2933億人民币。而且它還掌握着國際各大品牌銀行、百貨、房地産、航空、機場的大部分股份,甚至還控制着全球20%的體育市場。而這麼多錢隻是投資在一個還沒有北京大,一共260萬人口,本地人口40萬的卡達身上,那不就是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嗎?但是投入這麼大的世界杯能不能回本,難道他就沒想過嗎?
還别說,人家還真想過,但人家的這個回本目标并不是通過世界杯賺回多少錢,而是通過。過這次瘋狂的基礎建設,提升整個國際競争力和國民生活水準,讓未來生活更美好。通俗點說,年收入104萬還不夠,未來怎麼把錢花的更舒服、更精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