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小企業的成長性,源于數字化産品的“根”能力

中小企業一直是支撐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貢獻着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中小企業也一直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從在中國市場經濟的占比來說,中小企業無疑是經濟中最有活力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業的高品質成長,必然與數字化相關。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産品和工具,聚焦業務精細化,提升行業專注力,形成備發展的韌性,才有機會不斷突破和成長。

中小企業的成長性,源于數字化産品的“根”能力

2月22日,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和zol聯合舉辦的“2022年中小企業精選産品方案”評選活動,針對中小企業的需求,評選出最受這個群體歡迎的企業級數字化産品,覆寫資料存儲、企業網絡、智能協作、行業感覺四大産品領域,為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産品選型指引方向。

01

數字化可以支撐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過去幾年的市場不确定因素的疊加,給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出了嚴格的考驗。大陸陸續出台了包括《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纾困幫扶力度的通知》、《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提升中小企業競争力若幹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檔案,從數字化發展/更新、工業設計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等多元度為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水準和創新能力指出方向。

有了政策的扶持,中小企業還需要結合自身所處的環境和所擁有的資源,邁向快速成長。其實也有共性的方法論,近年來的一系列經典案例告訴我們,與數字化能力相結合,是最具可行性的成長路徑。

一方面,人工智能、5G、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帶來的産業紅利,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實作的業務模式和流程的重構與更新,實作效率和業務的雙重增長。

另一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用适合的數字化産品/方案,結合自身發展訴求,找到數字化與業務的最佳結合點,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沿着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的路徑快速成長。

中小企業的成長性,源于數字化産品的“根”能力

我們也看到,中小企業對于數字化認知和需求正在加速提升,IDC此前公布的調查顯示:“到 2023 年底,三分之二的中小企業将把數字化轉型作為其 IT 戰略的一個關鍵部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前幾年的市場中真正意義上适用于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産品其實并不多。以無線市場為例,很多中小企業勉強通過消費級的産品作為替代,其能力和實際體驗自然難以滿足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發展要求。

筆者相信,這也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參與企業級數字化産品選型和評選的目的和意義,通過發展真正适用于中小企業的産品/方案,幫中小企業填平數字化産品的供需鴻溝。

在此次評選中,華為收獲了其中的十一項大獎,對此,華為中國政企CMO邱恒表示,說到華為服務企業的數字化,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的是華為服務了全球267家世界500強企業,仿佛華為服務的都是大型企業;而實際上,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是華為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兩年前,華為就提出了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市場,并且不僅要服務好大城市,也要服務好區縣街鄉。這個政策得到了客戶們,以及合作夥伴們的歡迎,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一做數字化就會想到找華為和華為的合作夥伴。華為在這個領域的認知度和美譽度都在快速提升。

02

好産品要能滿足中小企業的成長性

中小企業其實是大中型企業的“種子”,中小企業更應該被稱之為成長型企業,中小企業規模雖小,但數字化需求,其實并不簡單。

首先,中小型企業不同于大型企業,對數字化投入的成本更為敏感,是以對成本控制更嚴謹。性能出色的産品,還要有好的成本效益,才是能夠受到中小企業歡迎的好産品。

其次,中小企業的未來目标一定是大型企業,是成長型企業,是以面向未來的成長,現階段對數字化的投入,勢必要考慮到未來的可擴充性,為成為大型企業留好延展的空間。産品的綜合能力,以及産品未來更新疊代的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第三,中小企業的業務發展也代表了一種多元性,因為業務創新的效率更快,業務的場景将會面臨多樣性的變化,如傳統業務場景的網際網路化,再比如新業務場景的管理營運複雜性,是以對數字化産品的場景适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中小企業其實對服務的要求更高,由于快速的業務拓展,場景複雜多變,業務形态多元化發展,單一産品線很難滿足這種多樣服務要求,是以垂直領域的數字化産品服務商相比綜合數字化産品服務商并不占優勢。

中小企業的成長性,源于數字化産品的“根”能力

很明顯,好的數字化産品就是助力中小企業成長的“根”能力。

“華為已深耕數字化領域30多年,有着豐富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經驗,可靠的産品、解決方案,以及優質的服務,一直是我們的既有優勢。”邱恒說。

在本次評選的超過2200萬ZOL企業級專業使用者和遍布全國的2萬餘家經銷商共同投票中,華為憑借多年來在企業網絡、資料存儲、智能協作和行業感覺等領域的持續耕耘與壓強式投入,在首選獎、優選獎和推薦獎中都有相當數量的産品入選,展現了出衆的技術上司力,産品/方案更加适配中小企業的數字化需求。

