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晖
在《三體》裡,三體文明的發展依賴于太陽穩定起落的“恒紀元”。一旦到了太陽上下班沒個準頭的“亂紀元”,大家就快速脫水變成“人幹”,等待浸泡複蘇。
在類型劇的發展中,顯然也存在這樣的“恒紀元”和“亂紀元”。當類型處于穩定期,遵循大緻相同創作套路的作品,都能取得不錯收成,這是觀感穩定的“恒紀元”;當類型進入調整期,看似旱澇保收的套路可能失去效驗,而創新的結果也無法預估,這就是觀感飄忽的“亂紀元”。
在國劇口碑和熱度倒挂情況越來越少的今天,仙俠可能是最後還保有這種傳統的遺民,其口碑總是在熱度後面追得呼哧帶喘。2021年的《千古玦塵》豆瓣評分5.8,2022年的《沉香如屑》豆瓣評分5.9。在豆瓣評分大躍進的年景下,已經低于平均分了。這與它們在播期間一路領跑的播放量,顯然是極不相稱的。
今天的觀衆對仙俠劇究竟是一種什麼心态,真頗可玩味,莫非類似隻能關起門來吃的臭豆腐?
2023年開春的兩部仙俠劇同樣顯示了這種天象變化。一邊是《重紫》,重走《花千骨》的老路,給觀衆演有闆有眼的舊式仙俠;另一邊是《星落凝成糖》,用搞笑女調侃固有的叙事模式,試圖給出一些新意。
即便是仙俠内部,其熱度與口碑也是倒挂的。兩部都難稱佳作,《重紫》口碑稍遜《星落》,但播放卻比《星落》好。而以往作為收視保證、擁有固定閱聽人的仙俠,甚至在熱度上輸給了現代戀愛腦《聽說你喜歡我》,簡直是“類型之恥”。
不是說你們仙俠最會三生三世轟轟烈烈那一套嗎?怎麼戰鬥力還不如倆醫生啊。我們固然可以說,《重紫》還有後期真香的機會,《星落》終究會在搞笑之外嚴肅起來,但兩部仙俠失去了既定的類型号召力,大概是沒有疑義的。
在舊的機器被打破後,新的大廈又沒能完全蓋起來。眼下的仙俠,進入了亂紀元。
氛圍變化:原教旨和再解讀
《重紫》和《星落凝成糖》對于仙俠原典的繼承差别,就像央視版《西遊記》和《大話西遊》之于吳承恩原著的關系。
從劇集氛圍上,我們能明顯感受到《重紫》是一種原教旨主義仙俠,一闆一眼地集合所有典型仙俠元素:
白衣飄飄禁欲幾千年的上仙洛音凡,一身黑衣抱怨配置設定不公的魔神亡月,丸子頭闖蕩江湖的太妹女主超超越越,學堂裡還有喜歡他的男同學秦珂、讨厭他的女同學司馬妙元、想把女主開除學籍的年級主任督教尊者……
尤其是感情線路上,《重紫》更像是流水賬式的《花千骨》,兩者都遵循了牛郎織女的叙事原型:限制——違禁——阻力懲罰。主要沖突是一種封建倫理束縛,師父不能對徒弟有非分之想,徒弟也不能對師父有不敬之念。而在長久的朝夕相對中,兩人的關系發生了微妙變化。
徒弟更早察覺自身心意,而後知後覺的師父,總要在徒弟黑化之後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橫亘在親密關系中間的,仍然是個人與社會、愛情與理想的終極抉擇——是和夫妻雙宿雙栖,還是為了三界蒼生斷情絕愛?
這其實是一個經典母題,但由于《花千骨》珠玉在前,加上楊超越的演技過于浮于表面,削弱了劇情感染力。尤其是黑化的段落,超超越越的大濃妝竟然比當年趙麗穎的還要命。真是沒有花千骨的命,卻得了花千骨的病。
與《重紫》的經典模式相反,《星落凝成糖》是喜劇化的穿越氛圍。女主夜昙(李蘭迪飾)以類似現代人的視角審視仙俠,制造了大量反差笑料。在得知男主玄商君年齡後,她發出了相親市場跟介紹人的吐槽:“兩千七百歲的糟老頭子,都這麼大年紀了,還學人娶妻啊?”
男主也不滿意包辦婚姻,“她居然是我命定之人,以後我的日子可怎麼過啊?”誰也看不上誰,剛好做一對歡喜冤家。但夜昙吃完澀澀果之後對玄商君的調戲,簡直是史詩級别的災難。誰要看“胖了的萬茜”調戲“瘦了的王自健”啊!
咱知道導演想表現那種“藥效來了”的意亂情迷,但過于油膩的表情管理,實在沒什麼性吸引力,隻看到兩個急色鬼在互相推搡。硬糖君上一次這麼被猥瑣到,還是在港片風月大神曹查理老師那兒。
還有,請各位仙俠劇尊重藝術規律,不要再胡亂使用原聲了。陳星旭好歹也是一枚帥哥,為何聲音宛如一頭沉穩的公牛啊!對我們這種不時拿仙俠劇當廣播劇的觀衆極不友好,好似在和手工耿談情說愛。一秒回到華北平原的廣袤大地上,别說吸仙氣了,隻想給他搓苞米。
劇情重建:半新半舊間的無力感
還是硬糖君在《師生戀怎樣才不膈應人?》裡的老話:整個山上就倆人,不愛上對方真的會無聊死。且看《重紫》,雖然在青華宮也有很多仙女往洛音凡身上撲棱,但終究缺乏洛音凡與重紫那種近水樓台。
在重紫拜師之前,陪洛音凡最久的,是他養了四百年最後被重紫烤來吃了的金魚。我的天,是錦鯉殺了錦鯉!在如此社交隔絕的環境下,别說活潑可愛的超超越越了,就算像硬糖君這樣平平無奇的男生,師父看久了恐怕也覺清秀。這種愛情模式,實在缺了點說服力。
《重紫》沿襲《花千骨》的師徒模式,主線劇情仍是正邪對抗和師徒情。近期的沖突點,完全可以變成《奇葩說》的一道辯題——為了蒼生安全,要不要把魔劍裡好人楚不複的元神一并煉化?再轉化一下,實際是我們熟悉的電車難題。
重紫堅信不能殺一人以救蒼生,和師父洛音凡對着幹,洛音凡勸不下來就給了她一劍。“謝謝師父,這次我不會再錯了。”短視訊CUT上,熱門評價是:“這種重頭戲竟然這麼平淡嗎?”
别說,硬糖君不止在楊超越臉上沒看到多少埋怨和恨意,更覺得徐正溪這一劍相當果決、毫無留戀。前期非常核心的戲份,卻給人一種走過場的感覺。我還沒代入感情呢,女主就噶了一次。
與此同時,《星落凝成糖》在打破刻闆叙事後,并沒有建構起鮮明有力的主線,插科打诨的散裝劇情隻能做輕松點綴,卻無法給觀衆一個“看下去”的理由。那種嘻嘻哈哈的輕松觀感,很快也變成了一種“受刑”。女一号夜昙在天上搞笑,糊弄考試攻略玄商君。男二号嘲風在地下搞笑,愛上青葵公主并順帶奪嫡。
咱能接受偶爾搞笑,但不能忍耐連續幾集的春晚獨幕喜劇。尤其是在對人物進行極緻化塑造後,往往會沖淡劇情原有的沖突。比如沉淵界的大皇子就是個二傻子,這讓硬糖君懷疑嘲風的奪嫡計策是“多慮”了。
女主夜昙前期的沖突,主要是家庭關系。媽沒了,爹不公,公公嫌棄她不夠端莊沉穩,婆婆卻覺得剛好可以彌補兒子的性格缺陷,丈夫急于對她進行“社會化”改造。将細膩的家庭刻寫引入仙俠,的确給《星落》帶來了一縷清風。但七八集追下來,故事的主線是什麼?不光觀衆不清楚,感覺主創也不記得。
古早的“上錯花轎嫁對郎”設定,遷延許久沒人搭理,仙俠宇宙的資訊效率還不如古代社會。阿紫與阿朱式的雙生花設定,搭配天界和沉淵界的沖突也應該大有可為。但實際情況卻是天下地下都在過家家,把一個好好的仙俠搞成了TVB的《愛回家》。
新舊交替之間,兩部劇都呈現了某種叙事無力感。《重紫》是觀衆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是提不起興趣;《星落》是觀衆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已經被磨掉了興趣。
仙俠如何連結新的時代情緒?