03

好的選擇,能夠縮短成功路徑

客觀地說,中小企業市場除了産品當下的價值之外,更應該關注客戶的成長價值。中小企業企業的核心就是兩個字“成長”,要變成大型企業,就要經曆由弱到強,由小及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由數字化轉型來牽引。

一個好的選擇,能夠縮短成功路徑,一個錯誤的選擇,很容易南轅北轍。

華為自身也是從中小企業發展而來的,華為深刻的了解成長的意義,是以更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高價值的産品。

為打造好中小企業數字化的“根”能力,華為在各條産品線上均有出色的明星産品代表。在評選中,華為AirEngine 5762-12SW、華為F5G小全光(MiniFTTO)、華為OceanStor5000系列、HUAWEI IdeaHub S2系列、好望C2140-10-ELI-PV等五款明星産品收獲首選獎。首選獎作為此次評選的最高獎項,獲獎産品須在産品能力、設計與技術創新方面具有絕對的突破性,同時在功能與數字化場景應用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實用價值。

如華為AirEngine 5762-12W憑借信号強、無懼穿牆、極簡安裝免調試和多彩設計等特點,成為中小企業客戶組網的首選;華為的F5G小全光(Mini FTTO),具備架構綠色極簡、穩定可靠、靈活易調整等諸多優勢,助力産線快速投産、穩定營運、提質增效,是小微園區建設的理想方案;HUAWEI IdeaHub S2系列作為智能協作的利器,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提升協同作戰的戰鬥力;華為OceanStor5000系列存儲在很多中小企業IT系統更新方面都已有很好的落地案例;好望C2140-10-ELI-PV,專門解決中小園區、社群、網點、超市等服務互動場景難題,實作全天候的智能守護和商業成功。

4)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華為全面适配了“研營銷供服”體系

華為已深耕數字化領域30多年,有着豐富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經驗,可靠的産品、解決方案,以及優質的服務,一直是既有優勢。但華為也知道,要服務好廣袤的中小微企業,僅僅依靠華為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攜手廣大合作夥伴,發揮各自的優勢,才能更好地幫助中小企業客戶實作數字化和更新數字化水準。

面向項目型的商業市場,華為制定了“支援夥伴,做廣覆寫”的原則;面向分銷業務,華為制定了“産品做強,夥伴自主”的原則。比對這些原則,為了高效運作,華為在“研發、營銷、銷售、供應、服務”各個方面端到端地進行了适配,而且建構了專門的流程,IT群組織來賦能夥伴,使能夥伴,共同服務好廣大中小企業客戶。

其中在産品研發層面,華為針對性提升了産品的5易(即易內建、易配置、易銷售、易安裝、易維護),并優化了面向夥伴的一體化交易平台,支援夥伴5自主交易與服務(即自主報價、自主投标、自主下單、自主傳遞、自主維護);降低夥伴銷售産品和服務客戶的難度,使夥伴更容易內建華為産品。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華為已經打造了500多款新産品,在10多個行業陸續推出了70多個場景化解決方案;産品涵蓋:資料通信、光網絡、資料存儲、智能協作、行業感覺等多個領域。邱恒表示,在此次評選中,華為在每個領域打造的中小企業“明星産品”都收獲了協會、媒體、客戶和夥伴的認可,也說明我們的産品/方案正越來越符合大陸中小企業的需要,成為廣大合作夥伴喜愛的産品。

其實除了産品的5易和交易服務5自主,華為還在持續幫助夥伴建構營銷能力,創造新商機;在多地建設了區域倉(RDC),實作産品的靈活供應;同時建設了面向商業市場的授權服務中心(ASC),補齊了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的“最後一公裡”,也就是對“研發、營銷、銷售、供應、服務”進行了全面優化。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夥伴快速了解我們的産品和方案,華為還重磅推出了華為億企飛APP和華為億商APP等數字化作戰平台。就是希望通過建構業界最佳的産品方案以及流程、平台、工具,全方位支援夥伴,助力中小企業客戶快速成長。

2023年,中小企業數字化或将帶動上千億的ICT市場空間。邱恒表示,華為也将繼續秉承“以利益為紐帶,以誠信為基礎,以規則為保障”的原則,與合作夥伴一起建構有競争力的“夥伴+華為”體系,促進雙方業務可持續發展,實作合作共赢,共同幫助更多中小企業數字化提速,共建智能世界的完整拼圖。

而從産業價值的角度進一步來看,成長型的中小企業往往也是創新型企業,他們都存在于中國潛力巨大的新興行業,也是未來中國數字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通過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助其加速成長,做大做強,這本身對助推中國數字經濟的再次騰飛也具有重大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