仙俠借着奇幻瑰麗的想象,道盡了許多世事。從2005年的《仙劍奇俠傳》算起,18年中仙俠劇大緻經曆了三個階段的疊代:
第一階段是《仙劍》代表的少年冒險,李逍遙與世界對抗并保持自我的執拗,極易引起年輕觀衆的共鳴。那種孤獨與渴望被了解,恰恰是少年成長曆程的投影。直到2014年的《古劍奇譚》,仍是這一派的回光返照。
當然,在闖蕩世界的過程中,擁有一份純真美好的愛情也是必要的。但白月光趙靈兒與朱砂痣林月如,終究也隻是戲外CP粉吵得厲害,在劇情上未顯峥嵘。尚需待到仙俠劇的第二階段——少年冒險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家庭的狗血糾紛。不管是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還是2018年的《香蜜沉沉燼如霜》,其虐戀映射的都是現代人的情感空缺。
《香蜜》包含了傻白甜女主,霸總男主,偏執男二,惡毒女配等瑪麗蘇劇的經典元素,并且将春晚式誤會發揮到了極緻。三兩句就能說清楚的事,非要一直杠着直到置人于死地才開心;《三生三世》則是仙俠版《回家的誘惑》,跳誅仙台的素素完全是産後抑郁以及冷漠婚姻的逃離者。
如果我們将2022年暑期檔《蒼蘭訣》的成功視為仙俠複興的某種征兆,其主要特征則是回歸童話叙事,探求個體認同。當宏大主題消散後,小蘭花的價值判斷不再是正義消滅邪惡,而是用善良喚醒善良。俘獲大量劇粉的魔尊,身上則有更多個人主義覺醒的元素。以至于最後觀衆齊齊高喊“智者不入愛河”,甜寵算什麼,我們隻想看反派bking大殺四方。
第三階段的仙俠終将通向何處?事實上,當我們回憶《仙俠奇俠傳》,會發現裡面凡人很多,而且多數活動地點在人間。但在近十年的仙俠劇中,人間遊曆已不再是主題而是仙界生活的一種點綴。即便孱弱如小蘭花,她也是有法力有編制的,不需要像李逍遙他們那樣辛苦修煉了。
東方青蒼以個人的強大魅力吸粉,或許正昭示着這樣一種仙俠“獨立人格”的回歸。上一階段的愛來愛去,從《三生三世》愛到《千古玦塵》也算黔驢技窮了。比如,《蜀山劍俠傳》那種凡人修仙叙事。王侯将相甯有種乎,硬糖君還是覺得仙俠不要太階層固化,稍微拍點凡人故事沒準兒還接地氣些。
至于人設的突破,或許還是要去時下網文中求解。比如,《向師祖獻上鹹魚》是躺平型女主,随遇而安鹹魚到底,是對“事業型”女主的徹底背叛;《财神春花》是搞錢型女主,在人間獨當一面且愛财有道,可以投射現代人财富觀和愛情觀,等等。
當然,在女主形象改變的同時,硬糖君也希望男主變窮一點,不要動不動就是天君繼承人。大家從零做起由凡入仙,吃了修煉的苦變成仙俠社畜,就沒啥精力去虐戀了吧。